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菰米

菰米

《中药大辞典》菰米

拼音 Gū Mǐ
别名 雁膳(《管子》),菰粱(《楚辞》),安胡(《七发》),蒋实(《楚辞》王逸注),茭米(孙炎),黑米(《杜工部集》),雕胡米(《本草图经》),雕菰(《纲目》),茭白子(《江苏植药志》)。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果实。9~10月,果实成熟后采取,搓去外皮,扬净,晒干。
生境分部 产江苏等地。
性状 干燥的果实,呈圆柱形,长1~1.5厘米,直径1~2毫米,两端渐尖,表面棕褐色,有1条因稃脉挤压而形成的沟纹,腹面从基部至中部有一条弧形的因胚体突出而形成的脊纹,脊纹二侧微凹下,长至0.6厘米。折断面灰白色,富有油质,质坚硬而脆。气微弱,味微甘。以子粒饱满、无蛀者为佳。
化学成分 颖果含蛋白质1.2%、脂肪油0.1%、碳水化物2.8%、灰分0.5%。
性味 ①《本草拾遗》:"性冷。"
②《纲目》:"甘,冷,无毒。"
归经 《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止渴。"
②《纲目》:"解烦热,调肠胃。"
③《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治心脏病等,或作利尿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菰米

拼音 Gū Mǐ
英文名 fruit of Fewflower Wildrice
别名 雁膳、菰粱、安胡、蒋实、茭米、黑米、雕胡米、雕菰、茭白子、菰实
出处 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菰狐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ania caduciflora (Turcz.) Hand.- Mazz.
采收和储藏:9-10月,果实成熟后采取,搓去外皮,扬净,晒干。
原形态 菰,多年生草本,常有根茎。秆直立,高90-180cm。叶鞘肥厚,长于节间,基部者常有横脉纹;叶舌膜质,略成三角形,长达15mm;叶片扁平而宽广,表面粗糙,背面较光滑,长30-100cm,宽10-20mm。圆锥花序大型,长30-60cm,分枝多簇生,开花时上举,结果时开展;雄小穗长0-15mm两侧多少压扁,常带紫色,常着生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繁荣昌盛的分枝上,脱节于小穗柄上,惟其柄较细弱;颖退化不见;外稃先端渐尖或有短尖头,并有5脉,厚纸质;花药6-9mm;雌小穗长15-25mm,外稃有芒长15-30mm,内稃与外稃同质,常均有3脉,为外稃所紧抱;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颖果圆柱形,长约10mm。花、果期秋季。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为湖沼水塘内的栽培作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
性状 干燥的果实,呈圆往形,长1-1.5cm,直径1-2mm,两端渐尖,表面棕褐色,有1条因稃脉挤压而形成的沟纹,腹面从基部至中部有一条弧形的因胚体突出而形成的脊纹,脊纹二侧微凹下。长至0.6cm。折断面灰白色,富有油质,质坚硬而脆。气微弱,味微甘。以子粒饱满、无蛀者为佳。
化学成分 颖果含蛋白质1.2% 、脂肪油0.1% 、碳水化物2.8% 、灰分0.5%。
药理作用 菰米对血压上繁荣昌盛有抑制倾向,对于中风(脑血管障碍)有中等程度预防作用。尚可改善补体效价,增强机体免疫力,使激素海化,促进糖代谢等,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菰米无论口服或皮下注射,都安全无毒。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除烦止渴;和胃理肠。主心烦;口渴;大便不通;小便不利;小儿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止渴。
2.《纲目》:解烦热,调肠胃。
3.《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治心脏病等,或作利尿剂。
摘录 《中华本草》

《本草从新》麻麦稻类 稷粟类 菽豆类 造酿类 >> 菰米

一名茭米.救荒.
甘冷.止渴.解烦热.调肠胃.可疗饥.


《本草分经》不循经络杂品 >> 菰米

甘冷,解热调肠胃救荒。


《本草撮要》五谷部 >> 菰米

味甘冷.入手足阳明经.功专止渴解烦热.调肠胃.可疗饥.一名茭米.


《药性切用》谷部(麻麦 稻稷 粟 菽 豆 造酿) >> 菰米

即交米。性味甘冷,止渴除烦。荒年亦可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