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覆盆子

覆盆子

《中国药典》覆盆子

拼音 Fù Pén Zi
英文名 FRUCTUS RUBI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果实。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性状 本品为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圆锥形或扁圆锥形,高0.6~1.3cm,直径0.5~1.2cm。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顶端钝圆,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侧有明显的网纹,腹部有突起的棱线。体轻,质硬。气微,味微酸涩。
鉴别 本品粉末棕黄色。非腺毛单细胞,长60~450μm,直径12~20μm,壁甚厚,木化,大多数具双螺纹,有的体部易脱落,足部残留而埋于表皮层,表面观圆多角形或长圆形,直径约至23μm,胞腔分枝,似石细胞状。草酸钙簇晶较多见,直径18~50μm 。果皮纤维黄色,上下层纵横或斜向交错排列。
性味 甘、酸,温。
归经 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用法用量 6~12g。
贮藏 置干燥处。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覆盆子

拼音 Fù Pén Zi
别名 覆盆(《别录》),乌藨子(《纲目》),小托盘(《中药材手册》),竻藨子(《江西中药》)。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插田泡等的未成熟果实。立夏后,果实已饱满而尚呈绿色时采摘,除净梗叶,用沸水浸1~2分钟后,置烈日下晒干。
原形态 ①掌叶覆盆子
落叶灌木,高2~3米。枝细圆,红棕色;幼枝绿色,有白粉,具稀疏、微弯曲的皮刺,长4~5毫米。叶单生或敷叶簇生,长3~5厘米,有达7厘米者,掌状5裂,罕有3裂,中央1片大,长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常呈尾状,两侧裂片较小,常不相等,裂片边缘具重锯齿;主脉5出,上被柔毛,下面叶脉上均有柔毛;叶柄细,长3~4.5厘米,有极小的刺;托叶2枚,线状披针形。花单生于小枝顶端,花梗细,长2~3厘米;花萼5,宿存,卵状长圆形,两面有毛;花瓣5,卵圆形;雄蕊多数,花药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数,着生在凸出的花托上。聚合果近球形。花期4月。果期6~8月。
生于溪旁或山坡林中。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②插田泡,详"倒生根"条。
性状 干燥聚合果为多数小果集合而成,全体呈圆锥形、扁圆形或球形,直径4~9毫米,高5~12毫米。表面灰绿色带灰白色毛茸。上部钝圆,底部扁平,有棕褐色的总苞,5裂,总苞上生有棕色毛,下面常带果柄,脆而易脱落。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具三棱,呈半月形,背部密生灰白色毛茸,两侧有明显的网状纹,内含棕色种子1枚。气清香,味甘微酸。以个大、饱满、粒整、结实、色灰绿、无叶梗者为佳。
主产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覆盆子药材主要为掌叶覆盆子的果实。插田泡的果实使用于陕西、四川等地,《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覆盆子图即为此种。
化学成分 掌叶覆盆子含有机酸、糖类及少量维生素C。
药理作用 以大鼠、兔的阴道涂片及内膜切片作观察指标,覆盆子似有雌激素样作用。
炮制 筛去灰屑,拣净杂质,去柄。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覆盆子,用酒蒸一宿,以水淘两遍,晒干用。"
②《纲目》;"采得覆盆子,捣作薄饼,晒干密贮,临时以酒拌蒸,尤妙。"
性味 甘酸,平。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平。"
③《药性论》:"微热,味甘辛。"
④孟诜:"味酸。"
