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牛黄膏
| 炮制 |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八钱作二十圆,以金箔、银箔为衣。 | 
| 功能主治 | 
治惊化涎,凉膈镇心,祛邪热,止痰嗽。 | 
| 用法用量 | 
一岁儿每服如绿豆大,薄荷温水化下,量岁数临时加减服之,食后。 | 
| 摘录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牛黄膏
|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54克作20丸,以金箔、银箔为衣。 | 
| 功能主治 | 
凉膈镇心,化痰止嗽。治小儿痰热内蕴,神昏惊痫,咳喘痰多。 | 
| 用法用量 | 
每岁儿服1丸,食后用薄荷温水化下。 | 
| 备注 |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丸"。 | 
| 摘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牛黄膏
| 制法 | 
上药同研匀,蜜和为剂。 | 
| 功能主治 | 
清热镇惊,治小儿惊热。 | 
| 用法用量 | 
每次半皂子大,食后用薄荷汤温化下。 | 
| 摘录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牛黄膏
|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皂子大。 | 
| 功能主治 | 
开窍醒神。治妇人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者。 | 
| 用法用量 | 
新水化下。 | 
| 备注 |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牛黄丸"。 | 
| 摘录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 
 
 
治被惊斗睛诸症。
牛黄(五厘) 白附子(炮) 桂枝(去皮) 全蝎(去毒) 川芎藿香叶 白芷 辰砂(水飞各一分) 麝香(少许)
 
治惊化涎,凉膈镇心,祛邪热,止痰嗽。
蛤粉(研飞,二百两) 牙硝(枯研) 朱砂(研飞,各十两) 人参(二十五两) 雄 黄(研飞,七十五两) 龙脑(研,四两) 甘草(,五十两)金箔、银箔(各二百片,为衣) 牛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八钱作二十丸,以金箔、银箔为衣。一岁儿每服如绿豆大,薄荷温水化下,量岁数临时加减服之,食后。
 
治热及伤风疳热。
雄黄(研) 甘草末 川甜硝(各一分) 寒水石(生飞研一两) 脑子(一钱) 绿豆粉(半两)
上研匀,炼蜜和成膏,薄荷水化下,半皂子大,食后。
学海案∶“聚珍本”寒水石作一分,一作一两,有郁金末一钱,此与前牛黄膏小异。“聚珍本”作生黄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