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桂苓甘露饮
| 炮制 | 
上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吐泻。皆治。 | 
| 用法用量 | 
每服三钱,入蜜些少,热汤冷水任调下。 | 
| 摘录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桂苓甘露饮
| 制法 | 
上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伏暑发渴、脉虚。湿热下痢,小便涩少,口渴脉洪大者。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白汤调下。 | 
| 摘录 | 
《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 | 
 
 
《医学启源》卷中桂苓甘露饮
| 别名 | 
桂苓甘露散 |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流湿润燥,宣通气液,解暑毒,兼利小水。主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 | 
| 用法用量 | 
桂苓甘露散(《御药院方》卷二)。 | 
| 摘录 | 
《医学启源》卷中 | 
 
 
《玉案》卷二桂苓甘露饮
| 功能主治 | 
伏暑,饮水过多,肚腹膨胀,霍乱吐泻。 | 
| 用法用量 | 
水煎,温服。 | 
| 摘录 | 
《玉案》卷二 | 
 
 
『主治』中暑受湿,引饮过多,头痛烦渴,温热便秘等。
『药物』石膏、寒水石、滑石、甘草、白术、云苓、猪苓、泽泻、肉桂。
『服法』煎服。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一两) 滑石(四两) 白术(炒) 猪苓(去皮) 桂心(炒,各五钱)石膏 寒水石(各二两)
夏月引饮过多,小便不利,湿热为患者,此方主之。
三石所以清六腑之热,五苓所以利三焦之湿。河间此方,诚治湿热之简捷者。张子和加人参、甘草,因其脉虚;干葛之加,解其暑渴;木香之加,化其湿气。
 
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
白茯苓(去皮) 白术(土炒) 猪苓(去皮) 滑石(研,各二两) 寒水石(研) 甘草(炙) 泽泻(各一两) 肉桂(去皮,五钱)
上为末,拌匀,每服二钱,热汤冷水任下,入蜜少许更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