归经 《滇南本草》:"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治阳痿,遗精,溲数,遗溺,虚劳,目暗。
①《别录》:"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②《药性论》:"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
③《日华子本草》:"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疗中风身热及惊。"
④《开宝本草》:"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⑤《本草衍义》:"益肾脏,缩小便。"
⑥《本草蒙筌》:"治肾伤精竭流滑。"
⑦《本草述》:"治劳倦、虚劳,肝肾气虚恶寒,肾气虚逆咳嗽、痿、消瘅、泄泻、赤白浊,鹤膝风,诸见血证及目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钱: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 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强阳不倒者忌之。"
②《本草汇言》:"肾热阴虚,血燥血少之证戒之。"
③《本草从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复方 ①治阳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为末,每旦酒服三钱。(《濒湖集简方》)
②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秘:枸杞子八两,菟丝子八两(酒蒸,捣饼),五味子二两(研碎),覆盆子四两(酒洗,去目)。车前子二两(扬净),上药,俱择精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时五十丸,百沸汤或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摄生众妙方》五子衍宗丸)
③治肺虚寒:覆盆子,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饧,点服。(《本草衍义》)
各家论述 ①《纲目》:"覆盆子、蓬蘽,功用大抵相近,虽是二物,其实一类而二种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无妨。其补益与桑椹同功。若树莓则不可混采者也。"
②《本草经疏》:"覆盆子,其主益气者,言益精气也。肾藏精、肾纳气,精气充足,则身自轻,发不白也。苏恭主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甄权主男子肾精虚竭,阴痿,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皆取其益肾添精,甘酸收敛之义耳。"
③《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入肾,起阳治痿,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疑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④《本草述》:"覆盆子,方书用之治劳倦虚劳等证,或补肾元阳,或益肾阴气,或专滋精血,随其所宜之主,皆能相助为理也。"
⑤《本草正义》:"覆盆,为滋养真阴之药,味带微酸,能收摄耗散之阴气而生精液,故寇宗奭谓益肾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语虽附会,尚为有理。《本经》主安五脏,脏者阴也。凡子皆坚实,多能补中,况有酸收之力,自能补五脏之阴而益精气。凡子皆重,多能益肾,而此又专入肾阴,能坚肾气,强志倍力有子,皆补益肾阴之效也。《别录》益气轻身,令发不白,仍即《本经》之意。惟此专养阴,非以助阳,《本经》、《别录》并未言温,其以为微温微热者,皆后人臆测之辞,一似凡补肾者皆属温药,不知肾阴肾阳,药物各有专主,滋养真阴者,必非温药。"
备注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的果实亦作覆盆子使用,如:悬钩子(参见"悬钩子"条)使用于江苏;灰毛果莓(参见"硬枝黑锁梅"条)使用于云南;拟覆盆子使用于西藏等。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覆盆子

