首页 > 中药材 >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

《全国中草药汇编》王不留行

图片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
拼音 Wánɡ Bù Liú Xínɡ
英文名 SEMEN VACCARIAE
别名 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麦牛
来源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Garcke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 本品呈球形,直径约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有细密颗粒状突起,一侧有1凹陷的纵沟。质硬。胚乳白色,胚弯曲成环,子叶2。无臭,味微涩苦。
鉴别 (1)本品粉末淡灰褐色。种皮表皮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50~120μm,垂周壁增厚,星角状或深波状弯曲。种皮内表皮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方形、类长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呈紧密的连珠状增厚,表面可见网状增厚纹理。胚乳细胞多角形、类方形或类长方形,胞腔内充满淀粉粒及糊粉粒。子叶细胞含有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1.5g,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王不留行对照药材1.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5: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改良碘化铋钾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红色斑点。
炮制 炒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放锅内炒至炒至大多数爆开白花。
性味 苦,平。
归经 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 4.5~9g。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干燥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王不留行

拼音 Wánɡ Bù Liú Xínɡ
别名 不留行、王不流行(《吴普本草》),禁宫花、剪金花(《日华于本草》),金剪刀草(《稗史》),金盏银台(《纲目》),麦蓝子(《甘泉县志》)。
出处 《本经》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种子。四、五月麦熟时采收(东北地区在秋季)。割取全草,晒干,使果实自然开裂,然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 麦蓝菜(《救荒本草》),又名:道灌草、大麦牛、兔儿草、麦加菜、王牡牛。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厘米,圆柱形,节处略膨大,上部呈二叉状分枝。叶对生,无柄,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2~2.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脏形,全缘。顶端聚伞花序疏生,花柄细长,下有鳞片彻、苞2枚;萼筒有5条绿色棱翘,先端5裂,裂片短小三角形,花后萼筒中下部膨大呈棱状球形;花瓣5,分离,淡红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齐的小齿牙,由萼筒口向外开展,下部渐狭呈爪状;雄蕊10,不等长;雌蕊1,子房椭圆形,1宦,花柱2,细长。蒴果广卵形,包在萼筒内。花期4~5月。果熟期6月。
生境分部 生于田边或耕地附近的丘陵地,尤以麦田中最为普遍。除华南外,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
性状 干燥种子,近球形,径约2毫米。幼嫩时白色,继变橘红色,最后呈黑色而有光泽,表面布有颗粒状突起,种脐近圆形,下陷,其周围的颗粒状突起较细,种脐的一侧有一带形凹沟,沟内的颗粒状突起呈纵行排列;胚乳乳白色。质坚硬。气无,味淡。以干燥、子粒均匀、充实饱满;色乌黑、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此外,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陕西、江苏、浙江、扛西、吉林、新疆等地亦产。以河北产量为最大。
王不留行的药用部分,《本草》记载,多系全草与种子并用,而目前则用种子。但在商品中,有时易混入豆科野豌豆属植物的种子,主要的如硬毛果野豌豆(植物形态参阅"小巢菜"条)、窄叶野豌豆的种子,应予区别。
化学成分 含王不留行皂甙(vacsegoside)、王不留行黄酮甙(vaccarin)等。
炮制 簸净杂质,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爆开白花六、七成时取出,放凉。
性味 苦,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岐伯、雷公:甘。"
③《别录》:"甘,平,无毒。"
④《本草便读》:"苦且辛,平。"
归经 入肝、胃经。
①《纲目》:"阳明、冲、任。"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人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 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
