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别名 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
功能主治 解表发汗,清热利湿。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用法用量 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 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
摘录 《伤寒论》

《此事难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身热不去,瘀热在里发黄,小便微利。
用法用量 每服1两,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临床应用 荨麻疹:陆某,男,27岁。患荨麻疹状若地图形,全身瘙痒甚剧,时愈时作,缠绵6年。近年来复发次数增多,影响工作及睡眠,身感微恶寒,脉细数,苔薄白,体温37℃,其它无特殊症状。处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僵蚕。服药1剂后,症状大减,服2剂而荨麻疹消失。为巩固疗效,原方继服2剂,至今未再复发。
摘录 《此事难知》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七卷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治伤寒表不解,瘀热在里发黄者。
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
一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一两 生梓白皮一升 连轺二两,右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则尽。
【注】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用麻黄汤以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湿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加连轺,梓皮以泻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同成表实发黄之效也。连轺即连翘根,无梓皮以茵陈代之。成无己曰:煎以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湿热也。


《删补名医方论》卷(七)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治伤寒表不解,瘀热在里发黄者。
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一两) 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一两) 生梓白皮(一升) 连轺(二两)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则尽。
【注】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用麻黄汤以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湿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加连轺、梓皮以泻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同成表实发黄之效也。连轺即连翘根,无梓皮以茵陈代之,成无己曰∶煎以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湿热也。


《伤寒寻源》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二两去节) 赤小豆(一升) 连轺(二两)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二两切)
生梓白皮(一升) 甘草(一两炙) 大枣(十二枚)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按瘀热在里.则伤寒之表邪.亦瘀而不行.内外合邪.因致发黄.治亦当内外并解.伤寒解外.仍不离麻黄杏仁甘草之成法.热瘀则不宜桂枝而改用连轺.以散在经之热.更用赤小豆梓白皮以清在里之热.而复以姜枣和之.以其发黄从伤寒而来.犹兼半表.亦麻黄汤之变制也.


《伤寒括要》阳明篇凡十方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 连轺 赤小豆 梓白皮 杏仁 大枣 生姜 甘草
瘀热在里.身必发黄. 按内经曰.湿土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正此方之谓也.又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不助湿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