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饮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羚羊角饮
| 制法 | 上八味,粗捣筛。 | 
| 功能主治 | 治血淋,小便出血,热结涩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9克,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羚羊角饮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呕血。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冷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羚羊角饮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产后腰痛,举动不得。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羚羊角饮
| 别名 | 羚羊角散 |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产后伤寒壮热,胸膈烦闷渴躁。 | 
| 用法用量 | 羚羊角散(《普济方》卷三五三)。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羚羊角饮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半产后心烦闷倦。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羚羊角饮
| 别名 | 羚羊角饮子、圆翳羚羊饮 |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圆翳内障。 | 
| 用法用量 | 羚羊角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圆翳羚羊饮(《金鉴》卷七十七)。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 
《圣济总录》卷一○八羚羊角饮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眼不见物。 |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每日2次。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 | 
《外台》卷十引《延年秘录》羚羊角饮
| 制法 | 上切。 | 
| 功能主治 | 肺热,胸背痛,时时干咳,不能食。 | 
| 用法用量 | 以水5升,煮取1升8合,去滓,分3次温服,每服如人行8-9里久更服。 | 
| 注意 | 禁生冷、蒜、面醋。 | 
| 摘录 | 《外台》卷十引《延年秘录》 | 
《圣济总录》卷十八羚羊角饮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大风癞。 |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每日早食后及夜卧各1服。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八 |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羚羊角饮
| 别名 | 羚羊角汤 |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青风内障。 | 
| 用法用量 | 羚羊角汤(《科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羚羊角饮
| 别名 | 犀角饮子 | 
|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分为八服,若高年或脏腑虚冷即分作十六服。 | 
| 功能主治 | 干湿脚气。 | 
| 用法用量 | 犀角饮子(《鸡峰》卷四)。 脚刺痛,加肉桂、附子、牛膝、羌活各1分;大便涩,加大黄、滑石末各2钱;筋脉拘急,加紫苏、牛膝各1分;脚转筋,加木瓜、牛膝各半两;攻作浮热,加麻黄、石膏各半两,微得开立愈;气攻心,加槟榔半两,木香1分。  | 
| 注意 | 忌湿面、炙煿、动风等毒物。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 
《圣济总录》卷一○三羚羊角饮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肝脏风毒上冲,眼赤肿痛难开,头额偏疼。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 |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羚羊角饮
| 制法 | 上为粗末。 | 
| 功能主治 | 肾气不足,客热内乘,小便难。 |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