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丸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丸
| 制法 | 上为末,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温疟发热,身背皆黄,小便不利。 |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常山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心疟、肺疟心惊。 | 
|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鸡鸣时空心酒送下;欲发时再服15丸。其日不得梳洗,发过方可饮食。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常山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 
| 功能主治 | 劳疟,积劳寒热。 | 
|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空腹米饮送下;未发前再服,渐加丸数。以愈为度。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常山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温疟。 | 
| 用法用量 | 每日未发前空腹以温酒送下20丸,渐加至30丸,日3次。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 
《外台》卷五引《近效方》常山丸
| 别名 | 桃仁常山丸、桃仁丸 | 
| 制法 | 上药各为末。先以豉和桃仁捣如泥,然后下常山末细搅,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瘴疟。 | 
| 用法用量 | 桃仁常山丸(原书同卷)、桃仁丸(《圣惠》卷五十二)。 | 
| 注意 | 忌生葱、生菜。 | 
| 摘录 | 《外台》卷五引《近效方》 | 
《外台》卷五引《广济方》常山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温疟。 | 
| 用法用量 | 空肚以温酒送下20-30丸,日3服,未发前服。不吐则利。 | 
| 注意 | 忌生葱、生菜、生血等物。 | 
| 摘录 | 《外台》卷五引《广济方》 | 
《外台》卷五引《延年秘录》常山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疟疾。 | 
| 用法用量 | 未发前粥饮服5丸讫,微吐后,须臾任食,至欲发更服10丸。 | 
| 注意 | 忌苋菜、生血物、生葱、生菜、油腻。 | 
| 摘录 | 《外台》卷五引《延年秘录》 |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外台》卷五常山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 | 
| 功能主治 | 瘴疟。 | 
| 用法用量 | 发前空腹服4丸,欲发更服3丸,饮下之。 | 
| 注意 | 服药后至过发时,勿吃食;勿杂食猪肉鱼肥腻及生冷生葱、生菜。 | 
| 摘录 |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外台》卷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