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桂心散
| 制法 | 
上药捣细罗为散。 | 
| 功能主治 |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治风邪走注疼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3克,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 | 
| 摘录 |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 |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外台》卷七桂心散
| 别名 | 
桂散 | 
| 功能主治 | 
猝心痛,及久心病发作有时节者。小儿心痛不止。 | 
| 用法用量 | 
桂散(《元和纪用经》)。《圣惠》本方用法:上为细散。每服半钱,以橘皮汤调下,不拘时候。 | 
| 注意 | 
忌生葱。 | 
| 摘录 |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外台》卷七 |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桂心散
| 功能主治 | 
猝心痛。膀胱冷气,往来冲心腹痛。 | 
| 用法用量 | 
酒2升半,煎取1升,分2次服。 | 
| 摘录 |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 
 
 
《外台》卷七引《肘后方》桂心散
| 制法 | 
上药治下筛。 | 
| 功能主治 | 
猝心腹胀满,又胸胁痛欲死。 | 
| 用法用量 | 
每服1匕,米汁送下。 | 
| 摘录 | 
《外台》卷七引《肘后方》 | 
 
 
《医部全录》卷二二八引《集验方》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风走注疼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医部全录》卷二二八引《集验方》 | 
 
 
《圣惠》卷七十八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伤寒,头目四肢俱疼,心胸烦热。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得汗出为效。 |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八 | 
 
 
《圣惠》卷四十八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细散。 | 
| 功能主治 | 
积聚,心腹疼痛,面无润泽,渐黄瘦。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生姜汤调下亦可。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八 | 
 
 
《圣惠》卷五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膈气,心胸中伏滞冷气,疼痛,饮食不下。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五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气噎极甚,咽喉胸膈壅塞不通。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五十一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饮癖。气分,心下坚硬如杯,水饮所作。 |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一 | 
 
 
《圣惠》卷五十一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悬饮。心腹痞满,水走肠间,两胁引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一 | 
 
 
《圣惠》卷五十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消渴。饮水伤冷太过,致脾气虚,腹胁胀满,不思饮食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三 |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瘿气,咽喉肿塞。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酸浆水调下。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 
 
 
《圣惠》卷七十七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妊娠,母因疾病,服不能安。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七 |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冷劳。脏腑虚弱,心腹胀满,四肢羸瘦,困乏无力,不思饮食。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空心陈米饮调下。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 
 
 
《圣惠》卷七十八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细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血气上攻于肺,虚喘。 |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八 | 
 
 
《圣惠》卷八十一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儿枕攻刺,腹肚疼痛不止。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一 | 
 
 
《圣惠》卷八十一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细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恶血未尽,心腹疼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一 | 
 
 
《圣惠》卷八十四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小儿伤寒,咳嗽吐逆,昼夜不息。 |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四 | 
 
 
《圣惠》卷八十九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小儿鼻衄,心闷。 |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钱,以冷水调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九 |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伤寒表热未除,数下之,遂夹热而利,利不止,腹痞满,表里不解者。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盏,煎6分,去滓温服。 | 
|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圣惠》卷九十二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 
| 功能主治 | 
狐疝伤损生(疒颓)。 | 
| 用法用量 | 
每服7丸,白酒送下,日3次。 | 
|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狐疝虽寒热不同一,皆属于肝经,故首推桂心通肝散经,白术安脾逐湿,地肤专利小便以泄湿热也。 | 
| 摘录 |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圣惠》卷九十二 | 
 
 
《圣惠》卷六十九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妇人中风,咽中气塞壅闷,口噤不语,肝厥不识人。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入淡竹沥1合,更煎1-2沸,拗开口温灌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九 | 
 
 
《圣惠》卷四十七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霍乱吐利,心烦转筋,腹胁胀满。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七 | 
 
 
《圣惠》卷二十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历节风,疼痛不可忍,肢节无力。 | 
| 用法用量 | 
方中自桂心以下六味药用量原缺。 | 
| 注意 | 
忌猪、鸡、犬肉,生冷,油腻。 |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三 | 
 
 
《圣惠》卷二十八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虚劳痰饮,呕吐涎沫。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八 | 
 
