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室秘藏》卷中碧云散
| 制法 | 
上药研为极细末。 | 
| 功能主治 | 
主头痛。 | 
| 用法用量 | 
口中含水,将药搐于鼻内。 | 
| 摘录 | 
《兰室秘藏》卷中 |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碧云散
| 制法 | 
上药共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主头风日久,连及眉棱骨酸痛,眼皮跳动,渐起蓝云遮睛,多致损目。 | 
| 用法用量 | 
患者口含凉水,令人将药末吹人左右鼻孔内,取嚏为效。或以鼻嗅药,则效缓。 | 
| 摘录 |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碧云散
| 制法 | 
上研极细面,以瓶盛之,勿令泄气,分装2瓶。 | 
| 功能主治 | 
头痛脑酸,眵沮稠粘,及风痒鼻塞。 | 
| 摘录 |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普济方》卷三七○引《全婴方》碧云散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小儿急惊风;卒中,涎潮气粗,不省人事。 | 
| 用法用量 | 
每服1字,薄荷汤入酒少许同调下。良久先吐后利。 | 
|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七○引《全婴方》 | 
 
 
《魏氏家藏方》卷九碧云散
| 制法 | 
入巴豆在矾内,候矾干为度,细研,分作四服。 | 
| 功能主治 | 
喉闭。 | 
|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证治要诀类方》引作“碧雪散。” | 
| 摘录 | 
《魏氏家藏方》卷九 | 
 
 
《医学纲目》卷十三碧云散
| 制法 | 
将当归、麻黄为粗末,炒黑色,入乳、麝,研极细。 | 
| 功能主治 | 
目外障。 | 
| 用法用量 | 
噙化,搐入鼻中。 | 
| 摘录 | 
《医学纲目》卷十三 | 
 
 
《保婴撮要》卷四碧云散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小儿浑身壮热,夜啼。 | 
| 用法用量 | 
每服1字,用薄荷汤入蜜调服。 | 
| 摘录 | 
《保婴撮要》卷四 | 
 
 
《玉案》卷六碧云散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蛀筋疳。 | 
| 用法用量 | 
先用杏仁煎汤洗,后以此散搽患处。 | 
| 摘录 | 
《玉案》卷六 | 
 
 
《外科大成》卷四碧云散
| 制法 | 
共为细末,罐收。 | 
| 功能主治 | 
杨梅疮。已服药至根脚不红,疮势已退者。 | 
| 用法用量 | 
湿疮干掺;干疮用公猪胆汁调点,1日1次,3日自干而愈。 | 
| 摘录 | 
《外科大成》卷四 | 
 
 
《宣明论》卷十四碧云散
| 制法 | 
上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小儿惊风有涎。 | 
| 用法用量 | 
每服1字,薄荷汤送下;中风,浆水送下;如吐多不定,煎葱白汤送下。 | 
| 摘录 | 
《宣明论》卷十四 |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碧云散
| 制法 | 
上为细粉,每1两细粉兑冰片5分,研细混和均匀,装瓶重4分。 | 
| 功能主治 | 
通关散风。主风热上攻,头痛目眩,眼睛红赤风痒。 | 
| 用法用量 | 
用少许,嗅入鼻内。 | 
| 摘录 |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疫喉浅论》卷下碧云散
| 制法 | 
上为极细末。 | 
| 功能主治 | 
疫喉腐烂甚,红紫痛甚者。 | 
| 用法用量 | 
吹患处。 | 
| 摘录 | 
《疫喉浅论》卷下 | 
 
 
《慈幼新书》卷六碧云散
| 制法 | 
上为极细末。 | 
| 功能主治 | 
痘风眼。 | 
| 用法用量 | 
用蜜调粘入钟子内,以柏木板1小块,艾1小丸,安放板上烧烟,将钟子内药,向烟熏之,俟烟尽,再取井水滴数点,入药调匀。用新笔缓缓蘸抹眼皮红处数次,勿见风。 | 
| 摘录 | 
《慈幼新书》卷六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碧云散
| 制法 | 
共为细面。 | 
| 功能主治 | 
散风清热。主风热上攻引起的头痛目眩,鼻塞声重,眼红眵粘,眼睑肿胀,羞明发涩。 | 
| 用法用量 | 
《中药制剂手册》本方用法:冰片、青黛,各另研,鹅不食草等四味,共为细粉,混合。每用少许,搐入鼻内。 | 
| 摘录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 
 
 
《外科大成》卷四碧云散
| 制法 | 
上为末。 | 
| 功能主治 | 
杨梅疮,已服药至根脚不红,疮势已退者。 | 
| 用法用量 | 
猪胆汁调搽。 | 
| 摘录 | 
《外科大成》卷四 |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碧云散
| 制法 | 
上研细末,过重罗。 | 
| 功能主治 | 
上焦风热久蕴,鼻孔燥痛,觉有气味,或见涕有黑丝。 | 
| 用法用量 | 
闻鼻少许。 | 
| 摘录 |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金鉴》卷六十三碧云散
| 制法 | 
上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头风,眉棱酸痛。脑漏,常流浊涕。 | 
| 用法用量 | 
患者口噙凉水,令人以芦筒吹入左右鼻孔内,取嚏为效;或每用少许,鼻常吸之,其效缓。 | 
| 摘录 | 
《金鉴》卷六十三 | 
 
 
治小儿惊风有涎。
胆矾(半两) 铜青(一分) 粉霜(一钱) 轻粉(一分)
上研为细末。每服一字,薄荷汤调下用之,如中风用浆水调服。
 
治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诸症。
鹅不食草(晒干)二钱  青黛  川芎各一钱
上为细末,噙水一口,每以米汁搐入鼻中,泪出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