拼音 Fù Pén Zi
英文名 Palmleaf Raspberry Fruit
别名 覆盆、乌藨子、小托盘、山泡、竻藨子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1. 孟说:覆盆子,五月于麦田中得之良,采得,烈日晒干,免烂不堪。
2.《本草图经》:覆盆子,旧不着所出州士,今并处处有之,而秦、吴地尤多。苗短不过尺,茎叶皆有刺,花自,子赤黄油口半弹丸大,而下有茎承如柿蒂状,小儿多食。其实五月采,其茵叶采无时。江南人谓之葛,然其地所生差晚,三月始有苗,八九月开花,十月而实成,功用则同,古方多用。
3.《本草衍义》:覆盆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掌叶覆盆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chingii Hu
采收和储藏:7-8月间果实已饱满呈绿色未成熟时采收,将摘下的果实拣净梗、叶,用沸水烫1-2min,取出置烈日下晒干。
原形态 掌叶覆盆子 落叶灌木,高2-3m。幼枝绿色,有白粉,有少数倒刺。单叶互生;叶柄长3-4.5cm;托叶线状披针形;叶片近圆形,直径5-9cm,掌状5深裂,中裂片菱状卵形,基部近心形,边缘有重锯齿,两面脉上有白色短柔毛;基生五出脉。花两性;单生于短枝的顶端,花萼5,宿存,卵状长圆形,萼裂片两面有短柔毛;花瓣5,白色,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圆钝;直径2.5-3.5cm;花梗长2-3.5cm;雄蕊多数,花丝宽扁;花药丁字着生,2室;雌蕊多数,具柔毛,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下垂;小核果密生灰白色柔毛。花期3-4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冷凉气候,忌炎热,喜光忌暴晒。一般土壤均可栽种,但以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用根蘖、埋根、扦插或压条繁殖法。根蘖繁殖:2-3月,挖取由根蘖苗长成的植株,经适当修剪后,分株假植或定植。埋根繁殖:利用挖根蘖苗时修剪下来的较粗的侧根,截成长10cm左右的根段,插入苗床,培育1年后定植。扦插繁殖:在春季萌芽前剪取一年生枝条,将枝条剪成15-20cm作插条,按行株距10cm×5cm插入苗床,覆膜保温保湿,苗高50cm即可了圃定植。压条繁殖:7-8月,将母株接近地面的一年生枝条压入土中,枝条入土部分割伤。翌年春,将压条长出的幼苗截离母体,另行栽植。定植按行株距2cm×0.5cm开穴,穴宽深30-40cm,每穴施入土杂肥5kg和细土拌匀,栽后踏实浅水。
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追肥3-4次。生长期适时修剪整形,搭架引缚。春季修剪,每丛保留7-9个粗壮枝条,结合采用单柱或双柱或篱架引缚;夏季修剪每株保留12-15个均匀分布的健壮枝条,对保留的基生枝进行摘心;秋剪在果实采完后进行,剪去枯枝、病枝、弱枝,疏剪密枝。雨水或干旱过多时,及时排灌水。
性状 性状鉴别 聚事果由众多核果聚合而成,略呈圆锥形或类球形,上端钝圆,底部较平坦,高0.6-1.3cm,直径0.5-1.2cm。表面灰绿色或淡棕色,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短绒毛,宿萼棕色,5裂,先端多折断,上有多数残存花丝,下有果柄痕或连有细果柄。小核果约呈半月形,背面隆起,腹面有突起棱线;表面棕色,背面及先端有灰白色毛,腹面及两侧有网状凹纹。质硬,内含棕色种子1粒。气清香,味微酸涩。以颗粒完整、饱满、色黄绿、具酸味者为佳。
显微鉴别 小核果横切面:外果皮1列细胞,角质层处缘细波状;背面有单细胞非腺毛。中果皮为数至十数列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簇晶;最外2-3列为厚角组织;维管束外韧型,周围有纤维网细胞;最内1-4列细胞壁条状或网状增厚。内果皮为多列纤维,外缘呈8-10个脊状突起,纤维细长,壁木化,外侧2-12列纤维沿果轴平行排列,内侧6-11列与之相垂直。种皮内、外表皮细胞均含棕色色素,其间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维管束位于果实腹侧。胚乳及子叶细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后者还含细小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黄棕色。①单细胞非腺毛,多平直,有的略弯曲或先端弯成钩状,完整者长37-362μm,直径7-20μm,壁厚,木化,胞腔线形或不明显,有的表面可见双螺状裂纹。②果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类长方形,外被角质层;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念珠状增厚,其间有非腺毛残存足部,似石细胞状,孔沟较粗,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6个。
