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伏龙肝

伏龙肝

《全国中草药汇编》伏龙肝

拼音 Fú Lónɡ Gān
别名 灶心土
来源 为久经草或木柴熏烧的灶心土
性状 为不规则的团块,大小不一。全体红褐色,表面有削砍的刀痕。质较硬,断面色稍深,常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
性味 辛,微温。
功能主治 温中和胃,止吐,止血,止泻。用于妊娠恶阻,胃寒呕吐,腹泻,便血,吐血,血崩,赤白带下,尿血,鼻衄,胎盘滞留,直肠出血。
用法用量 0.5~2两,水煎澄清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伏龙肝

拼音 Fú Lónɡ Gān
别名 灶中黄土(《金匮要略》),釜下土(《肘后方》),釜月下土(《补缺肘后方》),灶心土(《纲目》)。
出处 《雷公炮炙论》
来源 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在拆修柴火仕(或烧柴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得。
性状 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质较硬,但易砸碎,并有粉末脱落,断面细软,色稍深,常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以块大,色红褐,质细软者为佳。部分溶于水,加酸部分溶解,且有气泡发生,其酸溶液加5%亚铁氰化钾试液呈蓝绿色,且有蓝色沉淀生成。
化学成分 主要由硅酸、氧化铝及氧化铁所组成;此外,尚含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等。
药理作用 鸽灌服伏龙肝煎剂2克/公斤,每天两次,共4次后,对于静脉注射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主要为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并无明显改变。对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无效。
性味 辛,温。
①《别录》:"味辛,微温。"
②《药性论》:"味咸,无毒。"
归经 入脾、胃经。
①《本草求真》:"入肝、脾。"
②《本草便读》:"入脾、胃。"
功能主治 温中燥湿,止呕止血。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
①《别录》:"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②《日华子本草》:"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
③《本草蒙筌》:"辟除时疫,安眙。捣细,调水服之。"
④《纲目》:"治心痛狂癫。妊娠护胎,诸疮。"
⑤《本草备要》:"调中止血,去湿消肿。"
⑥《陆川本草》:"治小儿慢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布包),1~2两;或入散剂;或煎汤代水煎药。外用:研末调敷。
注意 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忌服。
①《本草经疏》;"阴虚吐血者不宜用。痈肿毒盛难消者,不得独用。"
②《本草从新》:"无湿勿用。"
复方 ①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为细末,米饮调下三、二钱许。(《百一选方》)
②治心痛冷热:伏龙肝末,煮水服方寸匕。若冷,以酒和服,瘥。(《救急方》)
③治吐血、泻血,心腹痛:多年垩壁土、地炉中土、伏龙肝。上等分,每服一块如拳大,水二碗,煎一碗,澄清服,白粥补之。(《普济方》伏龙散)
④治吐血、鼻血不止:伏龙肝半升。以新汲水一大升,淘取汁和蜜顿服。(《广利方》)
⑤治下血先便后血:甘草、干地黄、白肃、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金匮要略》黄土汤)
⑥治妇人血露:炒伏龙肝半两,蚕沙一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肚服二、三钱,以知为度。(《本草衍义》)
⑦治产后血气攻心痛,恶物不下:灶中心土研末,酒服二钱,泻出恶物效。(《救急方》)
⑧治小儿丹毒:多年灶下黄土末,和屋漏水傅之,新汲水亦可,鸡子白或油亦可,干即易。(《肘后方》)
⑨治小儿重舌:灶月下黄土末,苦酒和涂舌上。(《千金方》)
⑩治小儿脐疮,久不瘥:伏龙肝,细研末敷之。(《圣惠方》)
⑾治臁疮久烂:灶内黄土(年久者研细末)、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末等分。清油调,入油绢中贴之,勿动,纵痒,忍之良。(《济急仙方》)
⑿治聤耳:伏龙肝细研半两,以猪膏和拈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日再易,夜一易。(《圣济总录》)
⒀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千金翼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伏龙肝

