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白豆

白豆

《中药大辞典》白豆

拼音 Bái Dòu
别名 饭豆(《日用本草》),眉豆、白目豆、甘豆(《广州植物志》)。
出处 《孙真入食忌》
来源 为豆科植物饭豇豆种子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3出复叶,顶生小叶卵状菱形,两侧小叶斜卵形,先端短尖,边全缘或近全缘。总状花序腋生,具长柄;花间通常有垫状腺体;萼钟形,浅绿色,萼齿披针形,上面2萼齿常合生;花瓣大大地伸出萼外;雄蕊2束。荚果长7~15厘米,种子颜色不一。花期7~8月。果熟期9月。
生境分部 我国各省都有栽培。
性味 甘咸,平。
①《孙寡人食忌》:"味咸。"
②《嘉佑本草》:"平,无毒。"
③《品汇精要》;"味甘,性平,无毒。"
归经 入脾、肾经。
①《本草蒙筌》:"走肾经。"
②《本草求真》:"入肠、胃、肾。"
功能主治 调中益气,健脾益肾。
①《孙真人食忌》:"肾病宜食。"
②孟诜:"补五脏,调中,助十二经脉。"
③《日华子本草》:"豆,暖肠胃。叶,利五脏,下气。"
摘录 《中药大辞典》

《饮膳正要》米谷品 >> 白豆

味甘,平,无毒。调中,暖肠胃,助经脉。肾病宜食。


《食疗本草》卷下 >> 白豆

平,无毒。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调中,暖肠胃。叶∶利五脏,下气。嫩者可作菜食。生食之亦妙,可常食。〔嘉补〕


《证类本草》白豆

平,无毒。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调中,暖肠胃。叶,利五脏,下气。嫩者可作菜食,生食之亦佳,可常食。〔(新补) 见孟诜及日华子。〕孙真人食忌∶白豆,味咸。肾之谷,肾病宜食,煞鬼气。


《本草求真》白豆

(菽豆)通胃利肠活血及入肾以治鬼疰
白豆(专入肠胃肾)。即饭豆中小豆之白者也。(亦有土黄色者。豆大如绿豆而长。四五月种之。苗叶似赤小豆而略大。可食。)气味甘平无毒。按据书载肾病宜食。并补五脏。暖肠胃。益气和中。兼调经脉。盖缘凡物质大则气浮。质小则气沉。味甘则中守。味咸则肾入。白豆质小味甘。故既能以入肾而治鬼疰。入血调经。复入大肠与胃。而使中和气益也。然必假以炒热。则服始见有益。若使仅以生投。保无呕吐泄泻伤中之候乎!须细详之可耳。


《本草从新》麻麦稻类 稷粟类 菽豆类 造酿类 >> 白豆

一名饭豆.补调中.
甘平.补五脏.(思邈曰∶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暖肠胃,调中,助十二经脉.豆腐、见造酿类.叶、煮食.利五脏.下气.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三品 >> 白豆

平,无毒。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调中,暖肠胃。孙真人云∶宜肾,煞鬼气。


《本草分经》通行经络 >> 白豆

甘平,补五脏,暖肠胃,调中,助十二经脉,肾病宜食之。豆叶利五脏、下气。豆腐甘咸寒,清热散血,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


《本草撮要》五谷部 >> 白豆

味甘平.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补五脏.暖肠胃.调中.叶煮食.利五脏.下气.


《药性切用》谷部(麻麦 稻稷 粟 菽 豆 造酿) >> 白豆

一名饭豆。性味甘平,调中益胃,可作豆腐。叶汁∶下气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