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麻黄加术汤

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卷上麻黄加术汤

别名 麻黄白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治外感寒湿,恶寒发热,身体烦疼,无汗不渴,苔白腻,脉浮紧者。
用法用量 上五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50毫升,去滓,温服150毫升,覆被取微汗。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麻黄加术汤

别名 麻黄白术汤、麻黄白术散
功能主治 发汗。主风寒夹湿,留着肌表,身体烦疼。
用法用量 麻黄白术汤(《三因》卷五)、麻黄白术散(《袖珍》卷一)。
各家论述 1.《张氏医通》:用麻黄汤开发肌表,不得白术健运脾气,则湿热虽以汗泄,而水谷之气依然复为痰湿,流薄中外矣。然术必生用,若经炒焙,但有健脾之能而无祛湿之力矣。
2.《成方便读》:方中用麻黄汤祛风以发表,即以白术除湿而固里,且麻黄汤内有白术,则虽发汗而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即两味足以治病。况又有桂枝和营达卫,助麻黄以发表;杏仁疏肺降气,导白术以宣中;更加甘草协和表里,使行者行,守者守,并行不悖。
3.《古方新用》:方中以麻黄开汗孔以发汗,杏仁利气,甘草和中,桂枝从肌以达表。又恐大汗伤阴,寒去而湿不去,故加白术健脾生液以助除湿气,在发汗中又有缓汗之法。
摘录 《金匮》卷上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三卷 >> 麻黄加术汤

治湿家身烦疼。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七十个 白术(炒)四两,右五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集注】程知曰:此汤为湿家表散法也。身疼为湿,身烦为热。加白术于麻黄汤中,一以助其去湿,一以恐其过散,此治湿之正法也。发散方中加白术,又为张洁古,王好古二人开法门。


《删补名医方论》卷(三) >> 麻黄加术汤

治湿家身烦疼。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七十个) 白术(炒,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集注】程知曰∶此汤为湿家表散法也。身疼为湿,身烦为热。加白术于麻黄汤中,一以助其去湿,一以恐其过散,此治湿之正法也。发散方中加白术,又为张洁古、王好古二人开法门。


《退思集类方歌注》麻黄汤类 >> 麻黄加术汤

治湿家身烦疼。
麻黄汤原方加白术四两。
麻黄发汗之峻剂,监以桂草斯无弊。(麻黄开窍发汗,性最猛烈,故以桂枝监之,不使其大汗亡阳,甘草和之,不使其劫阴脱营,如驭马防其放逸耳。)麻黄入肺杏入心,发汗必通营与卫。(麻黄轻清入肺,杏仁重浊入心。仲景治太阳初病,必从心营肺卫立方也。)先煮麻黄取力专,(麻黄先煮,取其力专,不仅为去上沫已也。)不须啜粥恐留滞。(不须啜粥,恐留恋麻黄之性也。)减去大枣与生姜,恐碍杏麻升降制。(仲景发汗方中,每加姜、枣,此不用者,以生姜横散解肌,碍麻黄之上升,大枣缓中腻膈,碍杏仁之下降故耳。其精切又如此。)要知麻桂性辛温,仲景原为风寒制。无论伤寒与中风,卫实麻黄表虚桂。(麻黄汤治卫实,桂枝汤治表虚,在有汗无汗上分,不在风寒上分也。)后人妄用治温暑,无怪下咽人即毙。(麻黄、桂枝二方,原为冬月即病之正伤寒而设,后人误以之治温暑,无怪乎下咽即毙也。)伤寒初病在太阳,头项强痛此经系。(头项强痛,为太阳经的证。)发热恶寒无汗喘,脉浮而紧麻黄谛。(以上为麻黄汤的证要诀。麻黄治无汗,杏仁治喘,桂枝治恶寒,甘草和诸药,无一味不紧切,故谓“经方”。)寸关浮弱(表虚)尺迟微(里虚),误汗亡阳祸不细。
(若浮弱微,非麻、桂温通关节,宣发寒邪不效。虚者,同补气血药服。)冷风哮嗽还堪济。(冷风哮证,由风寒客于背俞,屡止屡作,用此散寒利肺最效。病哮喘,虽服麻黄而不作汗也。)《金匮》麻黄加术汤,湿家身体烦疼诣。(湿外盛者,阳必内郁,故烦疼也。)寒湿在表汗之宜,麻术相须功益济。(麻黄得术,自不至于过汗;术得麻黄,并可以行表里之湿。此治寒湿在表之正法也。)发散方中白术加,海藏神术(汤)从此例。(发散方中加白术,洁古谓之“开鬼门”。王海藏仿此意而制神术散,以代麻、桂,自云神妙。)安道辨论颇精明,(王安道着《医经溯洄集》,辨伤寒温热甚悉。)《活人》加减休拘泥。(朱肱《类证活人书》载夏至后用麻黄汤,须加知母、石膏、黄芩,后学多宗其说,亦见之不明,可见暑湿何可更用麻黄。)
此乃伤寒第一方,读书勿被书瞒蔽。(旭高按∶麻黄汤或谓专治伤寒,或谓通治杂病,只缘未识正旨也。若知明为寒伤营之主剂,非惟温暑不取用,即邪浅在卫,亦何至于误用。而凡寒邪在营者,何不以通用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外感痉湿暍疟 >> 麻黄加术汤

麻黄 四钱 杏仁 桂枝 炙甘草 各三钱 白术 四钱
治湿家身烦痛者。
湿郁经络,则生烦疼。麻黄汤发汗以去湿加白术补土气以去湿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