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葵丸
《圣惠》卷二十八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虚劳积聚,胁下妨满,腹胀不能食,及腹中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 
| 注意 | 忌苋案、生冷、湿面。 | 
| 摘录 | 《圣惠》卷二十八 |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老小痃癖,不食,羸瘦。 | 
| 用法用量 | 本方去桔梗,加枳壳四分,名“当归防葵丸”(见《普济方》)。 | 
| 摘录 |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 |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防葵丸
| 制法 | 上药除研外,为末,入郁李仁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症癖气块,胁肋满,腹胀不能饮食,腹痛。 | 
| 用法用量 | 方中赤茯苓,原书卷七十三作赤芍药。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 
《圣惠》卷九十二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 
| 功能主治 | 小儿阴偏大,卵核坚硬。 | 
| 用法用量 | 3-4岁儿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早晨、晚后各1次。 | 
| 摘录 | 《圣惠》卷九十二 | 
《圣惠》卷八十八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 
| 功能主治 | 小儿痃气,不能下食,肌体瘦。 |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晚后再服。 |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八 | 
《圣惠》卷八十八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 
| 功能主治 | 小儿癖气,久不消散。 | 
|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以温酒送下,日2次。 |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八 | 
《圣惠》卷八十八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 
| 功能主治 | 小儿食症。 | 
| 用法用量 | 3岁儿,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2-3次。 |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八 | 
《圣惠》卷八十五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以糯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 
| 功能主治 | 小儿食痫,心胸痰滞,大小便常多秘涩。 | 
| 用法用量 | 每服2丸,以粥饮送下。 | 
|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五 | 
《圣惠》卷七十二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末,用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 
| 功能主治 | 妇人月水不通,结为症块,时攻心腹疼痛。 | 
| 用法用量 | 方中硇砂,《普济方》作硼砂。 | 
| 摘录 | 《圣惠》卷七十二 | 
《圣惠》卷四十九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癖气。 |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九 | 
方出《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九一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小儿冷癖痃癖气,不下食,羸瘦,时时肋下痛。 | 
| 用法用量 | 大小增减,以意量之,须饮服之,良。 | 
| 摘录 | 方出《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九一 | 
《圣惠》卷四十八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研人硼砂令匀,以米醋1升,煎令稠,下诺药末,慢火熬,入少蒸饼,和溶可丸,即丸如绿豆大。 | 
| 功能主治 | 积聚气成块。 | 
|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八 | 
《圣惠》卷三十一防葵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骨蒸痃癖。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煎橘皮汤送下。 | 
| 摘录 | 《圣惠》卷三十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