通经下乳:用于经闭及乳汁不下。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虚证,则需配用补益气血之药。
活血消肿:用于瘀血肿块及疮痈肿毒。
①《本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
②《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瘘乳,妇人难产。"
③《药性论》:"治风毒,通血脉。"
④《日华子本草》:"治发背,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
⑤《珍珠囊》:"妳子导引,利疮疡,主治痢。"
⑥《纲目》:"利小便。"
⑦《本草从新》:"治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 孕妇忌服。
①《本草经琉》:"孕妇勿服。"
②《本草汇言》:"失血病、崩漏病并须忌之。"
复方 ①治妇人因气,奶汁绝少:瞿麦穗、麦门冬(去心)、王不留行,紧龙骨、穿山甲(炮黄)各等分。上五味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后食猪蹄羹少许,投药,用木梳左右乳上梳三十来梳,一日三服,食前服,三次羹汤投,三次梳乳。(《卫生宝鉴》涌泉散)
②治难产逆生,胎死腹中:王不留行、酸浆草(死胎焙用)、茺蔚子、白蒺藜(去刺)、五灵脂(行血俱生用)。各等分为散。每服三钱,取利。山水一盏半。入白花刘寄奴子一撮,同煎温服。(《普济方》胜金散)
③治血淋不止:王不留行一两,当归身、川续断、白芍药、丹参各二钱。分作二剂,水煎服。(《东轩产科方》)
④治诸淋及小便常不利,阴中痛,日数十度起,此皆劳损虚热所致:石韦(去毛)、滑石,瞿麦、王不留行、葵子各二两。捣筛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之。(《外台》)
⑤治痈肿:王不留行(成末)二升,甘草五两,冶葛二两,桂心四两,当归四两。上五物,治合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医心方》王不留行散)
⑥治乳痈初起:王不留行一两,蒲公英、瓜蒌仁各五钱,当归梢三钱。酒煎服。(《本草汇言》)
⑦治疔肿初起:王不留行子为末,蟾酥丸黍米大。每服一丸,酒下。汗出即愈。(《濒湖集简方》)
⑧治金疮,被刀斧所伤,亡血,寸口脉浮微而涩:王不留行十分,蒴藋细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去汗),黄芩二分,干姜二分,芍药二分,厚朴二分。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于百日。(《金匮宴略》王不留行散)
⑨治鼻衄不止:剪金花连茎叶,阴干,浓煎汁,温服。(《指南方》)
⑩治粪后下血:王不留行末,水服一钱。(《圣济总录》)
⑾治头风白屑: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掺一夜,篦去。(《圣惠方》)
⑿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⒀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行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⒁刀伤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黄芩、干姜、芍药、厚朴各二分,前三味,烧存性,后六味,研为末。两组和匀。治在伤。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伤,只须用末敷伤处即可。妇女产后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⒂妇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龙骨、瞿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服药后再吃猪蹄汤,并一日数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涌泉散"。
⒃头风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搽头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⒄痈疽诸疮。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头号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处。此方名"王不留行汤"。
⒅疔肿初起。用王不留不行子研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临床应用 治疗带状疱疹:将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直至少数开花,研碎,过筛,取细末。如患处疹未破溃,用麻油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如疱疹已溃破,可将药末直接撒布于溃烂处。每日2~3次。治疗16例,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即可止痛,2~5天痊愈;局部未见不良反应。
备注 王不留行以善于行血知名"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所以叫"王不留行",但流血不止者,它又可以止血。在妇科,王不留行又是发乳的良药,常与穿山甲同用,俗谚有"穿出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说法,可见本品通乳汁的作用是很显着的。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王不留行

