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丸
《银海精微》卷上金花丸
| 制法 |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治胬肉攀睛。 | 
|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茶下。 | 
| 摘录 | 《银海精微》卷上 | 
《回春》卷五金花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上焦一切火症,鼻红。 | 
|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临卧时白汤送下。 | 
| 摘录 | 《回春》卷五 | 
《保命集》卷中金花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另丸。 | 
| 功能主治 | 治风安脾。主肝盛于脾,脾胃虚弱,呕吐不下食,脉弦者。 | 
| 用法用量 | 每服从少至多,渐次服之,生姜汤送下。以吐止为度。 | 
| 摘录 | 《保命集》卷中 | 
《片玉痘疹》卷十三金花丸
| 别名 | 金华丸 | 
| 制法 | 上为丸。 | 
| 功能主治 | 麻疹身间壮热,余毒留连。 | 
| 用法用量 | 金华丸(《麻科活人》)。 | 
| 摘录 | 《片玉痘疹》卷十三 | 
《寿世保元》卷六金花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酒皶鼻红赤。 | 
| 用法用量 | 每服70-80丸,白温水送下。 | 
| 临床应用 | 酒皶鼻:一人酒皶鼻红赤,余用此方,晚服六味地黄丸全料加当归二两,苦参四两,空心服。不两月而愈。 | 
| 摘录 | 《寿世保元》卷六 | 
《准绳·类方》卷八金花丸
| 别名 | 栀子金花丸、金华丸 | 
| 制法 | 上为末,水为丸。 | 
| 功能主治 | 润肠泻热。主口疮。 | 
| 用法用量 | 栀子金花丸(《医方集解》)、金华丸(《麻科活人》卷二)。 | 
| 摘录 | 《准绳·类方》卷八 | 
《博济》卷一金花丸
| 别名 | 新添三黄丸 |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流湿润燥。主急热劳,烦躁,羸,面目痿黄,头痛目涩,多困少力。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 | 
| 用法用量 | 新添三黄丸(《宣明论》卷九)。 | 
| 摘录 | 《博济》卷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