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效散
《得效》卷十六经效散
| 制法 | 上锉散。 | 
| 功能主治 | 眼因撞刺生翳,疼痛无时,经久不安者,复被物撞之,兼为风热所攻,转加痛楚,昏暗不见。 | 
| 用法用量 | 每用3钱,水1盏煎,食后服,仍用磨翳膏点之。 | 
| 摘录 | 《得效》卷十六 | 
《普济方》卷三十八经效散
| 制法 | 黄者不好,须是黑者,内肉赤色,去皮毛,锉,焙干为末。 | 
| 功能主治 | 肠风酒痢下血,又鼠子痔出血,血痔。 | 
| 用法用量 | 黑狗脊,《本草》名贯仲,《图经》云:苗似狗脊,皮黑肉赤,又名作草鸡头是也。 | 
| 摘录 | 《普济方》卷三十八 |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经效散
| 制法 | 上加麝香1字,同前药研令匀。 | 
| 功能主治 | 肠风下血,久不愈。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米饮调下,1日3次。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 
《医略六书》卷三十经效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气虚下陷,痢久发渴,挟滞气而小腹作痛,寒热不止。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米饮煎,去滓温服。 | 
| 各家论述 | 方中人参扶元以补气之虚,黄耆补气以举气之陷,厚朴灰散滞气以止痛,煅龙骨涩虚脱以止痢,茯苓渗湿和脾气,麦冬生津、润燥渴,姜、枣调和营卫也。为散,米饮下,使元气内充,则阳不复陷,而滞气自化,津液上敷,何有痢久发渴,腹痛寒热之患哉? | 
| 摘录 | 《医略六书》卷三十 | 
《良朋汇集》卷五经效散
| 功能主治 | 偷针撞刺,昧目飞尘。 |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水煎服。 | 
| 摘录 | 《良朋汇集》卷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