③内果皮纤维上下层垂直、斜向交错或平行排列;纤维较细长,直径约9μm,壁稍厚,木化。④草酸钙簇晶直径9-40μm。⑤网纹细胞管状、长卵形或卵形,直径7-26μm,壁有网状或细条状增厚纹理,木化或微木化。另有种皮表皮细胞及螺纹导管。子叶及细胞含有糊粉粒、脂肪油及细小簇晶。
化学成分 覆盆子含有机酸、糖类及少量维生素 C,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覆盆子酸(fupenzic acid)。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霍乱弧菌也有抑制作用。
2.雌激素样作用 大鼠、兔的阴道涂片及内膜切片等指标表明,覆盆子似有雌激素样作用。
炮制 筛去灰屑,拣净杂质,去柄。
1.《雷公炮炙论》:凡使覆盆子,用酒蒸一宿,以水淘两遍,晒干用。
2.《纲目》:采得覆盆子,捣作薄讲,晒干密贮,临时以酒拌蒸,尤妙。
性味 甘酸;平;无毒
归经 肝;肾经
功能主治 补肝益肾,固精缩尿,明目。主阳痿早泄,遗精滑精,宫冷不孕,带下清稀,尿频遗溺,目昏暗,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或熬膏。
注意 肾虚有火,小便短涩者慎服。
1.《本草经疏》:强阳不倒者忌之。
2.《本草汇言》:肾热阴虚,血燥血少之证戒之。
3.《本草从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复方 ①治阳事不起:覆盆子,酒浸,焙研为末,每旦酒服三钱。(《濒湖集简方》)②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枸杞子八两,菟丝于八两(酒蒸,捣讲),五味子二两(研碎),覆盆子四两(酒洗,去目),车前子二两(扬净)。上药,俱择精新者,焙晒干,共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时五十丸,白沸汤或盐汤送下,冬月用温酒送下。(《摄生众妙方》五子衍宗丸)③治肺虚寒:覆盆子,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杨,点服。(《本草衍义》)
各家论述 1.《纲目》:覆盆子、蓬,功用大抵相近,虽是二物,其实一类而二种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无妨。其补益与桑椹同功。若树莓则不可混采者也。
2.《本草经疏》:覆盆子,其主益气者,言益精气也。肾藏精、肾纳气,精气充足,则身自轻,发不白也。苏恭主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甄权主男子肾精虚竭,阴痿,女子食之有子。大阴主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皆取其益肾添精,甘酸收敛之义耳。
3.《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人肾,起阳治屡,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4.《本草述》:覆盆子,方书用之治劳倦虚劳等证,或补肾元阳,或益肾阴气,或专滋精血,随其所宜之主,皆能相助为理也。
5.《本草正义》:覆盆,为滋养真阴之药,味带微酸,能收摄耗散之阴气而生精液,故寇宗爽谓益肾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语虽附会,尚为有理。《本经》主安五脏,脏看阴也。月子皆坚实,多能补中,况有酸收之力,自能补五脏之阴而益精气。凡子皆重,多能益肾,而此又专人肾阴,能坚肾气,强志倍力有子,皆补益肾阴之效也。《别录》益气轻身,令发不自,仍即《本经》之意。惟此专养阴,非以助阳,《本经》、《别录》并未言温,其以为微温微热者,皆后人臆测之辞,一似凡补肾看皆届温药,不知肾阴肾阳,药物备肩'专主,滋养真阴者,必非温药。
6.《别录》: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
7.《药性论》: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
8.《日华子本草》: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疗中风身热及惊。
9.《开宝本草》: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
10.《本草衍义》:益肾脏,缩小便。
11.《本草蒙签》:治肾伤精竭流滑。
12.《本草述》:治劳倦、虚劳,肝肾气虚恶寒,肾气虚逆咳嗽、痿、消渴、泄泻、赤白浊,鹤膝风,诸见血证及目疾。
摘录 《中华本草》

