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姜附汤

姜附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姜附汤

功能主治 治中寒,四肢厥冷强直,失音,口噤吐沫。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姜附汤

炮制 右合匀。
功能主治 治伤寒已经转下,又曾发汗,内外俱虚,邪气未解,表证不见,身无大热,昼日烦躁,不得眠睡,夜即安静,不呕不渴,脉候沉微者,宜服之。
又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重订严氏济生方》姜附汤

制法 上哎咀。
功能主治 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僵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挟风不仁,加防风15克;兼湿肿满,加白术15克;筋脉挛急,加木瓜15克;肢节疼痛,加桂心15克。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朱氏集验方》卷四姜附汤

功能主治 脾虚腹胀,呕吐痰饮,食不进,或发寒热。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8分,空心服。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四

《千金》卷十八姜附汤

功能主治 痰冷癖气,胸满短气,呕沫头痛,饮食不消化;亦主卒风。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4服。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姜汁、附子二味,辟冷癖,其力倍专,乃干姜附子汤之变法。彼取温中,故用干姜,此取涤痰,故用姜汁,两不移易之定法。
摘录 《千金》卷十八

《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姜附汤

功能主治 阴寒暴下;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厥冷,语音不出。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圣济总录》卷七姜附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中风,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

《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姜附汤

功能主治 瘴毒阴候,发热或寒,烦躁,手足冷,鼻尖凉,身体疼重,舌上苔生,引饮烦渴,或自利呕逆,或汗出恶风。
用法用量 每个分作4份,每份用水1盏半,入炮黄耆、干姜2钱,切作片子同煎至8分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滓再煎。
摘录 《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姜附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脉痔有虫,时或痒痛,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赤水玄珠》卷二姜附汤

功能主治 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忽然晕倒,口吐涎沫,状如暗风,手足厥冷,或复烦躁;兼阴症伤寒,大便利而发热;及中脘虚寒,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四肢厥逆。
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作2次服。或虑此方太燥,即以附子理中汤相继服。
摘录 《赤水玄珠》卷二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姜附汤

功能主治 痘正出时,调护不慎而为风邪所袭,眼直视,牙关紧者。
用法用量 浓煎,灌下1-2酒杯。出微汗即愈。
摘录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辨证录》卷一姜附汤

功能主治 冬月伤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呕。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一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姜附汤

功能主治 腰脐寒痛,腰间如冰,得热则减,得寒则增,脉必紧。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不知医必要》卷三姜附汤

功能主治 暴泻不止,或大汗大喘,手足厥冷,气少不欲言语。
用法用量 水煎,候温急服。
欲呕者,加制半夏2钱。
摘录 《不知医必要》卷三

《外科枢要》卷四姜附汤

别名 参术姜附汤
功能主治 疮疡,真气亏损,或误行汗下,或脓血出多,失于补托,以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
用法用量 参术姜附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摘录 《外科枢要》卷四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姜附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巨阳中风,项背强,啬啬恶寒,汗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取汗,未汗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备急千金要方》痰饮第六 >> 姜附汤

治痰冷 气呕沫,胸满短气,头痛,饮食不消化方
生姜(八两) 附子(四两,生用四破)
上二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四服。亦主卒风。


《冯氏锦囊秘录》方脉寒门合参 >> 姜附汤

治中寒,昏不知人,身体强直逆冷,口噤不语,及脐腹疼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 每服三钱,水煎食前温服。如挟湿气虚,加参术。
术附汤
见湿门。
理中汤
见前儿科寒门。
参附汤
见中风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附中暑) >> 姜附汤

治伤寒已经转下,又曾发汗,内外俱虚,邪气未解,表证不见,身无大热,昼 不得眠睡,夜即安静,不呕不渴,脉候沉微者,宜服之。又治暴中风冷,久积痰水 痛,霍乱转筋,一切虚寒,并皆治之。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脐,细切,一枚) 上合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儒门事亲》寒门 >> 姜附汤

干姜(二两,另为粗末) 附子(一两,生用,去皮脐,细切)
上二味,搅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医学心悟》伤寒兼症 >> 姜附汤

温中回阳。
干姜(三钱) 熟附子(三钱)
水煎服。
香薷饮 (见伤暑)


《仁术便览》厥病 >> 姜附汤

治寒厥迷闷,四肢厥冷。
干姜(一两) 附子(一个,生去皮脐) 挟气功刺加木香(五分。) 挟风不仁加防风。挟湿加
上锉,正药每服三钱。加者另入三分之一。


《瘴疟指南》温中固下方 >> 姜附汤

治瘴病内弱发热.或寒热往来.痰逆呕吐.头痛身疼.或汗多烦躁.引饮或自利.小便赤兼主卒中风.
黑附子(大者要一两以上者一个炮去皮脐)
分作四服.每服加姜十片.煎温服.如欲冷者.候冷服之.不拘时.瘴病痰逆呕吐自利者.脾土无阳.虚寒也.汗多者.阳气外泄也.烦躁引饮小便赤者.阳气上浮.心肺焦熬而然也.头痛心疼者.虚寒外甚也.是方用附子之辛热以温脾.收外泄之阳气.佐以生姜又能发散外寒.候冷服之.则能导心肺之热下行.除下焦宿冷.以热攻热.为治重瘴之良方.大意先见附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