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书籍 > 《人体寄生虫学》 > 第四节 阴道毛滴虫

第四节 阴道毛滴虫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 Donne1837)是寄生在人体阴道及泌尿道的鞭毛虫,主要引起滴虫性阴道炎,是以性传播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全球性分布,人群感染较普遍。

形态

本虫生活史仅有滋养体期无包囊期。滋养体呈梨形或椭圆形,10~15µm宽,长可达30µm,无色透明,有折旋光性,具4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后鞭毛向后伸展与虫体波动膜外缘相连,波动膜位于虫体前1/2处,为虫体作旋转式运动的器官。胞核位于前端1/3处,为椭圆形泡状核,核的上缘有5颗排列成杯状的基体,由此发出鞭毛。轴柱纤细透明,纵贯虫体,自后端伸出使虫体呈梨形,因富于粘性,常可见附有上皮细胞或碎片等。胞质内有深染的颗粒,沿轴柱平行排列,现已证明为氢化酶体(hydrogenosome), 是该虫特有的酶系。虫体柔软多变,活动力强(图11-6)。

阴道毛滴虫

图11-6 阴道毛滴虫

生活史

阴道毛滴虫生活史简单,仅有滋养体期。虫体以纵二分裂法繁殖,以吞噬和吞饮摄取食物。虫体在外环境生活力较强,有一定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滋养体为本虫的感染期,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而传染。主要寄生在女性阴道,以阴道后穹窿多见,也可在尿道内发现;男性感染者一般寄生于尿道、前列腺,也可在睾丸、附睾或包皮下寄生。

致病

阴道毛滴虫的致病力随虫株及宿主生理状态而变化。正常情况下,健康妇女的阴道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而保持酸性(pH在3.8~4.4之间),可抑制虫体或其它细菌生长繁殖,这称为阴道的自净作用。如果泌尿生殖系统功能失调,如妊娠、月经后使阴道内pH接近中性,有利于滴虫和细菌生长。而滴虫寄生阴道时,消耗糖原,妨碍乳酸杆菌的酵解作用,影响了乳酸的浓度,从而使阴道的pH转变为中性或碱性,滴虫得以大量繁殖,更促进继发性细菌感染,加重炎症反应。

大多数虫株的致病力较低,许多妇女虽有阴道毛滴虫感染,但无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另一些虫株则可引起明显的阴道炎,患者阴道壁可见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脱落、白细胞浸润等病变,轻者阴道粘膜无异常发现。病人主诉阴部搔痒,白带增多。严重时外阴感到灼热刺痛,性交痛,甚至影响工作或睡眠。阴检时可见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带泡状,伴有臭味,也有呈乳白色的液状分泌物,当伴细菌感染时白带呈脓液状或粉红状。在滴虫侵犯尿道时可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症状,有时还可见血尿。男性感染者一般无症状而呈带虫状态,可招致配偶的连续重复感染。有时也相引起尿道前列腺炎,出现夜尿增多,局部压痛。据报导,在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呼吸道、眼结膜发现阴道毛滴虫,可能是在通过产道时而获得感染。有的学者认为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分泌物阻碍精子存活,因此有可能引起不孕症。也有认为子宫颈癌与阴道滴虫感染有关。

诊断

以取自阴道后穹窿的分泌物、尿液沉淀物或前列腺液中查见滋养体为确诊依据。常用的方法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或涂片染色法(瑞氏或姬氏液染色),镜检滋养体。也可用培养法,将分泌物加入肝浸液培养基内,37℃温箱内孵育48小时后镜检,检出率较高,可作为疑难病例的确诊及疗效评价的依据。

流行

阴道毛滴虫呈世界性分布,感染率各地不同,以女性20~4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平均感染率为28%。构成流行的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传染源: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或男性感染者。

传染途径:直接传播,主要通过性交传播。在性开放的国家里,男女双方都可感染,娼妓感染率高;间接传播,主要通过公共浴池、浴具、公用游泳衣裤、坐式厕所而感染,尤其在卫生设施差的单位,常通过浴厕引起流行。滋养体在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大,粘附在厕所板上的滋养体可生存30分钟,在潮湿的毛巾、衣裤中可存活23小时,40℃水中能活102小时,2~3℃水中可活65小时,普通肥皂水中活45~150分钟,因而在忽视卫生,文明较差的社会中易相互传染。

防治

发现无症状的带虫者及患者都应及时诊治以减少和控制传染源,尤其夫妇双方必须同时用药方能根治。常用的口服药物为甲硝咪唑(灭滴灵,metronidazole),局部可用滴维净。阴道保持酸性环境效果较好,可用1:5000高猛酸钾液冲洗阴道。改善公共设施,净化公共浴厕,如改盆浴为淋浴,坐厕改为蹲厕,注意个人卫生与经期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