拼音 Wánɡ Bù Liú Xínɡ
别名 奶米、王不留、麦蓝子、剪金子、留行子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陶弘景:王不留行,今处处有。人言是蓼子,亦不尔。叶似酸浆,子似菘子,而多入痈痿方用之。
2.《蜀本草》:《图经》云,王不留行叶似菘蓝等,花红白色,子壳似酸浆,实圆黑似菘子,如黍粟。今所在有之。三月收苗,五月收子,晒干。
3.《日华子本草》:王不留行,根、苗、花、子并通用。
4.《本草图经》:王不留行,生太行山谷:今江、浙及并河近处皆有之。苗茎俱青,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accaria segtalis(Neck.)Garcke[Saponaria sagetalis Neck.;Vacaria pyramidata
采收和储藏:秋播的于第2年4~5月收获。当种子大多数变黄褐色,少数已经变黑时,将地上部分割回,放阴凉通风处,后熟7d左右,待种子变黑时,晒干,脱粒,去杂质,再晒干。
原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平滑无毛,惟稍有白粉。茎直立,上部呈二叉状分枝,近基部节间粗壮而较短,节略膨大,表面是乳白色。单叶对生;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7.5cm,宽0.5-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稍连合抱茎,全缘,两面均呈粉绿色,中脉在下面突起,近基部较宽。疏生聚伞花序着生于枝顶,花便细长,下有鳞片状小苞片2枚;花萼圆筒状,花后增大呈5棱状球形,顶端5齿裂;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先端有不整齐小齿;雄蕊10,不等长;子房上位,1室,花柱2。蒴果包干宿存花萼内,成熟后先端呈4齿状开裂。种子多数,暗黑色,球形,有明显的疣状突起。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尤以麦田中最多。也有栽培。
资源分布:除华南地区外,其余各地几乎都有分布。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对土壤的选择不严,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选黑色的饱满子粒作种。南方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北方于春季播种。开1.3m宽的畦,穴播,按行、珠距各23~27cm开穴,深约7cm。每1hm2种子用量3000-4500g。与柴灰、人畜粪水拌和成种子灰,穴内先施人畜粪水,后播种。
田间管理 苗高7~10cm时匀苗、补苗,每穴留苗4~5株,并随即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第2次中耕在第2年2~3月进行。两次中耕后都要追肥、施人畜粪水或尿素。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可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防治。食心虫、夜盗蛾可用90%晶体敌百虫。
性状 性状鉴别 种子圆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5-2mm。表面黑色,少数红棕色,略有光泽,密布细小颗粒状突起。种脐圆点状,下陷,色较浅,种脐的一侧有1带形凹沟,沟内颗粒状突起呈纵行排列。质硬,难破碎。除去种皮后可见白色的胚乳,胚弯曲成环状。子叶2枚。气无,味淡。(图2)以粒饱满、色黑者为佳。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种皮由数列细胞组成,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有些细胞内含棕色物。胚乳占横切面的大部分,细胞中含细小糊粉粒与淀粉粒。子叶与胚根位于种子的两侧。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水浴温热约5min,滤过。取滤液2ml,加镁粉少许,混匀,滴加盐酸数滴,即有气泡产生,同时溶液渐变红色。(检查黄酮)
化学成分 种子含三萜皂甙,称为王不留行皂甙(vac-segoside)的有A、B、C、D4种,均为由棉根皂甙元(gypsogenin)衍生的多糖甙[1]。王不留行皂甙B及C的结构已经确定[2,3],甙A的糖部分有D-葡萄糖醛酸(D-glucuronic acid),D-半乳糖(D-galact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D-木糖(D-xylose),D-岩藻糖(D-fucose),L-鼠李糖(L-rhamnose),甙D的糖部分有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D-木糖,D-岩藻糖,L-鼠李糖和D-葡萄糖(D-glucose)[1]。四种皂甙水解均得同一的王不留行次皂甙(vaccraoside),即是棉根皂甙元-3-β-D-葡萄糖醛酸甙(gypsogenin-3-β-D-giucuronoside[1]。又含黄酮甙:王不留行黄酮甙(vaccarin)[4],异肥皂草甙(isosaponarin)[5]。还含植酸钙镁(phytin),磷脂(phospholipid)[6],豆甾醇(stigmasterol)[7]等。