拼音 Fú Lónɡ Gān
英文名 Furnace Soil
别名 灶中黄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灶中土、灶内黄土、灶心土
出处 1.出自《雷公炮炙论》(《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伏龙肝始载于《别录》,列为下品。
2.《本草经集注》曰:"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纲目》云:"独孤滔《丹书》言,伏龙肝取经十年灶下,掘深一尺,有色如紫瓷者是真,可缩贺,伏丹砂。盖亦不知猪肝之义,而用灶下土以为之也。"从以上各家对伏龙肝之基原、形色之记载考证,可知目前所用伏龙肝与古时相符。
来源 药材基源: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在拆修柴火灶(或烧柴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得。
生境分部 全国各地均产。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块状。橙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体轻,质较硬,用指甲可刻划成痕,断面细软,色稍深,显颗粒状,并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有吸湿性。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具蜂窝状小孔、质细软者为佳。
化学成分 主要由硅酸(H2SiO3)、氧化铝(Al2O3)及三氧化二铁(Fe2O3)所组成;还含有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氧化镁(MgO),氧化钙(CaO),磷酸钙[Ca3(PO4)2]等。
药理作用 1.止呕作用:本品内服后对胃肠的末梢神经有镇静、麻醉作用,能减少对胃肠粘膜的刺激,而达止呕作用。鸽灌服伏尤肝煎剂3g/kg,每天两次,共4次后,对于静脉注射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主要为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并无明显改变。对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无效。
2.本品外用撒布疮面能使血管收缩,分泌物减少,具收敛止血作用。鸽灌服伏龙肝煎剂3g/kg,每日2次,连服2天,对静注洋地黄酊所致呕吐可使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无改变。对去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则无效。
鉴别 (1)取本品粉末约1g,加稀盐酸10ml,即泡沸,生成大量气体,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检查碳酸盐)(2)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①取滤液1ml,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蓝色沉淀。(检查铁盐)②取滤液1ml,加氢氧化钠试液,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检查铝盐)
炮制 《雷公炮炙论》:"细研,以滑石水飞过两遍,令干用。"
性味 辛;温;无毒
归经 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 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布包煎汤,澄清代水用,60-12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注意 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忌服。1、《本草经疏》:阴虚吐血者不宜用。痈肿毒盛难消者,不得独用。2、《本草从新》:无湿勿用。出血、呕吐、泄泻属热证者禁服。
复方 1.黄土汤(《金匮要略》),主治下血,先便后血者。2.伏龙散(《普济方》),主治吐血,泻血,心腹痛。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2.《日华子本草》: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
3.《本草蒙筌》:辟除时疫,安胎。捣细,调水服之。
4.《纲目》:治心痛狂癫。妊娠护胎,诸疮。
5.《本草备要》:调中止血,去湿消肿。
6.《陆川本草》:治小儿慢惊。
7.《本草汇言》:伏龙肝,温脾渗湿,性燥而平,气温而和,味甘而敛,以藏为用者也。故善主血失所藏,如《金匮方》之疗先便后血;《别录》方之止妇人血崩,漏带赤白;《蜀本草》之治便血血痢,污秽久延;杂病方之定心胃卒痛,温汤调服七剂即定。他如藏寒下泄,脾胃因寒湿而致动血络,成一切失血诸疾,无用不宜尔。
8.《本草便读》: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
摘录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本草纲目》土部 >> 伏龙肝