《中药学》第十八章 收敛药 >> 覆盆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蔷薇植物覆盆子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酸,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
【临床应用】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等症。
覆盆子滋养肝肾,且有收涩作用,故有良好的固精缩尿的功效。配以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等则益肾补精,用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配以桑螵蛸、益智仁、菟丝子等则固肾缩尿,用治小便频数、小儿遗尿等症。
【处方用名】覆盆子(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覆盆子一药,具有益肾缩尿的良好作用,以功效而得名。本品性微温而不燥热,功能收敛固精而无凝滞的弊害,补肾助阳而无伤阴的缺点,故善于滋养肝肾,又可明目,适用于遗精、早泄、多尿、遗溺及眼目昏糊等症。
2.据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覆盆子与悬钩子是两种植物。但《中药志》说,目前市场所用主要为植物秦氏悬钩子的果实,其它悬钩于属多种植物的果实,皆能作覆盆子用。
【文献摘录】《别录》:「益气....,令发不白。」
《药性本草》:「男子肾精虚竭,阴痿。」
《本草备要》:「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便。」


《本草纲目》草部(三) >> 覆盆子

「释名」奎、西国草、毕楞伽、大麦莓、插田包、乌包子。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叶亦有明目作用)


《雷公炮炙论》覆盆子

雷公云∶凡使,用东流水淘去黄叶并皮、蒂,尽了,用酒蒸一宿,以东流水淘两遍,又晒干方用为妙也。


《雷公炮制药性解》草部下 >> 覆盆子

味甘酸,性温无毒,入肝肾二经。主肾伤精滑,阴痿不起,小便频数,补虚续绝,益气温中,安和五脏,补肝明目,黑发润肌。亦疗中风发热成惊,女子食之多孕,久服延年。去黄叶及蒂,水淘净,酒蒸曝干用。
按∶覆盆之酸,宜归肝部,而肾则其母也。且温补之性,适与相宜,故咸入之。《衍义》云雷公云∶凡使用东流水淘净,子叶并皮蒂尽了,用酒蒸一宿,以东流水淘两遍,又晒干方用。


《千金翼方》果部 >> 覆盆子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五月采。


《本草衍义》卷十八 >> 覆盆子

覆盆子长条,四、五月红熟。秦州甚多,永兴、华州亦有。及时,山中人采来卖,其味酸甘,外如荔枝,樱桃许大,软红可爱。失采,则就枝生蛆。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食之多热。收时,五六分熟便可采。烈日曝,仍须薄绵蒙之。今人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汤,点服,治肺虚寒。采时着水,则不堪煎。


《本草蒙筌》果部 >> 覆盆子

味甘,气平、微热。无毒。道傍田侧,处处有生。苗长七八寸余,实结四五颗止。
大若半弹而有蒂,(承之如柿蒂状。)微生黑毛而中虚。(去蒂中虚而白。)赤熟夏初,小儿竞采。江南咸谓 子,《本经》易名覆盆。因益肾易收小便,人服之当覆溺器。由此为誉,大能拯 。益气温中,补虚续绝。
安和五脏,悦泽肌肤。疗中风发热成惊,治肾伤精竭流滑。明目黑发,耐老轻身。男子久服强阴,女人多服结孕。
绞汁,堪滴目中。止冷泪浸淫,去赤花盲暗。
又种,附地而生。苗茎仅长寸余,茎端只结一实。小而光洁,略异覆盆。下有蛇藏,切勿采食。敷蛇虫咬毒最效,疗射工溪毒亦良。仍有,甘酸咸味。茎粗叶疏类树,枝枝有刺软柔。结实盈枝,亦熟而擎蒂中实;俗呼树 ,采食与覆盆同时。安五脏,益精气。长阴悦颜色,强志力有子。
(谟)按∶覆盆、蓬 ,本系两种。《本经》不考,妄注蓬 即是覆盆,一种二名,则甚误也。殊不知蓬 枝茎类树而粗长,结实有百千颗;覆盆枝茎是草而短小,结实仅四五枝。蓬赤熟,擎蒂中实而味酸;覆盆赤熟,蒂脱中虚而味甜。大相差殊,何得混指。故特别白,以释其疑。


《冯氏锦囊秘录》果部 >> 覆盆子

得木气而生,味甘、酸,气温,无毒。入足少阴经。补虚续绝,强阴健阳,添精益气,精滑能固,阴痿能强,悦泽肌肤,安和脏腑,长发强志,即有补益之功,复多收敛之义。名为覆盆者,服之能使尿盆皆覆也。同车前、五味、菟丝子、蒺藜,为五子衍宗丸,治男子精气亏乏,中年无子。加入巴戟天、腽肭脐、补骨脂、鹿茸、白胶、山茱萸、肉苁蓉,治阳虚阴痿,临房不举,精寒精薄,宜去蒂酒煮用。
覆盆子,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便。专治肾伤精竭流滑,用之强阴固涩,以助闭蛰封藏,女人多服,结孕亦温,补肝肾之力欤!