全革中还含(口占)吨酮成分:王不留行(口占)吨酮(vaccaxan-thone)[8],麦蓝菜(口占)吨酮(sapxanthone),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9-(口占)吨酮(1,8-dihydroxy-3,5-dimethoxy-9H-xanthen-9-One)[9]。
药理作用 抗早孕作用 0.25%-0.5%煎剂对大鼠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乙醇浸液作用较煎剂强(混杂品四籽野豌豆煎剂无作用)。取健康雌鼠(体重25-30g)30只,随机分为3组,一般按着床抗孕的实验方法,按2:1配雄鼠合笼,给予王不留行醇提取物(按原中药0.05g/10g/天);一组给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按2:1配雄鼠合笼;另取正常不配偶雌鼠作为空白对照。3组动物分别连续灌胃15日,灌胃结束后l日,取抗凝血浆及子宫组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其中cAMP含量。结果表明,正常组cAMP含量水平同国内外报导一致。对正常妊娠鼠组来说,因怀孕,其血浆和子宫组织中cAMP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鼠组比较,组间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药组即抗着床抗早孕未怀孕组,其血浆与子宫组织中cAMP含量的增加与正常鼠组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而与正常妊娠鼠组相比较,血浆与子宫组织中cAMP含量也明显增高,组间差异显着,P<0.05,从而提示,王不留行对小鼠具有抗着床抗早孕作用,同时又能调节生理功能,影响体内代谢,致使小鼠血浆肌子宫组织中的第二信使物质(cAMP)明显增高。
炮制 簸净杂质,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爆开白花六、七成时取出,放凉。
性味 苦;性平
归经 肝;胃经
功能主治 活血通经;不乳消痈。主妇女经行腹痛;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
注意 孕妇忌服。
1.《本草经疏》:孕妇勿服。
2.《本草汇言》:失血病、崩漏病并须忌之。
各家论述 1.《本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
2.《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痿乳,妇人难产。
3.《药性论》:治风毒,通血脉。
4.《日华子本草》:治发背,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
5.《纲目》: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按王执中《资生经》云:一妇人患淋卧久,诸药不效,用剪金花十余叶煎汤,遂令服之,明早来云,病减八分矣。
6.《纲目》:利小便。
7.《本草从新》:治疔疮。
8.《本草述》:王不留行,据其得名,似走而不守,其行血当与天名精同也。然细绎诸《本草》主治,觉有稍异,即《日华子》主血经不匀及《别录》难产二说,则应是和血而活之,与行血有殊,试观方书治畜血,乃多用杜牛膝,而是物专动于诸淋,更可明其散滞以活血,非以溃决为事者也。但此味应入肝,肝固血脏,更司小水,故治淋不可少,且风脏即血脏,绎甄权治风毒、通血脉二语,乃见此味于厥阴尤切。
9.《本草新编》:王不留行,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行者也。凡病逆而上冲者用之可降,故可恃之以作臣使之用也。但其性过速,宜暂而不宜久,又不可不知也。或问:王不留行之可下乳,是亦可上行之物也。不知乳不能下而下之,毕竟是下行,而非上行也。上中焦有可下者,皆可下通,非止行于下焦而不行于上焦也。
10.《本草求真》:王不留行,性走而不守。……则知气味疏泄,洵尔至极,又安能有血而克止乎?何书又言止血定痛,能治金疮,似与行血之意又属相悖,讵知血瘀不行,得此则行,血出不止,得此则止,非故止也,得其气味以为通达,则血不于疮口长流,而血自散各经,以致其血自止,其痛即定,岂必以止为止哉。
11.《本经疏证》:人身周流无滞者,血也,观《本经》、《别录》取(王不留行)治金疮血出鼻衄,仍治妇人难产,可见其能使诸血不旁流逆出,其当顺流而下者,又能使之无所留滞,内而隧道,外而经脉,无不如之。则痈疽恶疮痿乳,皆缘血已顺流,自然轻则解散,重则分消矣。血流于脉,风阻之为风痹;内塞血不流畅,血中之气内薄为心烦,能治之者,亦总由血分通顺,故并g取效也。仲景用治金疮,义盖本此,后人仿此义用之治淋,亦大有见解。
12.《本草正义》:王不留行,惟热结者为宜,《本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皆清火活血之用。除风痹者,风热壅于经络也,而风寒寒湿非其治矣。惟《本经》内寒二字,殊不可解。李氏《纲目》引作内塞,当即濒湖所改,似非伪字。然别本皆作寒,是当存疑,不必强解。
摘录 《中华本草》