「释名」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
「气味」辛、微湿、无毒。
「主治」
1、突然昏倒。用伏龙肝研末,一鸡蛋大的分量冲水服,引起呕吐。
2、中风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随意运动;或腹中痛满,时而晕绝)。用伏龙肝五升,加水八升,搅清后取上层饮之。
3、神智狂乱,不能识人。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4、小儿夜啼水止。用伏龙肝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量,共研为末,加蜜,做成绿豆大的丸子。每次服五丸,桃符汤送下。
5、舌头变硬,不能转动。用伏龙肝调牛蒡汁涂搽。
6、冷热心痛。用伏龙肝末一茶匙,是热痛则以热水湿烫后服,是冷痛则用酒冲服。
7、反胃。用陈年的伏龙肝,研末,米汤送下。每次服三钱。
8、突然咳嗽不止。用伏龙肝一分,加豆豉七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四十丸。
9、吐血,心腹疼痛。用伏龙肝与多年烟壁土等分。每次取五钱,加两碗开水煮,煮成一碗时,等澄清,饮上层清水,空心服。另吃些白粥补身体。
10、妇女血漏,淋漓不止。用伏龙肝半两,阿胶、炒蚕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次服两三钱,酒送下,直到病痊愈为止。
11、妇女赤白带,日久黄瘁。用伏龙肝、棕榈灰、屋梁上尘,等分,各炒到烟尽,共研为末,加龙脑、麝香各少许。每服三钱,湿酒或淡醋汤送下。患赤白带有一年之久者,照此法治疗,半月可愈。
12、产后血气攻心,恶物不下。用伏龙肝研末和酒服,每服二钱,泻出恶物即愈。
13、子死腹中,母气欲绝。用伏龙肝末三钱,水调服。
14、横生逆产。用伏龙肝末,酒调服,每服一钱。同时,用灶土搽母脐。
15、胞衣不下。用伏龙肝,加醋调成小团,塞入产妇脐中。内服甘草汤三四合。
16、食物中毒。用伏龙肝末,如鸡蛋大小,水冲服,吐出便愈。
17、冷气入腹,肿满难当,以及男子阴部突然肿痛等。用伏龙肝调鸡蛋白涂搽。
18、耳内流脓。用棉花裹伏龙肝末塞耳内,一天换三次。
19、小儿脐疮。用伏龙肝末敷上。
20、小儿丹毒。用陈年伏龙肝末和屋漏水(亦可用新汲水、鸡蛋白或油)调敷。药干即换。
21、小儿热疖。用伏龙肝末、生椒末等分,和醋调敷。
22、臁疮久烂。用陈年伏龙肝末、黄、黄丹、赤石脂、轻粉等分,调清油,敷布上,贴患处。如发痒,须忍住,数日可愈。
23、一切痈肿。用伏龙肝加蒜捣粒成泥(加鸡蛋黄亦可)贴患处。干了就换。


《雷公炮炙论》伏龙肝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灶下土。其伏龙肝,是十年以来,灶额内火气积,自结如赤色石,中黄,其形貌八棱。
凡修事,取得后,细研,以滑石水飞过两遍,令干,用熟绢裹,却,取子时,安于旧额内一伏时,重研了用。


《千金翼方》玉石部下品 >> 伏龙肝

味辛,微温。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瓦斯。


《本草经集注》玉石下品 >> 伏龙肝

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取捣筛合葫涂痈甚效。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并亦迂隐其名??九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二二页)


《新修本草》卷第五 >> 伏龙肝

味辛,微温。主妇人崩中,吐下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瓦斯。
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取捣筛合葫涂痈甚效。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并亦迂隐其名耳。今人又用广州盐碱屑,以疗漏血瘀血,亦是近月之土,兼得火烧义也。


《本草衍义》卷六 >> 伏龙肝

妇人血露,蚕沙一两,炒伏龙肝半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肚服二三钱,以知为度。本条中有东壁土,陈藏器云∶取其东壁土,久干也。今详之∶南壁土,亦向阳久干也,何不取?盖东壁常先得晓日烘炙。日者太阳真火,故治瘟疟。或曰∶何不取午盛之时南壁土,而取日初出东壁土者,何也?火生之时,其气壮。故《素问》云∶少火之气壮。
及其当午之时,则壮火之气衰,故不取,实用此义。或曰∶何以知日者太阳真火?以水精珠,或心凹铜鉴,向日射之,以艾承接其光聚处,火出,故知之。


《汤液本草》玉石部 >> 伏龙肝

气温,味辛。
《时习》云∶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
《衍义》云∶妇人恶露不止,蚕沙一两(炒),伏龙肝半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心服三二钱。以止为度。
《药性论》云∶单用亦可。咸。无毒。
《日华子》云∶热,微毒。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及小儿夜啼。一云∶治心痛及中风心烦。陶隐居云∶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


