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堂
  • 中医书籍
  • 中药材
  • 中药方剂
  • 作者: 朝代: 年份:
  • 自序
  • 祝序
  • 一·辨诊脉大法
  • 二·辨浮脉所统有十
  • 三·辨沉脉所统有五
  • 四·辨迟脉所统有五
  • 五·辨数脉所统有二
  • 六·辨滑脉所统有一
  • 七·辨涩脉
  • 八·辨肺大肠脉
  • 九·辨心小肠脉
  • 十·辨脾胃脉
  • 十一·辨肝胆脉
  • 十二·辨肾膀胱脉
  • 十三·辨心胞络三焦脉
  • 十四·辨人迎气口脉
  • 十五·辨男女脉异
  • 十六·辨老少脉异
  • 十七·辨肥瘦脉异
  • 十八·辨方宜脉
  • 十九·辨候胃气脉法
  • 二十·辨虚实子母
  • 二十一·辨有脉无脉
  • 二十二·辨脉不见
  • 二十三·辨脉无根
  • 二十四·辨内外宜细分
  • 二十五·辨表里不可执
  • 二十六·辨寒热有真假
  • 二十七·辨脉有亢制
  • 二十八·辨风食气脉
  • 二十九·辨关格脉
  • 三十·辨从脉不从症
  • 三十一·辨从症不从脉
  • 三十二·辨形气宜合脉
首页 > 中医书籍 > 《诊脉三十二辨》 > 七·辨涩脉

七·辨涩脉

涩.阴金也.如雨沾沙.如刀刮竹.往来极难曰涩.涩为气有余.气盈则血少.荣卫不相随.故脉来蹇滞.肺则宜此.病之所主.复中气结.内则血痹痛.外则中雾露毒.浮涩表恶寒.沉涩里燥涸.寸涩液不足.关涩血不足.尺涩精不足.必艰于嗣.又女人有孕.为胎痛不安.或胎漏.无胎为败血.

Copyright © 2025 闽ICP备18014328号 保安堂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