《中药学》第八章 活血祛瘀药 >> 王不留行

【药用】石竹科草本植物麦蓝菜Vacariasegetalis(Neck.)Garcke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祛瘀通经,通下乳汁。
【临床应用】1.用于血滞经闭,痛经
本品性善走窜,行而不住,走而不守,善于通利血脉,故有祛瘀通经的功效,临床用治经闭、痛经,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配合应用。
2.用于乳汁不通,乳痈肿痛等症
本品为通下乳汁要药,用治产后乳汁不下,常与穿山甲同用;若气血虚弱,乳汁稀少者,可配伍当归、黄耆等补气益血药同用;因其长于活血通经下乳,故又能用于乳痈肿痛,可配伍葡公英、瓜蒌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利尿作用,与利水通淋药配伍,可治诸淋。
【处方用名】生王不留行生留行子(晒干用)、王不留行炒王不留行留行子(清炒至爆开)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神农本草经》 >> 王不留行

味苦平。
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御览》作能老),增寿。生山谷。
《吴普》曰:王不留行,一名王不流行,神农苦平,岐伯雷公甘,三月八月采(《御览》)。
案郑樵云:王不留行,曰禁宫花,曰剪金花,叶似花,实作房。


《本草纲目》草部(二) >> 王不留行

「释名」禁宫花、剪金花、金盏银台。
「气味」(苗、子)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王不留行连茎、叶阴干,煎成浓汁温服。很快见效。
2、大便后下血。用王不留行研为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3、刀伤失血。用王不留行十分,蒴翟叶十分,桑根白皮十分,川椒三分,甘草十分,黄芩、干姜、芍药、厚朴各二分,前三味,烧存性,后六味,研为末。两组和匀。治在伤。每服一匙,水送下;治小伤,只须用末敷伤处即可。妇女产后亦可服用。此方名“王不留行散”。
4、妇女乳少。用王不留行、穿山甲(炮)、龙骨、瞿麦穗、麦门冬,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服药后再吃猪蹄汤,并一日数次用木梳乳,助乳汁流出。此方名“涌泉散”。
5、头风白屑。用王不留行、香白芷,等分为末,干搽头上。第二天清晨篦去。
6、痈疽诸疮。用王不留行、桃枝、茱萸根皮各五两,蛇床子、牡荆子、苦竹叶、蒺藜子各三程式,大麻子一升,以水二头号半,煮取一斗,多次洗患处。此方名“王不留行汤”。
7、疔肿初起。用王不留行子研为一末,加蟾蜍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一丸,酒送下。汗出即愈。


《雷公炮炙论》王不留行

雷公云∶凡采得,拌浑蒸,从巳至未,出,却,下浆水浸一宿,至明出,焙干用之。


《雷公炮制药性解》草部下 >> 王不留行

味苦甘,性平无毒,入心肝二经。主金疮止血,痈疽毒疮,心烦鼻衄,难产。出竹木刺入两,治风毒,通血脉。酒蒸焙用。
按∶王不留行专疗血证,而心主血,肝藏血者也,故均入之。痈疽等证,血不和也。经曰∶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此主和血,故宜治之。又治风毒者,所谓治风先治血,血


《千金翼方》草部上品之下 >> 王不留行

味苦甘,平,无毒。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乳,妇人产难。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太山山谷,二月八月采。


《本草经集注》草木上品 >> 王不留行

味苦、甘,平,无毒。主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 乳,妇人难产。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太山山谷。二月、八月采。今处处有。
人言是蓼子,亦不尔。叶似酸浆,子似松子。而多入痈 方用之。(《大观》卷七,《政和》
一九一页)


《新修本草》卷第七 >> 王不留行

味苦、甘,平,无毒。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 乳,妇人难产。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太山山谷,二月、八月采。
今处处有。人言是蓼子,亦不耳。叶似酸浆,子似松子。而多入痈 方用之。


