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建中丸
| 制法 | 上药六味,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治脾胃不和,不能饮食。 | 
| 用法用量 | 空腹时用米饮送下30丸。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 
《圣济总录》卷九十建中丸
| 制法 | 上为末,以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补虚调胃。主虚劳脾胃冷弱,心腹痞满,不思饮食,四肢怠惰。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生姜、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 |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建中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 
| 功能主治 | 男子、妇人五种膈气及一切气,不思饮食。 | 
| 用法用量 | 每服2丸,温酒或生姜汤嚼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 
《瑞竹堂方》卷二建中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常服宽中,健脾养胃,育真固气。主脾胃气弱,冒犯风冷,腹痛肠鸣泄泻,手足冷,面色青白,下部虚寒,中满气短。 | 
| 用法用量 | 每服50-7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 
| 摘录 | 《瑞竹堂方》卷二 | 
《杨氏家藏方》卷六建中丸
| 别名 | 健中丸 | 
| 制法 | 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健脾温胃,去停寒,进饮食。主 | 
| 用法用量 | 健中丸(《普济方》卷二十五)。 | 
| 摘录 | 《杨氏家藏方》卷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