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六味汤
| 功能主治 | 
痢疾,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固结者。 | 
| 用法用量 | 
上切。以水7升,煮取2升4合,去滓,分温3服。服如人行10里久。1服此汤,当得快利,利中有恶物如鱼脑状,或如桃李,但异于常利,勿怪之。将息经3-4日,宜合高良姜等10味散服之。 | 
| 摘录 | 
《外台》卷二十五引《许仁则方》 | 
 
 
《百一》卷十一六味汤
| 功能主治 | 
脚气。 | 
| 用法用量 | 
上同煮3-5沸,淋脚膝,勿湿脚趾。 | 
| 摘录 | 
《百一》卷十一 | 
 
 
《喉科指掌》卷二六味汤
| 功能主治 | 
喉科七十二症。 | 
| 用法用量 | 
上为末,煎数滚去滓,温好,连连漱下,不可大口一气吃完。如煎不得法,服不得法,则难见效。倘要紧之时,用白滚水泡之亦可。 | 
| 摘录 | 
《喉科指掌》卷二 | 
 
 
《古方汇精》六味汤
| 功能主治 | 
痈疽,发背,疔疮,并治一切无名肿毒,未成者消,已成者溃。 | 
| 用法用量 | 
患在头面,加川芎5钱;手足,加桂枝5钱;中部,加杜仲5钱;下部,加牛膝5钱。上连引7味,依方称准,分量不可增减。善饮者,用黄酒2碗,煎1碗;不善饮者,酒1碗,水1碗煎服。 | 
| 摘录 | 
《古方汇精》 | 
 
 
《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经验良方》六味汤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男子惊滞疼痛,砂淋,或小便出血。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空心青盐沸汤调下。 | 
|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经验良方》 | 
 
 
《准绳·幼科》卷九引《婴孺方》六味汤
| 制法 | 
上切细。 | 
| 功能主治 | 
少小寒热进退,啼呼腹痛。 | 
| 用法用量 | 
以水3升,煮1升半,1岁儿2-3合,量与服之。 | 
| 摘录 | 
《准绳·幼科》卷九引《婴孺方》 | 
 
 
地黄(四两) 山茱萸 山药(各二两) 茯苓 丹皮(各一两) 泽泻(一两五钱)
水煎服。若破伤出血不止者,加麦冬、五味子各三钱。
 
淋脚膝六味汤,陆仲虚府判传。
本 荆芥 蛇床子 川椒 山茱萸 吴茱萸
上等分同煮三、五沸淋之,勿湿脚趾。
治香港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