《吴普本草》草木类 >> 王不留行

《御览》卷九百九十一
一名王不流行。神农∶苦,平。岐伯、雷公∶甘。三月、八月采。


《汤液本草》草部 >> 王不留行

味苦,阳中之阴。甘平。无毒。
《珍》云∶下乳,引导用之。
《药性论》云∶治风毒,通血脉。
《日华子》云∶治游风,风疹,妇人月经不匀。


《本草备要》草部 >> 王不留行

通,行血
甘苦而平。其性行而不住,能走血分、通血脉,乃阳明、冲、任之药(阳明多气多血)。
除风去痹,止血定痛,通经利便,下乳(俗云∶穿山甲、王不留行妇人服之乳长流)催生。治金疮(止血)痈疮(散血),出竹、木刺。孕妇忌之。
花如铃铎,实如灯笼,子壳五棱。取苗子蒸,浆水浸用。


《本草蒙筌》草部下 >> 王不留行

(即剪金花) 味苦、甘,气平。阳中之阴。无毒。江浙近道俱有,茎青七八寸长。
叶尖如小匙豆,花开系黄紫色。子如黍粟,谷黑微圆。三月采根茎,五月取花子。先洒酒蒸一伏,复浸浆水一宵。微火焙干,收留待用。主金疮止血逐痛,治女科催产调经。除风痹、风痉、内寒;消乳痈、背痈、外肿。出刺下乳,止衄驱烦。


《冯氏锦囊秘录》草部下 >> 王不留行

禀土金火之气,故味苦、辛、甘平,气温,无毒。苦能泄,辛能散,甘入血,温能行,故主金疮止血,痈疽恶疮诸症。
王不留行,主金疮,止血逐痛,善通乳催产调经,除风痹风痉内寒,消乳痈背痈外肿,但孕妇勿服。
按∶王不留行,喻其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也,古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常流”,乃行血之力也。失血崩漏,孕妇忌服。


《医学入门》治热门 >> 王不留行

在处有之,高七八寸,叶尖如小匙头,实如松子,四月开花黄紫色,本名剪金花。因蜀主素好此花,后因降宋迁汴,人言此花曰王不留行。味苦甘,气平。无毒。阳中之阴也。止心烦鼻衄,除诸风痉风痹内寒,金疮止血,逐痛出刺,痈疽恶疮 乳发背游风风疹。通血脉,调月经,催难产,下乳汁。三月收苗,五月收子,蒸两时,入浆水浸一宿,取出焙干用。


《证类本草》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_图缺)
味苦、甘,平,无毒。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 乳,妇人难产。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泰山山谷,二月、八月采。
陶隐居云∶今处处有。人言是蓼子,亦不尔。叶似酸浆,子似菘子。而多入痈 方用之。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似菘蓝等,花红白色,子壳似酸浆,实圆黑似菘子,如黍粟。
今所在有之。三月收苗,五月收子,晒干。药性论云∶王不留行能治风毒,通血脉。日华子云∶治发背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根、苗、花、子并通用,又名禁宫花,剪金花图经曰∶王不留行,生泰山山谷,今江浙及并河近处皆有之。苗茎俱青,高七、八寸以来。
黄色如荠根。叶尖如小匙头,亦有似槐叶者。四月开花,黄紫色,随茎而生,如松子状,又似猪蓝花。五月内采苗茎,晒干用。俗间亦谓之剪金草。河北生者,叶圆花红,与此小别。
张仲景治金疮,八物王不留行散,小疮粉其中,大疮但服之,产妇亦服。《正元广利方》疗诸风痉,有王不留行汤最效。
雷公云∶凡采得拌浑蒸,从巳至未,出,却下浆水浸一宿,至明出,焙干用之。梅师方∶治


《顾松园医镜》草部 >> 王不留行

〔苦平,入肝经。〕能下乳汁,〔古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常流。〕可消痈毒,〔活血之功。〕通血脉,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亦不能留其行也,故妇人难产每用之。
孕妇及失血家并忌。。


