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白蔹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 | 
|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下。 | 
| 摘录 | 《重订严氏济生方》 | 
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济生》卷六白蔹丸
| 制法 | 上为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妇人漏下白色不绝,室女冲任虚寒。 | 
| 用法用量 | 《济生》本方用法: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温酒送下。 | 
| 各家论述 | 《医略六书》:鹿茸扶阳御寒,以壮督脉;狗脊补肾填精,以益肾元;白蔹专祛久遏之湿热,以清经脉也;醋煮艾汁丸之,温酒下,使湿热顿化,则寒郁自解,而督肾内充,带脉无不完复,何白带之淫溢不已哉! | 
| 摘录 | 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济生》卷六 | 
《圣惠》卷六十六白蔹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瘰疬结肿有头,脓水不止。 | 
|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粥饮送下。 | 
| 摘录 | 《圣惠》卷六十六 | 
《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白蔹丸
| 制法 |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 
| 功能主治 | 三虫。男子病大腹面黄,欲食肉;或胁下有积大如杯,小腹亦坚,伏痛上下移,呕逆喜唾,心下常痛。 | 
| 用法用量 | 旦以浆水服1剂。日中乃食,立下。服此药下赤虫如笋茎者1尺所,有头目100余枚,病愈。 | 
| 注意 | 宿勿食;妊身妇人不得服之。 | 
| 临床应用 | 虫证:九江谢丘病胁下有积,大如杯,小腹亦坚,伏痛上下移,呕逆喜唾,心下常痛,欲食肉,服此药下虫无头足,赤身,有口尾二百余枚得愈;九江陈昉病大腹烦满,常欲食生菜,服此药下白虫,大如臂,小者百余枚,立愈。 | 
| 摘录 | 《外台》卷二十六引《范汪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