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赤茯苓丸

赤茯苓丸

方出《外台》卷十八引《近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赤茯苓丸

制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脚气上冲心,狂乱闷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腹清酒送下,日2次。渐加至20丸,以微通泄为度,利多减丸。其药皆须州土上好者,恶药服无益。
冬则去大黄,加牛膝;若体中虚弱,去大黄,加牛膝服亦得。
注意 忌海藻、松菜、酢物、生冷油腻、杂肉、热面、新炊饭,及陈臭难消之物。
摘录 方出《外台》卷十八引《近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四四

《御药院方》卷三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痰饮气痞,风眩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或风眩头痛,则食后荆芥汤下。
摘录 《御药院方》卷三

《圣惠》卷五十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五膈气滞,宿食不消,呕吐酸水,腹胀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医学发明》卷六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湿太过,四肢肿满,腹胀喘逆,气不宣通,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煎桑白皮汤送下。
摘录 《医学发明》卷六

《圣济总录》卷二十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肠痹。腹满喘争,小便不利,大便飧泄。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

《圣惠》卷四十六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喉中作呀呷声,痰粘咳嗽,胸膈短气,胁肋坚胀。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六

《医统》卷八十七赤茯苓丸

制法 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 小便赤浊。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磨沉香少许同煎,食前、临卧服。
摘录 《医统》卷八十七

《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支饮,心胸壅滞,喘息短气,皮肤如肿。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桑根皮汤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

《圣惠》卷八十四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冷热不调,肠胃滞结,壮热作时,两肋刺痛。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3次。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六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酒疸,心下坚而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六

《圣惠》卷五十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气膈,咽喉噎塞,心腹痞满,不下饮食,胸背俱闷。
用法用量 常含1丸,咽津,不拘时候。如患甚,即将1丸,以煎汤研破服亦得。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七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细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损,上焦痰滞,多唾稠浊,腹胁胀满,吃食微少。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姜、枣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

《圣惠》卷十三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心中坚硬,两胁胀满,欲成结胸。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赤茯苓丸

制法 上药前5味为细末,与郁李仁研匀,炼蜜和为剂,更于铁臼内酥杵令匀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患消渴,小便数,服止小便药多,渴犹不止,小便复涩,两肋连膀胱胀满闷急,心胸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煎木通、枣汤送下,至晚再服。渐加至50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赤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水气在皮肤浮肿,经水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桑白皮汤送下,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