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猪苓汤

猪苓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猪苓汤

功能主治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或下利,咳而呕,心烦不眠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猪苓汤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利水。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所致的发热,渴欲引水,或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先煮四味,取400毫升,去津,入阿胶烊消,分二次温服。
备注 方中以猪苓,茯苓渗湿利水为君;滑石,泽泻通利小便,泄热于下为臣,君臣相配,既能分捎水气,又可疏泄热邪,使水热不致互结;更以阿胶滋阴为佐,滋养内亏之阴液。诸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除。
摘录 《伤寒论》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六卷 >> 猪苓汤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少阴病下痢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注】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热又患亡阴。
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盖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
故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阳明,少阴之用猪苓,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


《删补名医方论》卷(六) >> 猪苓汤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去皮) 茯苓 阿胶 滑石 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集注】赵羽皇曰∶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表虚最忌亡阳,而里热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
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盖阴虚过于渗利,则津液反致耗竭。
方中阿胶质膏养阴而滋燥,滑石性滑去热而利水,佐以二苓之渗泻,既疏浊热而不留其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是利水而不伤阴之善剂也。故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阳明、少阴之用猪苓,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


《医述》伤寒方论 >> 猪苓汤

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盖伤寒在表,最患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家之津液也。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胶,养阴生新去淤,于肾中利水,即于肾中养阴;滑石甘滑而寒,于胃中去热,亦于胃家养阴;佐以二苓之淡渗者行之,既疏浊热,而不留其于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源清而流有不清者乎?顾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急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阳明、少阴之用猪苓者,以二经两关津液,特用阿胶、滑石以润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赵羽皇)


《妇人大全良方》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猪苓汤

治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猪苓 赤茯苓 泽泻 阿胶(炒) 滑石(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候胶消尽服。
孙兆竹茹汤(方见第六卷)、芦根汤(方见第六卷)、小柴胡汤、官局桔梗汤、竹叶石膏汤、香薷丸。(以上俱出《局方》。不复重录)


《医方考》伤寒门第二 >> 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各三钱) 阿胶(蚌粉炒,一钱)
伤寒少阴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伤寒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导其阳邪由溺而泄,则津液运化,而渴自愈也。又曰∶猪苓质枯,轻清之象也,能渗上焦之湿;茯苓味甘,中宫之性也,能渗中焦之湿,泽泻味咸,润下之性也,能渗下焦之湿;滑以存津液于决渎尔。


《伤寒寻源》猪苓汤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滑石(碎) 阿胶(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消.温服十合.日三服.
同属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之证.太阳从寒水化气.故宜五苓散.主桂枝白术之甘温.以宣阳而输精.阳明从燥土化气.故宜猪苓汤主滑石阿胶之凉降.以育阴而利水.但利小便.还宜相人之津液.若阳明汗出多而渴者.是津液已虚.便不宜重虚其津液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何以亦主猪苓汤.盖咳渴呕烦不得眠.得之下利之后.是阴津下迫.阳邪上逆.主猪苓汤育阴利水.正以少阴肾与太阳膀胱.一脏一腑.相为表里.急引少阴之邪.从府而解.则下利得止.而热去津回矣.


《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 >> 猪苓汤

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并治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滑石(研) 阿胶(各一两) 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化,温服七合,日三服。
猪苓汤内二苓全,泽泻阿胶滑石研。利水育阴兼泻热,(此即五苓散去桂、术,加阿胶育阴
苓散利水虽同,寒温迥别,惟明者知之。)溺秘心烦呕渴痊。(心烦为热,小便不利属湿,湿热郁蒸,则呕而口渴。)汗多胃燥非宜用,恐令亡津大便坚。(《伤寒论·阳明篇》云∶“汗多胃燥


《时方妙用》少阴方 >> 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各三钱)
水二杯.先煮四味.至一杯去滓.入胶煎服.


《医方论》利湿之剂 >> 猪苓汤

猪苓 泽泻 茯苓 滑石 阿胶各一两
五苓散治湿浊不化,故用术桂,以通阳而化浊;猪苓汤治阳邪入里,故用滑石、阿胶,以降热而存津。至于统治少阴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乃借泻膀胱以清肾脏,是活用之法,而非正治也。


《伤寒括要》阳明篇凡十方 >> 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此汤主之. 按浮字上应有不字.详见后释. 活人云.脉浮者.五苓散.脉沉者.猪苓汤.则知此汤论中.脉字下脱一不字也.按太阳篇内五苓散.乃猪苓泽泻茯苓三味中.加桂与白术也.阳明篇内猪苓汤.乃猪苓泽泻茯苓三味中.加阿胶滑石也.桂与白术.味甘辛为阳主外.阿胶滑石.味甘寒为阴主内.南阳之言.可谓不失仲景之旨矣.但竟以沉字易之.不若不浮为妥.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少阴肾脏热证方 >> 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少阴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下利为湿为风,烦渴咳呕失眠为燥。猪苓茯苓泽泻以去湿,滑石阿胶以润燥息风,而安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