 
《圣惠》卷三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虚劳梦泄,甚者心下悸,腹里急,阴头寒,目眶痛,发落。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 | 
 
 
《圣惠》卷四十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九种心痛,多吐腹胀。 |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三 |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外台》卷九引《广济》桂心散
| 别名 | 
桂杏丸 |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温润肺气。主喉痹失音,咳嗽上气,咽燥嗽血。小儿喉痹。心中烦闷。伤风冷气不通。 | 
| 用法用量 | 
桂杏丸(《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 
| 注意 | 
忌生葱、油腻;疮痘声哑不可用。 | 
|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桂心导龙火,杏仁下结气,从治之法也。 | 
| 摘录 |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外台》卷九引《广济》 | 
 
 
《圣惠》卷四十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心悬急,懊憹痛,气闷,筑筑引两乳间或如锥刺。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三 | 
 
 
《圣惠》卷四十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寒气伤于胸膈,引腹胁疼痛拘急。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三 | 
 
 
《圣惠》卷四十四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猝腰痛,行立不得。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四 | 
 
 
《圣惠》卷二十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中风偏枯,手足不遂,筋脉拘急疼痛,腹胁不利。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三 | 
 
 
方出《圣惠》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二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咳嗽唾脓血,气短,不得眠卧。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加黑饴半两更煎,候饴消,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方出《圣惠》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二 | 
 
 
《圣惠》卷三十七桂心散
| 别名 | 
桂芎汤 |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脏气虚伤,大便下血,腹中疼痛。 | 
| 用法用量 | 
桂芎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桂心汤”。 |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七 | 
 
 
《圣济总录》卷一六○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血块攻筑,头目昏晕。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以炒生姜酒调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 |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蓐劳,日渐枯瘁,寒热往来,头疼体痛,口苦舌燥。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匕,用豮猪肝十10片炙熟,乘热拌和药末,旋嚼,温酒下,日3次。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全婴方》桂心散
| 制法 | 
上药不见火,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小儿吐血或便血。 | 
| 用法用量 | 
3岁半钱,藕汁同蜜半匙调下。 | 
| 摘录 | 
《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全婴方》 | 
 
 
《普济方》卷四十六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脑风头痛。 | 
| 用法用量 | 
每用1字,先含温水1口,即搐药于鼻中;偏头痛,随痛左右用之。 | 
| 摘录 | 
《普济方》卷四十六 | 
 
 
《普济方》卷三五一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细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两胁胀满。 | 
|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食前以热酒调下。 | 
|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五一 | 
 
 
《医统》卷八十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妇人交接辄痛出血。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空心酒调下。 | 
| 摘录 | 
《医统》卷八十三 | 
 
 
《医略六书》卷三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恶血冲心痛,脉紧涩滞者。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砂糖灰汤煎,去滓温服。 | 
| 各家论述 | 
产后恶血不下,上冲心膈,故心气窒塞,心痛不休焉。桂心温经通闭,开心气之窒塞;蒲黄破瘀下行,降恶血之冲逆;延胡活血以通经脉也。为散,砂糖汤煎,使瘀血消化,则新血自生,而恶血无不下,安有上冲心膈,心痛不已之患乎。 | 
| 摘录 | 
《医略六书》卷三十 | 
 
 
《仙拈集》卷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血崩不止。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空心米饮调下。 | 
| 摘录 | 
《仙拈集》卷三 | 
 
 
方出《千金》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桂心散
| 功能主治 | 
产后漏血不止。 |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 | 
|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此仿佛《金匮》土瓜根散之制。彼用土瓜根,此用栝楼根;彼用蛰虫,此用蛴螬;被用芍药,此用牡丹;彼用桂枝,此用桂心,香豉者,专散秽恶之气也。 | 
| 摘录 | 
方出《千金》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五二 | 
 
 
《圣惠》卷四十六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咳嗽声不出。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六 | 
 
 
《圣惠》卷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伤寒阳痉,经2-3日不愈,毒气攻五脏,心神烦躁,四肢疼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十 |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七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胃中客热,唇口干燥生疮。 | 
|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食前浆水送下,日2次。 | 
|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唇口干燥生疮,脾家湿热显着于外,又须伊尹三黄兼苓、枳、栝楼以清胃热,桂心热因热用,为三黄等药开导湿热,甘草以和寒热诸性,杏仁、薇根口疮之本药也。 | 
| 摘录 |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 
 