《本草求真》温血 >> 王不留行

(隰草)入肝行血不留
王不留行(专入肝胃)。在古已命其名。谓此虽有王命。其性走而不守。不能以留其行也。又按古书有云。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之乳常流。亦云行血之力也。观此数语。已得气味主治大要矣。又着其味曰辛。曰甘曰。平。其气曰温。其功则能入足厥阴肝经血分。去风除痹。通经利便。下乳催生。散痈肿。拔竹刺。与瞿麦同功。则知气味疏泄。洵尔至极。又安能有血而克止乎。何书又言止血定痛。能治金疮。似与行血之意又属相悖。(颂曰。张仲景治金疮。有王不留行。贞元广利方治诸风 。有王不留行汤。皆最效。)讵知血瘀不行。得此则行。血出不止。得此则止。非故止也。得其气味以为通达。则血不于疮口长流。而血自散各经。以致其血自止。其痛即定。岂必以止为止哉?(意义彰明。)但古人表着治功。多有如此立说。以留后人思议。不可不细审焉。花如铃铎。实如灯笼子。壳五棱。取苗子蒸。浆水浸用。


《本草新编》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味苦、甘,气平,阳中之阴。无毒。主金疮,止血逐痛,催生调经,除风痹、风症、内寒,消乳痈、背痈,下乳止衄,祛烦,尤利小便,乃利药也。其性甚急,下行而不上行者也,凡病逆而上冲者,用之可降,故可恃之以作臣使之用也。但其性过速,宜暂而不宜久,又不可不知也。
或问王不留行止可下乳,是上亦可行之物也?不知乳不能下而下之,毕竟是下行,而非上行也。上、中焦有可下者,皆可下通,非下行于下焦,而不行于上焦也。


《本经逢原》隰草部 >> 王不留行

即剪金花,俗名金盏银台
苦甘平,无毒。
发明 王不留行专行血分,乃阳明、厥阴、冲任之药。能通乳利窍,其性走而不守,故妊妇禁服;一妇患淋卧久,用此煎服,再剂而愈。其利小便,出竹木刺与瞿麦同功。


《本草从新》隰草类 >> 王不留行

通行血.
甘苦而平.其性行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行、故名.)能走血分.通血脉.乃阳明冲任之药.(阳明多气多血.)除风去痹.止血定痛.利便通经.催生下乳.(气盛血滞者、可暂用以行之、否则宜慎.)治金疮.(止血.)痈疮疔疮.(散血.)出竹木刺.失血后、崩漏家及孕妇.并忌之.花如铃铎.实如灯笼.子壳五棱.取苗子蒸.浆水浸.


《得配本草》草部(隰草类七十二种) >> 王不留行

一名金盏银台
甘、苦、平。入手少阴、足厥阴经血分。通血脉,治诸淋,下乳汁,催生产,疗疮疡,除风痹。(血气不行,则风毒不去,营卫逆于肉里则生痈。)配川柏,蒸饼丸弹子大,青黛为衣,线穿挂风处,冷水化服一丸,治误吞铁、石、骨、刺不下。内服,酒蒸焙用。出肉中竹木刺,捣敷。孕妇、失血、崩漏者,禁用。


《本草便读》隰草类 >> 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图缺)
入阳明而达血.苦且辛平.通乳汁以行肝.走而不守.痹风淋痛.内服均除.痈肿金疮.外敷并效.(王不留行多生麦田中.即俗名翘摇子.甘苦辛平.专入阳明血分.行血活血.是其专长.故能治风痹乳痈金疮等证.用之外治.亦取其散血之功多.故能兼入肝经.以肝为藏血之地.故治经闭赤浊等证.总之此药皆以滑利见长也.)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上品之下 >> 王不留行

味苦甘,平,无毒。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止心烦,鼻衄,恶孔,妇人难产。《药性论》云∶治风毒,通血脉。日华子云∶治发背,游风,风疹,经不匀。今处处有。


《名医别录》卷第一 >> 王不留行

味甘,平,无毒.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 乳,妇人难产.生太山.二月采.
《本经》原文∶王不留行,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


《本草分经》足阳明胃 >> 王不留行

见奇经攻。


《本草择要纲目》王不留行

【苗子】【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塞.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 .妇人产.久服轻身耐老增寿.治风毒.通血脉.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发背.下乳汁.利小便.出竹木刺.盖王不留行下乳引导用之.取其利血脉.并走血分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之语.可见其性行而不住也.


