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卷二九九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豆大,蛤粉为衣。 | 
| 功能主治 | 
一切口内诸疮。 | 
| 用法用量 | 
咽喉中有一切痰痛,用清水半盏,放药在内,用竹箸搅动出,细呷之。 | 
| 摘录 | 
《普济方》卷二九九 |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 
| 功能主治 | 
小儿吐泻不定,滑泄注水,小便少。 | 
| 用法用量 | 
3岁服30丸,米饮送下。 | 
| 摘录 |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 
 
 
《解围元薮》卷三白龙丸
| 别名 | 
辅龙丹 | 
| 制法 | 
上为末,酒糊为丸。 | 
| 功能主治 | 
风湿,腰胯以上至肩背大痛,肘膊僵软,匙箸难举,伛偻脊高。 | 
| 用法用量 | 
每服40丸,或酒或荆芥汤送下,服至4两除根。外以石楠叶煎汤洗沃。 | 
| 摘录 | 
《解围元薮》卷三 | 
 
 
《医学纲目》卷二十六引丹溪方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 | 
| 功能主治 | 
酒积有痰。 | 
| 用法用量 | 
口服。 | 
| 摘录 | 
《医学纲目》卷二十六引丹溪方 | 
 
 
《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白龙丸
| 制法 | 
用酒或醅糊为丸,如弹子大。 | 
| 功能主治 | 
伤寒。 | 
| 用法用量 | 
如用时,将药火内烧通红,放于碗内,急用热酒两盏,倾在内,其药自化,趁药热即服用。被盖之,汗出即愈。 | 
| 摘录 | 
《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 |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散,研和令匀,用糯米拣择净煮粥研烂,旋旋入药和匀,杵为剂,丸如大鸡头子大,微干上衣。 | 
| 功能主治 | 
头风,并诸般风疾。 |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空心,夜卧用煨葱暖酒嚼下。如中急风,用2丸,薄荷自然汁半盏,酒半盏,磨化灌下,衣被盖出汗;妇人血风,当归酒送下,伤寒头痛,葱酒送下;常服,茶、酒任下;小儿急慢惊风,量大小,金银汤磨下。 | 
|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白龙丸
| 制法 | 
上同和捣匀,为丸如麻子大。 | 
| 功能主治 | 
大人小儿,上喘咳嗽,呀呷有声,痰涎痞闷。 | 
|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小儿1-2丸,甘草汤送下。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 
 
 
《扁鹊心书·神方》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弹子大,石膏为衣。 | 
| 功能主治 | 
风邪,言语不遂,面如虫行,手足麻木,头旋眼晕,及伤风伤寒,头痛拘急,小儿急慢惊风,大人风抽失音。 | 
| 用法用量 | 
每服大人1丸,小儿半丸,茶清送下;若治伤寒,姜、葱汤送下,出汗。 | 
| 摘录 | 
《扁鹊心书·神方》 | 
 
 
《局方》卷一(绍兴续添方)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用药4两,加石膏末1斤(系煅了者),水搜为丸,每两8丸。 | 
| 功能主治 | 
男子、妇人一切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偏正头疼,鼻塞脑闷,及伤寒头风,酒渣鼻。 | 
| 用法用量 | 
《丹溪心法》治酒渣鼻,以白龙丸末,逐日洗面,如澡豆法,更罨少时,方以汤洗去,食后常服龙虎丹1贴。 | 
| 摘录 | 
《局方》卷一(绍兴续添方) | 
 
 
《百一》卷十九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芥子大。 | 
| 功能主治 | 
小儿泻清水不止,婴孩乳食不消,泻不止。 | 
| 用法用量 | 
每服30-50丸,紫苏。木瓜汤送下,日3次。 | 
| 摘录 | 
《百一》卷十九 | 
 
 
《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博济》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用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 
| 功能主治 | 
首风,每发头痛难忍。 | 
| 用法用量 | 
每服3-5丸,空心、食前薄荷温酒茶送下。 | 
| 摘录 | 
《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博济》 | 
 
 
《古今医鉴》卷八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固精壮阳。主虚劳肾损,梦中遗精,白淫滑泄,盗汗。 | 
| 用法用量 | 
每服30-50丸,空心盐汤或酒送下。 | 
| 摘录 | 
《古今医鉴》卷八 | 
 
 
《饲鹤亭集方》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末,鸡子清为丸。 | 
| 功能主治 | 
湿热下注,淋浊初起,小便涩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开水送下。此丸不宜久服。 | 
| 摘录 | 
《饲鹤亭集方》 | 
 
 
《中国医学大辞典》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酒泛为丸,滑石6两为衣。 | 
| 功能主治 | 
湿热下注,淋浊初起,小便涩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熟汤送下,不宜多服。 | 
| 摘录 | 
《中国医学大辞典》 |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白龙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鹅梨汁为丸,每两作10丸,别用水石粉为衣,阴干。 | 
| 功能主治 | 
男子妇人,卒暴中风,口眼?斜,神昏涎堵,筋脉拘急,肢体顽痹,头目旋运,呕逆恶心,皮肤瘙痒,偏正头疼,暗风倒仆,男子肾风,妇人血风,伤风咳嗽,声重,鼻渊,小儿慢惊,吐泻霍乱,手足厥冷,湿风痓病,瘈疭潮搐,昏乱不省,一切诸风。 | 
|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食后细嚼,茶、酒任下,1日2次。嗽,含化;伤风,葱白酒送下;小儿,薄荷酒送下。难衣,用绿豆粉飞过,与水石粉同匀衣之妙。 | 
|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施圆端效方》 | 
 
 
治男子、妇人一切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偏正头疼,鼻塞脑闷,大解伤寒,治头风。
本(去土) 细辛 白芷 川芎 甘草
上为细末,各等分,用药四两,入石膏末一斤,系 了者,水搜为丸,每两八粒。薄荷茶嚼下,每服一粒,食后服。风 牙,一粒分作三服,干揩后用盐汤漱之,更用葱茶嚼下。
 
治风邪言语不遂等证,面如虫行,手足麻木,头旋眼晕及伤风、伤寒,头痛拘急,小儿急慢惊风,大人风搐失音,并皆治之。
天南星(四两,以生姜四两同捣成饼) 川乌 甘草 本 甘松 白芷 桂心(各二两) 海桐皮(一两) 石膏(二两, 研极细)
以前八味共为末,糯米糊丸弹子大,石膏为衣,茶清下,大人一丸,小儿半丸。若治伤寒,姜葱汤下,出汗。
 
治小儿泻清水不止白龙丸。
白石脂(一分,只白 好者亦得) 白龙骨(一分)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芥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至五十丸,紫苏、木瓜汤下,日进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