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室女月水不通,脐下疼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空心、临卧温酒调下。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 
 
 
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药治下筛,纳鸡肠及肶胵中缝塞,蒸之令熟,晒干,合捣为散。 | 
| 功能主治 | 
膀胱寒,小便数,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 
| 用法用量 | 
以酒和方寸匕,日3服。 | 
|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方中赤、白石脂固脱,龙骨、牡蛎、桑螵蛸涩精,地黄、苁蓉滋髓,鸡肠、肫利水消积,川连专治便如泔汁也。 | 
| 摘录 | 
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 
 
 
《圣惠》卷四十六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肺伤咳嗽唾脓血,腹中有气,不欲饮食,恶风目暗,足胫酸寒。 | 
| 用法用量 | 
主治中“恶风”,原作“恶水”,据《普济方》改。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六 |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药治下筛。 | 
| 功能主治 | 
折骨断筋疼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 | 
|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盖筋伤则风乘虚藉,骨伤则湿乘虚藉,风湿相搏,则为热为肿,故以羌活祛风散热,苦参逐湿除肿,地黄滋血和伤,当归和血止痛也。 | 
| 摘录 |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 
 
 
《圣惠》卷七十五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妊娠从高坠下,腹痛下血,烦闷。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五 | 
 
 
《圣惠》卷七十六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预防小产。主妊娠曾伤五月胎。 | 
|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8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六 | 
 
 
《圣惠》卷七十五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妊娠胎动,心神烦闷,腹痛不止。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五 | 
 
 
《圣惠》卷三十六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耳中蝉鸣。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六 | 
 
 
《圣惠》卷六十七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为细散。 | 
| 功能主治 | 
从高坠下,伤损疼痛。 | 
| 用法用量 | 
以温酒调下1钱,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七 | 
 
 
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药治下筛。 | 
| 功能主治 | 
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 | 
| 用法用量 | 
每服方寸匕,食后酒送下,1日3次。 | 
|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此以肾气不能流布中外而腰痛身重,阴痿阳绝,故用地黄、牛膝、五味滋阴,苁蓉、巴戟、杜仲助阳,干姜、白术、甘草固本,麦冬、茯苓、车前治标,滋培气化以资通调之力。 | 
| 摘录 | 
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 
 
 
《圣惠》卷四十六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久咳嗽,唾脓血,四肢瘦弱。 | 
|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地黄散”。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六 | 
 
 
《圣惠》卷二十六干地黄散
| 别名 | 
地黄汤 | 
| 制法 | 
上为散。 | 
| 功能主治 | 
肾劳实热,胀满,四肢黑色,耳聋,多梦见大水,腰脊离解。 | 
| 用法用量 | 
地黄汤(《普济方》卷三十)。 |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六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干地黄散
| 制法 | 
上为粗散。 | 
| 功能主治 | 
产后余血不尽,结块上冲,心烦腹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以酒半盏,水半盏,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