《本草害利》泻肝 >> 王不留行

〔害〕其性行而不住,失血后,崩漏家及孕妇,并忌之。
〔利〕甘苦平,入阳明冲任之经,走血分,通血脉,利便通经,催生下乳汁,止金疮痈疡疔毒。
〔修治〕花如铃铎,实如灯笼,子壳五棱,取苗子蒸,浆水浸,焙用。


《本草撮要》草部 >> 王不留行

味甘苦.入足厥阴经.功专行而不住.又为阳明冲任之药.通经下乳催生.得穿山甲服之.下乳甚捷.浆水浸用.得黄柏治误吞铁石神效.


《药性切用》草部(隰草类) >> 王不留行

甘苦性平,行走不住,善入血分,通经下乳。乃阳明、冲、任之药。取苗子,浆蒸熟用。孕妇及气血虚人并忌之。


《本草乘雅半偈》王不留行

(本经上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 疮,妇人
【核】曰∶江、浙并河东皆有,苗茎俱青,高七八寸,叶随茎生,似松蓝叶。四月开花黄紫色,或红白色,实壳若酸浆子,大如黍粟,形圆色黑,根黄如荠。三月收苗,五月摘子,根先人题药云∶命名之义亦奇,吾身有王,所以主吾身之气血,及主气血之留行者,气血之留,王不留,则留者行矣。气血之行,王不行,则行者留矣。顾血出不止,与难产无乳者,两
【 】曰∶王不留行,即金盏银台、禁宫花也。先人题药,以留行两字,分句读之,主治功


《滇南本草》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图缺),一名拔毒散。味苦,性寒。治妇人乳汁不通、乳痈、乳结红肿。消诸疮肿毒。治小儿尿血,血淋,祛皮肤瘙痒,消风解热。梗、叶,细末醋调,敷痈疽疮溃散。
──务本卷三
王不留行,此药性主走而不滞。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塞、止心烦、鼻衄、解痈疽毒、通乳窍、散血、利小便,其功最良。人多轻视,故特着之。
小年药,又名拔毒散,一名扒毒散。治一切疮毒肿痛,为末,醋调敷。
──务本卷二


《本草图经》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图缺),生泰山山谷,今江浙及并河近处皆有之。苗茎俱青,高七、八寸以来;根黄色如荠根;叶尖如小匙头,亦有似槐叶者;四月开花,黄紫色,随茎而生,如松子状,又似猪蓝花。五月内采苗茎,晒干用。俗间亦谓之剪金草。河北生者,叶圆花红,与此小别。张仲景治金疮,八物王不留行散,小疮粉其中。大疮但服之。产妇亦服。《正元广利方》疗诸风痉,有王不留行汤,最效。


《长沙药解》王不留行

【本经】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山谷。
味苦,入足厥阴肝经。疗金疮而止血,通经脉而行瘀。
《金匮》王不留行散王不留行十分,蒴藋细叶十分,桑东南根白皮十分,甘草十八分,厚朴二分,川椒三分,干姜二分,黄芩二分,芍药二分。治病金疮。以金疮失血,温气外亡,乙木枯槁,风燥必动,甘草培其中气,厚朴降其浊阴,椒、姜补温气而暖血,芩、芍清乙木而息风,蒴藋化凝而行瘀,桑根、王不留行,通经而止血也。
王不留行通利经脉,善治金疮而止血。其诸主治,止鼻血,下乳汁,利小便,出诸刺,消发背痈疽。
八月八日采苗,阴干百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