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子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决明子丸
| 炮制 | 上为细末,入牛黄等三味,再研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治肝脏中风,攻及手足,缓弱无力,口眼歪斜,精神不定,行步艰难,并宜服之。 | 
| 用法用量 | 每服三五十丸,豆淋酒送下。不拘时服。 | 
| 摘录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治风热上冲眼目,或外受风邪,眼目疼痛,视物不明。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加至30丸,淡竹叶煎汤送下。 | 
| 摘录 |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 
《圣济总录》卷一○二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肝实,目生赤脉息肉,碜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以淡姜水送下,临卧再服。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 | 
《圣济总录》卷一○二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肝肾虚目黑暗,或见黑花飞蝇;及久患肤翳,遮覆瞳子。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温浆水送下,日2次。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 | 
《普济方》卷三八三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 
| 功能主治 | 小儿冷热无辜疳,或时惊热,或时夜啼,大便青黄,自汗头痛,头发作穗,四肢黄瘦,不多食物。 | 
|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食后以熟水送下。 | 
| 摘录 | 《普济方》卷三八三 | 
《圣济总录》卷一○六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目赤昏暗涩痛,心躁恍惚。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以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 | 
《圣济总录》卷一○二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肝肾气虚,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 
|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决明丸"。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 | 
《圣惠》卷三十三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明目,祛风除暗。主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三 |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末,入牛黄等匀分,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肝脏中风,攻手足,缓弱无力,口眼?斜,精神不定,行走艰难。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豆淋酒送下。 | 
|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 
《圣惠》卷三十三决明子丸
| 别名 | 决明丸 |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肝肾风虚攻上,眼见黑花不散。 | 
| 用法用量 | 决明丸(《圣济总录》卷一○九)。本方原名"决明子散",与剂型不符,据《医方类聚》卷六十六改。 |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三 | 
《圣济总录》卷一一○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肝肺热毒,气攻两眼,生疮赤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后以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一○ | 
《圣济总录》卷一○三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风毒冲目,虚热赤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临卧再服。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 | 
《圣济总录》卷一○五决明子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风毒眼赤痛久患,及虚热眼暗。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以米饮送下。加至30丸。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 | 
《圣济总录》卷一○七决明子丸
| 别名 | 决明丸 |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补肾养肝,清头明目。主风热上冲眼目,或外受风邪,眼胞红肿,目昏赤痛,瞳仁昏暗,翳障遮睛。 | 
| 用法用量 | 决明丸(《医统》卷六十一)。 | 
| 注意 | 忌食辛辣、发物。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