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桂香丸
| 制法 | 
上药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治脏腑虚弱,风寒湿邪入侵,大便滑泄不禁。 | 
| 用法用量 | 
空腹时用米汤送下50丸。 | 
| 摘录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 
 
 
《重订严氏济生方》桂香丸
| 制法 | 
上药研为细末,饭丸如绿豆大。 | 
| 功能主治 | 
治过食杂果,腹胀气急。 | 
| 用法用量 | 
大人15丸,小儿7丸,不拘时候,熟水送下。未痊再服。 | 
| 摘录 | 
《重订严氏济生方》 | 
 
 
《医方类聚》卷一三○引《济生》桂香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饭为丸,如绿豆大。 | 
| 功能主治 | 
过食杂果,腹胀气急。不时泻利,腹中若有傀儡也。积聚、症瘕、痃癖。 | 
| 用法用量 | 
大人每服15丸,小儿每服7丸,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一三○引《济生》 | 
 
 
《直指》卷二十六桂香丸
| 制法 | 
上煮米醋,将乳香、没药为膏,余药末之,揉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月事不调,心腹刺痛,寒热间作。 | 
|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续断煎汤送下;有热,多加生槐花煎汤送下。 | 
| 摘录 | 
《直指》卷二十六 | 
 
 
《普济方》卷二○四引《卫生家宝方》桂香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气膈、食膈、忧膈、冷膈、热膈,痞塞不通,宿食不消,或霍乱,或心痛,或呕物,或泄泻,腹胁气胀,吞酸少食。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嚼破,空心温酒送下。 | 
| 摘录 | 
《普济方》卷二○四引《卫生家宝方》 | 
 
 
治脏腑虚,为风、湿、寒所搏,冷滑注下不禁。老人、虚人危笃,累效。
附子 肉豆蔻(并炮) 白茯苓(各一两) 桂心 木香(炮) 白姜(炮,各半两) 丁香(一分)
上为细末,米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饮下五十丸。
 
治脏腑虚,为风湿寒所搏,冷滑注下不禁,老人虚人危笃累效。
附子(炮去皮脐) 肉豆蔻(炮) 白茯苓(各一两) 桂心 白姜(炮) 木香(炮,各半两) 丁香(一分)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米汤下五十丸,空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