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干姜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

《伤寒论》干姜附子汤

功能主治 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竭;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顿服。
摘录 《伤寒论》

《伤寒全生集》卷二干姜附子汤

功能主治 阴症发躁,及发汗或下之后,昼日不眠,夜安静,脉来沉细。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伤寒全生集》卷二

《千金》卷八干姜附子汤

功能主治 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斜。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姜附汤”。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下虽言心虚,而实少火气衰,不能代天宣化。故用干姜附子汤峻补命门之阳;兼桂心,助姜、附益火消阴;肾气有权,则麻黄得以振发表之力;心主血,芎?既能治风,又能和血。
摘录 《千金》卷八

《备急千金要方》贼风第三 >> 干姜附子汤

治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 邪斜方
干姜 附子(各八两) 桂心 麻黄(各四两) 川芎(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三日后服一剂。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八卷 >> 干姜附子汤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 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删补名医方论》卷(八) >> 干姜附子汤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 附子(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寒治法 >> 干姜附子汤

治中寒,卒然晕倒,或吐逆涎沫,状如暗风,手脚挛搐,口噤,四肢厥冷,或复燥热。
干姜(炮) 附子(炮去皮脐,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入肝,加木瓜;入肺,加桑白皮;入脾,加术;入心,加茯苓。随证加之。


《伤寒寻源》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
干姜附子汤主之.按下后则阴气盛而阳已虚.复发汗以散其阳.则虚阳扰乱.故昼日烦躁不得眠也.夜而安静.非吉兆也.止以入夜纯阴用事.而衰阳欲躁扰不能也.此法不用甘草.较四逆汤尤峻.取其直破阴霾.复还阳气.必审无呕渴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则烦躁的为虚阳扰乱之烦躁.乃可主以此方而不至误用也.
独阴自治于阴分.孤阳自扰于阳分.故用姜附助阳以配阴.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 干姜附子汤

治下后复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当与茯苓四逆汤参看,
干姜附子(汤)回阳剂,昼躁夜安阴亦亏。(按∶阳虚有二证∶有喜阳者,有畏阳者;大抵阴须知不
下后
附子
豫未


《瘴疟指南》温中固下方 >> 干姜附子汤

治瘴毒.阴虚发热.烦躁手足冷.鼻尖凉.身体重.舌苔黑.引饮烦渴.自利呕逆.汗出恶风.
大附子(一个,去皮脐分作四服) 干姜(二钱炮)
上水煎.欲饮水者.冷服之.瘴病烦渴引饮.
舌黑阳气上浮.心肺极热也.手足冷.鼻尖凉.吐利脾土无阳.虚寒也.身体重.寒气外盛也.汗出恶风.阳气外泄.不能卫皮毛也.姜附之辛热能温中祛外寒.而收外泄之阳气.冷冻饮料之以导心肺之热下行.而暖下焦上焦之热下行.中下二焦温暖.则寒热退.诸病息矣.


《伤寒括要》太阳篇七十三方 >> 干姜附子汤

干姜 附子
下后复汗.尽则烦躁.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症脉沉微.身无大热.下后复汗.阳气无热.外无表症.脉见沉微.则虚寒显着矣.身无大热者.但微热也.此无根虚火.游行于外.非姜附之辛温.何以复其阳乎.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荣卫坏入少阴肾脏方 >> 干姜附子汤

干姜 附子
汗下亡阳,阳虚则昼日烦躁,夜乃安静。大气之中,昼则阳出,夜则阳入,昼阳气少,夜阳气多,人身亦然,故昼烦躁,而夜安。干姜、附子以补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