《医学入门》食治门(果) >> 覆盆子

覆盆子甘性微热,阴痿肾虚精气竭,补肝明目治肺虚,妇人宜子须频啜。
《衍义》云∶益肾脏,服之小盒饭复溺盆。无毒。主男子肾虚精竭,阴痿能令坚长;治肝经风虚,明目去翳;治肺气虚寒少力。取汁入蜜作煎点眼,妇人食之有子,久服轻身发不白,悦颜色,和脏腑。入药水洗去皮蒂,酒蒸日干。苗,名蓬 ,味酸、咸,平。功力同子。疗中风身热大惊,又烂弦血风,冷泪侵淫,青盲目暗,或有虫等症。取苗日干为末,薄绵裹之,以男乳汁浸如人行七八里久,用注目中,仰卧,不过三四日,视物如少年,忌酒面。


《证类本草》覆盆子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五月采。
陶隐居云∶蓬 是根名,方∶家不用,乃昌容所服以易颜者也。覆盆是实名,李云是莓子,乃似覆盆之形。而以津汁为味,其核微细。药中用覆盆子小异。此未详孰是?唐本注云∶覆盆,蓬 ,一物异名,本谓实,非根也。李云莓子,近之矣。其根不入药用。然生处不同,沃地则子大而甘,瘠地则子细而酸。此乃子有甘、酸,根无酸味。陶景以根酸、子甘,将根入果,重出子条,殊为孟浪。今注蓬 ,乃覆盆之苗也,覆盆,乃蓬 之子也。陶注、唐注皆非。今用覆盆子补虚续绝,强阴健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温中益力,疗劳损风虚,补肝明目。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李云是蓬 子也。陶云蓬 子津味,与覆盆子小异,而云未审,乃慎之至也。苏云覆盆、蓬 一物也,而云剩出此条者,亦非也。今据蓬 即莓也。按∶《切韵》莓,音茂,其子覆盆也。又按∶ 者,藤也。今此云覆盆子,则不言其蔓藤也,前云蓬,则不言其子实也。犹如芎 与蘼芜异条,附子与乌头殊用。药性论云∶覆盆子,臣,微热,味甘、辛。能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能令坚长。孟诜云∶覆盆子,味酸,五月于麦田中得之良。采得及烈日晒干,免烂不堪。江东亦有,名悬钩子。大小形异,气味、功力同。北土即无悬钩,南地无覆盆,是土地有前后生,非两种物耳。陈藏器云∶榨取汁,合成膏,涂发不白。食其子,令人好颜色。叶挪绞取汁,滴目中,去肤赤,有虫出如丝线。陈士良云∶蓬 似蚕莓大,覆盆小,其苗各别。日华子云∶莓子,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疗中风身热及惊。又有树莓,即是覆盆子。
图经文具蓬 条下。
雷公云∶凡使,用东流水淘去黄叶并皮、蒂尽了,用酒蒸一宿,以东流水淘两遍,又晒干方用,为妙也。
衍义曰∶覆盆子,长条,四、五月红熟,秦州甚多,永兴华州亦有。及时,山中人采来卖。
其味酸甘,外如荔枝。樱桃许大,软红可爱,失采则就枝生蛆。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食之多热,收时五、六分热便可采。烈日曝,仍须薄绵蒙之。今人取汁作煎为果,仍少加蜜,或熬为稀汤,点服,治肺虚寒。采时着水则不堪煎。