《本草备要》金石水土部 >> 伏龙肝

重,调中,止血,燥湿,消肿
辛温。调中止血、去湿消肿。治咳逆反胃,吐衄崩带,尿血遗精,肠风痈肿(醋调涂),脐疮(研敷)丹毒(腊月猪脂或鸡子白调敷),催生下胎(《博救方》子死腹中,水调三钱服,其土当儿头上戴出)。斧心多年黄土,一云灶额内火气,积久结成如石,外赤中黄。研细,水飞用。


《本草蒙筌》石部 >> 伏龙肝

味辛,气温。无毒。即灶中对釜底心黄土,取年深色变褐者为良。醋调或蒜捣泥,涂消痈肿毒瓦斯。和水敷脐勤换,辟除时疫安胎。疗中风不语心烦,止崩中吐血咳逆。并有捣细,调水服之。又有百草霜,名锅底墨。血部要剂,因黑胜红。慎勿涂疮,入肉如印。仍有灶突黑者,亦灶额上黑煤。曾载方书,总能止血。


《本草易读》诸土四百十五 >> 伏龙肝

即灶心红土也。
辛,温,无毒。
小儿重舌,醋合敷之。(验方第一。)
冷热心痛,热以水下,冷以酒下。(第二。)
产后血攻,恶露不行,酒下。(第三。)
横生逆产,酒下。(第四。)
小儿脐疮,末敷之。(第五。)
吐衄血,新汲水下。(第六。)
一切肿毒,鸡子清合敷,或同蒜合敷。(第七。)


《冯氏锦囊秘录》石部 >> 伏龙肝

得火土之气而成,味甘、辛兼咸,气温,无毒。古方治癫狂寐魇卒中邪恶者,以灶有神明可祛幽暗也。主崩中吐血者,以失血过多,中气必损,甘能补中,温能调和血脉也。消痈肿毒瓦斯者,辛散咸软之切也。催生下胞,及小儿夜啼者,取其神明之土,易祛阴滞之邪,复能镇重下堕也。铛墨即百草霜,乃釜月中墨也,烧杂草者,名百草霜。
甘性更良,《本经》无气味。观其所主,与伏龙肝相似。凡血遇黑即止,虫毒恶气得辛温即散,故《本经》主虫毒、中恶、吐血、血晕。以酒或水或醋,细研温服。亦涂金疮,生肌止血也。
伏龙肝,即灶中对釜底心之黄土,取十来年陈久色褐者良,醋调或蒜捣泥。涂消壅肿毒瓦斯。和水敷剂勤换,辟除时疫安胎,中风不语,心烦崩中吐血,咳逆去湿消肿。尿血遗精,肠风反胃,鼻衄带下,催生下胞,小儿夜啼,并用极细,调水服之。百草霜,血部要剂,因黑胜红。主虫毒中恶,血晕吐血,血痢便赤∶涂金疮,生肌止血,面疮勿涂,入肉如印。
主治(痘疹合参) 消痘痈肿,兼止吐泻。百草霜惟痘中赤痢,亦用入丸散。


《医学入门》治疮门 >> 伏龙肝

伏龙肝味气辛温,消痈散肿醋涂痕,止诸血下咳逆气,时疫胎产水调吞。
伏龙,灶神也。历家云∶伏龙日,忌作灶。《容斋随笔》云∶以猪肝和泥作灶。立名之意本于此。微毒。主消痈疽肿毒、发背乳痈、丹毒,鸡子黄或醋调涂之。腋臭,小儿脐疮,干末敷之。止咳逆上气,吐血衄血,肠风尿血,泄精及妇人崩带,有孕时疫热病令胎不安,水和涂脐中,内又服之。催生下衣,小儿夜啼,大人中风不语,心烦恍惚,手足不随或腹中痛满,冷水搅汁服之。雷公云∶是十年已来灶额内火气自然结积,如赤色石,中黄有八棱。凡使,火 、水飞两遍,令干。自陶隐居以为灶心土,其实雷之说有理,当从之。


