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解散
| 炮制 | 
上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痿黄,怠惰少力,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 
| 用法用量 | 
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葱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八解散
| 制法 | 
上药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萎黄,怠情少力;或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 
| 用法用量 |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葱白3寸,同煎至100升,温服。不拘时侯。 | 
| 摘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 
 
 
《杨氏家藏方》卷三八解散
| 功能主治 | 
解利。主伤寒头痛发热,浑身拘急,四肢疼痛者。 | 
|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枚,淡豆豉30粒,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并进3服。汗出即愈。 | 
| 摘录 | 
《杨氏家藏方》卷三 | 
 
 
《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八解散
| 制法 | 
上为细末。 | 
| 功能主治 | 
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痿黄,怠情少力,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水1盏,生姜3片,枣子1枚,葱白3寸,同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 
| 摘录 | 
《局方》卷二,(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 
 
 
治四时伤寒头疼,体热恶风多汗,呕吐恶心,咳嗽喘满痞闷。
人参 茯苓 甘草 陈皮 藿香 白术 浓朴(姜制) 半夏(各一两) 每服五钱,生姜、葱、枣,水煎服。
 
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节酸疼,饮食无味,四 行步喘乏,面色痿黄,怠惰少力,咳嗽寒热,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呕逆恶心。
人参 茯苓 甘草(炙) 陈皮(去白) 白朮 藿香(去土,各一两) 浓朴(去粗 皮,锉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葱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