 
《医心方》卷十五引《令李方》桂心散
| 制法 | 
上药治下筛。 | 
| 功能主治 | 
痈肿。 | 
|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 | 
| 摘录 | 
《医心方》卷十五引《令李方》 | 
 
 
《圣惠》卷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肝脏风冷,转筋不止。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 
| 注意 | 
忌猪肉、毒鱼。 | 
| 摘录 | 
《圣惠》卷三 | 
 
 
《圣惠》卷四十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冷气攻心,腹痛多呕,不欲饮食。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三 | 
 
 
《圣惠》卷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伤寒、中风,脉浮,发热往来,汗出恶风,项强,鼻鸣,干呕。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温温频服。 | 
| 摘录 | 
《圣惠》卷十 | 
 
 
《圣惠》卷二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风邪入心,心痛连背,或上或下,腹满闷乱,神思不定,面色青黄。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 | 
 
 
《圣惠》卷十一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阴毒伤寒,项直脚冷,百节疼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不拘时候。汗出为度。 | 
| 摘录 | 
《圣惠》卷十一 | 
 
 
《圣惠》卷十一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伤寒食毒,腹胀气短,壅闷,不下食,四肢少力。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十一 | 
 
 
《圣惠》卷十一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伤寒发汗过多,其人以手扪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十一 | 
 
 
《圣惠》卷十三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细散。 | 
| 功能主治 | 
发表。主两感伤寒,头痛身热,心胸闷乱。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以生姜汤调下,频服,不拘时候。以汗出为度。 | 
| 摘录 | 
《圣惠》卷十三 | 
 
 
《圣惠》卷十九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风痛。咽喉作声,言语謇涩,心胸不利。 | 
| 用法用量 |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十九 | 
 
 
《圣惠》卷二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风入腹(疒丂)痛拘急。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 | 
 
 
《圣惠》卷六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肺脏外伤风寒,头目不利,多涕。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 
| 注意 | 
忌生冷、猪鱼、油腻。 | 
| 摘录 | 
《圣惠》卷六 | 
 
 
《圣惠》卷十四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伤寒后,虚羸黄瘦,五脏气乏。 |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5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 
|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 
 
 
《圣惠》卷二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猝中风,半身不遂,舌强难言。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 | 
 
 
《圣惠》卷十九桂心散
| 别名 | 
解语散、桂附汤、解语汤、资寿解语汤 |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中风舌强,失音不语,精神昏闷,半身不遂,口眼?斜,神气不清,一切风气并皆治之。 | 
| 用法用量 | 
解语散(《传家秘宝》卷中)、桂附汤(《圣济总录》卷五)、解语汤(《简易方》引《资寿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十)、资寿解语汤(《医方大成》卷一引《简易》)。 | 
| 摘录 | 
《圣惠》卷十九 | 
 
 
《圣惠》卷十七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热病3日,表犹未解,壮热,头目、四肢不利。 | 
|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薄荷2-7叶,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衣盖取汗,未汗再服。 | 
| 摘录 | 
《圣惠》卷十七 | 
 
 
《圣惠》卷十五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时气结胸,心下坚实满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十五 | 
 
 
《圣惠》卷十四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伤寒愈后劳复,头痛壮热,肢节烦疼。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 
 
 
《圣惠》卷十四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细散。 | 
| 功能主治 | 
伤寒后,腹胀气急,连腰脚疼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 | 
| 摘录 | 
《圣惠》卷十四 | 
 
 
《圣惠》卷二十桂心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贼风。心腹拘急,四肢疼痛,腹满欲死。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 | 
 
 
治妊娠母因疾病胎不能安,可下之。桂心散。
桂心 栝蒌 牛膝 瞿麦(各二两) 当归(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去滓服。
又方∶瞿麦 桂心(各一两) 牛膝(二两) 蟹爪(二合)
上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一钱服。
又方∶牛膝(一握)
上细捣,以无灰酒一大盏,煎取七分,温二服。
又方∶取七月七日法曲四两,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绵滤去滓,分温三服,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