《顾松园医镜》草部 >> 覆盆子

〔甘平,入肾、肺二经,去蒂酒蒸。〕起阴痿而令坚长,益肾脏而缩小便。〔故有覆盆之名。〕固涩之品,精滑者宜之。
小便不利者禁用。。


《本草求真》温肾 >> 覆盆子

(蔓草)涩精固脱
覆盆子(专入肾)。甘酸微温。性禀中和。功能而不燥。固精而不凝。(李士材曰。强肾无燥热之偏。固精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故服阴痿能强。肌肤能泽。脏腑能和。须发不白。女子服之多孕。既有补益之功。复多收敛之义。名为覆盆子者。服之能使溺盆皆覆也。但真甚少。药肆多以树莓代充。酒浸色红者是真。否即属假。去蒂淘净捣饼。用时酒拌蒸。(同车前五味菟丝蒺藜子为五子衍宗丸。治男子精气亏乏中年无子。加入巴戟天腽肭脐补骨脂鹿茸白胶山茱萸肉苁蓉。治阳虚阴痿临房不举。精寒精薄。宜去蒂。酒煮用。)


《本草新编》覆盆子

覆盆子,味甘,气平、微热,无毒。入五脏命门。拯 益气,温中补虚,续绝,安和五脏,悦泽肌肤,疗中风发热成惊。治肾伤精竭流滑,明目黑须,耐老轻身。男子久服轻身,女人多服结孕,益人不浅,而医家只入于丸散之中,而不用于汤剂之内。谁知覆盆子用之汤剂,更效应如响,其功不亚于肉桂。且肉桂过热,而覆盆子微热,既无阳旺之虞,且有阴衰之益。虽不可全倚之为君,而实可大用之为臣,不可视为佐使之具也。
或疑覆盆子一味为末,酒送亦能兴阳,非君药乎?曰∶单味服之,终觉效轻。只可与阳微衰者,为助阳之汤,而不可与阳大衰者,为起阳之剂,盖覆盆子必佐参、 ,而效乃大,必增以桂、附,而效乃弘,实可臣而不可君之品也。
或疑覆盆子亦可为君,而子必以为臣,然吾见古人有配二、三味而成功者,亦独何欤?
曰∶覆盆子遇补气之药,不可与人参争雄;遇补血之药,不可与当归争长;遇补精之药,不可与熟地争驱;遇补脾之药,不可与白术争胜。殆北面之贤臣,非南面之英主也。故辅佐赞襄,必能奏最以垂勋,而不能独立建绩矣。
或疑覆盆子兴阳实有功,而吾子必贬之为臣使之药,意谓必与人参同用为佳,然天下之人安得尽用人参也?曰∶覆盆子何必尽用人参,归、熟、 、术,何者不可并用乎。


《本经逢原》蔓草部 >> 覆盆子

《本经》名蓬
甘平微温,无毒。酒浸一宿炒用。
《本经》安五藏益精气长阴,令人坚强志,倍力有子,久服轻身不老。
发明 覆盆子乃蓬 之实。《本经》言,蓬 者, 即实也。或云蓬 是覆盆苗分之为二,殊为未当。宗 云∶覆盆子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故名。《本经》专于暖子脏,服之令人多子。《别录》言益气轻身,令发不白,甘温补血与桑椹同功。惟秦地山中有之,近世真者绝罕。药肆每以树莓代充,欲验真伪以酒浸之,色红者是真,否即是假。


《本草从新》蔓草类 >> 覆盆子

温补肝肾、涩缩小便.
甘酸而温.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便.(寇宗 曰∶服之可覆其溺器、故名、李当之曰∶子似覆盆之形、因名之.)续绝伤.美颜色.乌须发.(捣汁涂发、不白.)女子多孕.同蜜为膏.治肺气虚寒.(李士材曰∶强肾无燥热之偏、固精无凝滞之害、金玉之品也.)性固涩.小便不利者勿服.去蒂淘净.捣饼.用时酒拌蒸.叶绞汁.滴目中.出目弦虫.除肤赤.收湿止泪. 疮溃烂、酸浆水洗后、覆盆叶为末掺之、日一次、以愈为度.)