《证类本草》伏龙肝

味辛,微温。主妇人崩中,吐下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瓦斯。
陶隐居云∶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取捣筛,合葫涂痈,甚效。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
并以迂隐其名尔。今人又用广州盐城屑,以疗漏血,瘀血,亦是近耳之土,兼得火烧之义也。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伏龙肝,单用亦可,味咸,无毒。末与醋调涂痈肿。萧炳云∶釜月中墨,一名釜脐上墨。陈藏器云∶灶中土及四交道土,合末以饮儿,辟夜啼。日华子云∶伏龙肝,热,微毒。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及小儿夜啼。
图经文具锻石条下。
雷公云∶凡使,勿误用灶下土。其伏龙肝,是十年以来灶额内火气积,自结如赤色石,中黄,其形貌八棱,取得后细研,以滑石水飞遇两遍,令干,用熟绢裹却,取子时安于旧额内一伏时,重研了用。圣惠方∶治小儿脐疮久不瘥,用伏龙肝敷之。外台秘要∶救急治心痛,冷热。伏龙肝末,煮水服方寸匕,若冷,以酒服,又方∶治痈肿。伏龙肝以蒜和作泥涂,用布上贴之,如干,则再易。千金方∶治风痱者,卒不能语,口噤,手足不遂而强直方∶伏龙肝五升,以水八升,和搅取汁饮之,能尽为善。又方∶治诸腋臭。伏龙肝烧作泥敷之,立瘥。
又方∶治鬼魇不悟,取伏龙肝末鼻中。又方∶治中风,心烦恍惚,或腹中痛满,或时绝而复苏者。取釜下土五升,捣末,以冷水八升和之,取汁尽服之。口已噤者,强开以筒灌之,使得下入,便愈,甚效。又方∶发背欲死方∶伏龙肝末,以酒调,浓敷其上,疮口干即易,不日平复。又方∶小儿卒重舌。釜下土,苦酒和涂舌下。又方∶灸疮痛肿,急痛。灶中黄土水煮,令热淋渫之,即良。千金翼∶治狂癫不识人。以水服伏龙肝方寸匕,日进三。肘后方∶治诸疽发背及乳房。釜下土捣取末,鸡子中黄和涂之,佳。简要济众∶治小儿丹毒从脐中起方∶伏龙肝是年深灶下黄土,研为末,以屋漏水和如糊,敷患处,干即再敷,以瘥为度,用新汲水调亦得。广利方治吐血,鼻衄不止。伏龙肝半升,以新汲水一大升淘取汁,和蜜顿服。伤寒类要∶妊娠熟病方∶以水调伏龙肝一鸡子许服之。又方∶妊娠遭时疫热病,令子不堕。灶下土,水和涂脐,干又涂之,以酒调亦妙。十全博救方∶治子死腹中,其母气欲绝,不出方∶伏龙肝三钱匕,以水调下,其土当儿头上戴出,甚妙。子母秘录∶小儿赤游,行于身上下,至心即死。伏龙肝末,和鸡子白涂,干即易。又方∶小儿尿灰疮。伏龙肝和鸡子白涂之。产宝∶治胞衣不出。取灶下土一寸,研碎,用好醋调令相得,纳于脐中。续取甘草汤三、四合服之,出。贾相公进过牛经,牛类、血者。取灶中黄土二两,酒一升,煎候冷灌之,立瘥。杨氏产乳∶疗患时行,令胎不损。伏龙肝末和水服,涂脐方寸,干即易。丹房镜源云∶伏龙肝或经十年者,灶下掘深一尺下,成片紫瓷者可用。伏砂缩贺,妙。贺者,锡也。
衍义曰∶伏龙肝,妇人血露,蚕砂一两炒,伏龙肝半两,阿胶一两,同为末,温酒调,空肚服二、三钱,以知为度。本条中有东壁土,陈藏器云∶取其东壁土,久干也。今详之∶南壁土日者太阳真火,故治瘟疟。或曰∶何不取午盛之时南壁土,而取日初出东壁土者,何也?火生之时,其气壮。故《素问》云∶少火之气壮。及其当午之时,则壮火之气衰,故不取,实用此义。或曰∶何以知日者太阳真火?以水精珠,或心凹铜鉴,向日射之,以艾承接其光向聚处,火出,故知之。


