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麦煎散

麦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麦煎散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
如初生孩儿感冒风泠,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麦煎散

别名 麦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五)。
制法 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除蒸敛汗。治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小麦50粒,煎至120毫升。食后、临卧时温服。
有虚汗,加麻黄根30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九引《太平圣惠方》

《虚损启微》麦煎散

鳖甲 干漆 大黄 生地 柴胡 赤苓 石膏 白术 甘草 小麦
思则火结心包,加常山以开其结。


《妇人大全良方》妇人骨蒸方论第二 >> 麦煎散

治少男、室女骨蒸,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赤茯苓 当归 干漆(生) 鳖甲(醋炙) 常山 大黄(煨) 北柴胡 白术 生干地黄 石膏(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小麦五十粒,煎至六分,食后临卧时温服。有虚汗,加麻黄根一两。苏东坡云∶此黄州吴判官方。疗骨蒸黄瘦,口臭肌热,盗汗极效。麦煎散甚多,此方吴君宝之如稀世之珍,其效可知。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 >> 麦煎散

治荣卫不调,夜多盗汗,四肢烦疼,饮食进退,肌瘦面黄。
秦艽(二两) 柴胡(去苗,二两) 大鳖甲(二两,醋煮三五十沸,净去裙 ,别用醋涂炙黄) 干漆(炒青烟尽) 人参 茯苓 干葛 川乌(炮去皮尖,各一两) 玄参(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先用小麦三七粒,煎汤一盏,去麦入药,煎七分,食后温服,或临卧服,如久患后,亦宜服此,以退其劳倦,调理经络。
桂枝汤 治伤风自汗。(方见伤风门)
却暑散 治伤暑自汗。(方见伤暑门)
防己黄 汤 治伤湿自汗。(方见风湿寒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小儿诸疾(附诸汤、诸香。外有治疗诸方,互见各类。) >> 麦煎散

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余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 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知母 地骨皮(拣净) 赤芍药 甘草(炙) 石膏 葶苈子 白茯苓(去皮) 杏仁 (去皮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如初生孩儿感冒风冷,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 一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医方考》盗汗门第四十三 >> 麦煎散

知母 石膏 人参 白茯苓 赤芍药 滑石 葶苈 杏仁 地骨皮 麻黄根 甘草
共为末,浮小麦煎汤调下二钱。
湿热内淫,肺病喘急,以致皮毛之气不充,令人盗汗,四肢烦疼,肌肉消瘦者,此方主之。
《内经》曰∶肺主皮毛。《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今肺以喘而虚,故皮毛之气不充,气不充,则腠理失肥,开阖失宜,而令盗汗。是方也,滑石、茯苓,可以泻湿;石膏、知母,可以消热;杏仁、葶苈,可以泻喘;人参、甘草,可以益肺。地骨皮、赤芍药,可以去热于里。麻黄根、浮小麦,可以止汗于表。


《扁鹊心书》麦煎散

治幼年心络为暑所伤,每至暑时,即畏热困倦减食。
知母 乌梅肉 地骨皮 柴胡(各二钱) 大麦(一撮)
上锉片成一剂,水煎温服缓下。


《苏沈良方》麦煎散

治少男室女骨蒸,妇人血风攻疰,四肢心胸烦壅。
鳖甲(醋炙) 大黄(湿纸裹煨熟) 常山 柴胡 赤茯苓 当归(酒浸一宿) 干生漆 白术
上为末,每服二钱,小麦五十粒,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卧时温服。有虚汗,加麻黄根一两,此《黄州吴判官方》。疗骨热,黄瘦口臭;肌热溢汗极效,麦煎散甚多,此方吴君宝之如希世之珍。其效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