《得配本草》草部(蔓草类三十七种) >> 覆盆子

甘、酸、温。入足少阴、厥阴经。止肾脏之虚泄,疗肺气之虚寒。补肝脏,明耳目,壮阳治痿。得益智仁,治小便频数。佐破故纸,治阳事不起。去皮蒂,酒煮用。戒酒、面、油腻。
叶 研细末,绵裹,浸人乳,点青盲目暗,能使视物如常。


《本草崇原》覆盆子

气味酸平,无毒。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人坚,强志倍力,有子。久服轻身不老。
(《别录》名覆盆。《本经》名蓬 。始出荆山平泽及冤句,今处处有之。藤蔓繁衍,茎有蓬然近时只知有覆盆,不知有蓬 矣。愚以覆盆、蓬 功用相同,故合而为一。)
《本经》名蓬 ,以其藤蔓繁衍,苗叶不凋,结子则蓬蓬而 也。《别录》名覆盆,以其形圆而扁,如釜如盆,就蒂结实,倒垂向下,一如盆之下覆也。气味酸平,藤蔓繁衍,具春生夏长之气,覆下如盆。得秋时之金气,冬叶不凋。得冬令之水精,结实形圆。具中央之土气,体备四时,质合五行,故主安五脏。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故益精气而长阴。肾气充足,则令人坚,强志倍力,有子。是覆盆虽安五脏,补肾居多,所以然者,水天上下之气,交


《本草便读》蔓草类 >> 覆盆子

覆盆子(图缺)
入肾兼酸苦之功.治专固摄.益下有封藏之力.味属甘温.(覆盆子因此子形似覆盆.故名.凡藤蔓之子.皆可并入肝肾.味甘而酸之品.皆能补而兼固.此物甘酸而温.其能补摄肝肾可知.下焦固则遗滑等证皆可愈耳.覆盆入肾经血分.能温补命门.益精固下.阴不足而相火旺者不宜.)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三品 >> 覆盆子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药性论》云∶臣。微热。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能令坚长。日华子云∶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疗中风身热及惊。


《名医别录》卷第一 >> 覆盆子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轻身,令发不白.五月采实.


《本草分经》足少阴肾 >> 覆盆子

见肝补。


《本草择要纲目》覆盆子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益气轻身.补虚续绝.养肝明目.阴痿能令坚长.女子食之有子.其补益与桑椹同功.


《本草撮要》草部 >> 覆盆子

味甘.入足少阴经.功专益肾精.缩小便.得肉苁蓉、补骨脂治阳气不起.同蜜为膏.治肺气虚寒.小便不利者勿服.用宜去蒂.淘净.捣饼酒拌蒸.叶绞汁滴目中出目弦虫.除肤赤.收湿止泪. 疮溃烂.酸浆水洗后.以覆盆叶为末掺之良.


《药性切用》草部(蔓草类) >> 覆盆子

甘酸涩温,补益肝肾;为固精、缩小便专药。淘净捣饼,或炒研用。叶∶能收湿。
掺廉疮湿烂。


《滇南本草》覆盆子

覆盆子(图缺),即硬枝黑琐梅。味甘、酸,性微寒。入肝、肾二经。入肾兴阳,治痿软。入
──丛本卷中
覆盆子,俗呼琐梅,又名钻地风,又名疏风草。味甘、酸。分黄黑二种。能锁玉关,故呼琐梅。得水气而生。入肾经,益肾补肝,明目兴阳,妇人多食能生子,其功不可尽述,根洗疥癞疮。
──务本卷一下


《药笼小品》覆盆子

甘酸温。
益肾补肝,固精缩小便。女子服之多孕。
小便不利忌。
淘净酒拌蒸。
此味贱药之金玉品也。


《玉楸药解》草部 >> 覆盆子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入足厥阴肝经。强阴起痿,缩溺敛精。
覆盆子补肝精血,壮阳宜子,黑发润颜,治小便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