《本草求真》温散 >> 伏龙肝

(土)调中止血燥湿
伏龙肝(专入肝脾)。系灶心赤土。因其色赤如肝。故以肝名。味辛气温。无毒。按土为万物之母。在人脏腑。则以脾胃应之。故万物非土不生。人身五脏六腑非脾胃不养。是以土能补人脾胃。伏龙肝经火久熬。则土味之甘已转为辛。土气之和已转为温矣!凡人中气不运。则是气是血。靡不积聚为殃。是瘀是水。靡不蔓延作祟。书言咳逆反胃。肿胀脐疮可治者。以其得此补土燥湿之谓也!书言吐衄崩带。尿血遗精肠风可治者。以其失血过多。中气必损。得此微温调和血脉也。痈肿可消者。以其辛散软坚之意也。日华子取其能催生下胞者。以其而镇重下坠也。(博救方子死腹中。水调三钱服。)要之皆为调中止血燥湿之剂耳。研细水飞用。


《本草从新》火类 土类 >> 伏龙肝

重、调中止血、燥湿消肿.
辛温.调中止血.去湿消肿.治咳逆反胃,吐衄崩带,尿血遗精,肠风痈肿.(醋调涂.)
脐疮(研敷.)丹毒.(腊月猪脂或鸡子白调敷.)催生下胎.(子死腹中、水调三钱服.)功专去湿.无湿勿用.多年灶心黄土.(须用对釜脐下者.)


《医方考》脾胃门第二十八 >> 伏龙肝

伏龙肝者,灶中之土也。土性可以益脾,久于薪火,可以温中,脾胃虚弱者,药内宜加入之。


《得配本草》土部(九种) >> 伏龙肝

一名灶心土
苦、辛、温。调中燥湿,消肿止血。疗赤白带下,止尿血遗精。得黄芩、阿胶,治大便后血。得阿胶、蚕沙,治妇人血漏。得醋调,敷阴肿。得鸡子清调,涂丹毒。研水飞。


《本草便读》土类 >> 伏龙肝

味辛散逆以和中.治带疗崩.呕家圣药.质燥温脾而暖胃.敷痈解魇.远血良方.(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中品 >> 伏龙肝

味辛,微温。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瓦斯。《药性论》云∶亦可。咸,无毒。日华子云∶热,微毒。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胞及小儿夜啼。一云∶治心痛及中风心烦。陶隐居云∶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


《名医别录》卷第三 >> 伏龙肝

味辛,微温.主治妇人崩中,吐下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瓦斯.


《本草分经》不循经络杂品 >> 伏龙肝

多年灶心黄土对釜穴下者是也,辛温功专去湿,亦能调中止血消肿催生。


《本草撮要》水火土部 >> 伏龙肝

味辛温.调中止血.去湿消肿.治咳逆反胃.吐衄崩带.尿血遗精.醋调涂肠风痈肿.研末敷脐疮.腊月猪脂或鸡子白调敷丹毒.水调服催生下胎.即灶心黄土也.年久对釜脐下者良.无湿者勿服.(得生地黄芩白术阿胶炙草炮姜名黄土汤治妇人血崩及血衄诸血病得阿胶蚕砂治妇人血漏得附子黄芩阿胶治便后下血)


《外科全生集》诸药法制及药性 >> 伏龙肝

即灶心土,再烧红,研,水飞晒干,乳调,立疗汤火烂孔。


《药性切用》土部 >> 伏龙肝

即灶心黄土。性味辛温,假火土之气,调中止泻,去湿消肿,有益脾温土之功。


《药笼小品》伏龙肝

即对釜脐之土辛温调中,去湿消肿。
治久痢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