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蒲桃
| 拼音 | Pú Táo |
| 别名 | 水蒲桃 |
| 来源 | 桃金娘科蒲桃Syzygium jambos (L.)Alston,以根皮、果入药。 |
| 生境分部 | 广西、台湾、福建、广东、云南。 |
| 化学成分 | 树皮含生物碱、鞣质。根皮含蒲桃素、油树脂、生物碱。 |
| 性味 | 甘、涩,平。 |
| 功能主治 | 凉血,收敛。主治腹泻,痢疾。外用治刀伤出血。 |
| 用法用量 | 果实0.5~1两,水煎服。外用鲜根皮捣烂外敷或根皮研粉撒敷。 |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本经逢原》:水果部 >> 蒲桃
俗名葡萄
甘寒无毒。
《本经》治筋骨湿痹,益气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可作酒。
发明 葡萄之性寒滑,食多令人泄泻。丹溪言,东南人食之多病热,西北人食之无恙,盖能下走渗道,西北人禀气浓,故有《本经》所主之功,无足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