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百部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治久新咳嗽,喘息有音,时吐脓血,咽中腥臭,气息不通。 | 
| 用法用量 | 
每服3克,食后、临卧前开水送下。 | 
| 摘录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 
 
 
《全生指迷方》卷四百部丸
| 制法 | 
地黄膏拌百部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治肺热咳嗽,畏热头眩,目赤脉数。 |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 | 
| 摘录 | 
《全生指迷方》卷四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百部丸
| 制法 | 
上药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 | 
| 功能主治 | 
治宜肺化痰,止咳平喘,小儿风寒束肺,咳嗽气喘,微有痰。 | 
| 用法用量 | 
热水化下,或加松子仁肉50粒,糖为丸,含化,其效尤佳。 | 
| 摘录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百部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咳嗽上喘,唾脓血,胸膈不利,咽喉肿痛。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临卧甘草、乌梅汤送下。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 
 
 
《千金》卷十八百部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诸嗽,不得气息,唾脓血。 | 
|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日3次。以知为度。 | 
| 注意 | 
忌生葱、海藻、菘菜。 | 
|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嗽不得息,明明是火逆为患,故用百部导之于下,升麻散之于上,姜、桂之辛以散火,五味之酸以敛津,紫菀、甘草既能治嗽,并可和血。 | 
| 摘录 | 
《千金》卷十八 | 
 
 
《局方》卷四百部丸
| 制法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肺气不调,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唇干口燥,面目浮肿,咽嗌不利,积久不愈,及咯唾脓血者。 | 
|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食后煎乌梅、甘草汤温下。 | 
| 摘录 | 
《局方》卷四 |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百部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咳嗽唾脓血。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粥饮送下,日3次,夜1次。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百部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产后咳嗽,连声不绝,痰涎壅盛。 | 
|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生姜、蜜汤送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 
 
 
《实用中成药手册》百部丸
| 制法 | 
水为丸,每袋重18g。 | 
| 功能主治 | 
润肺,补虚羸,杀虫。主骨蒸劳嗽,肺结核。 | 
| 用法用量 | 
每服9g,温开水送下,日2次。 | 
| 注意 | 
忌生冷、辛辣食物。 | 
| 摘录 | 
《实用中成药手册》 | 
 
 
《圣惠》卷四十六百部丸
|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 功能主治 | 
咳嗽唾脓血。 | 
|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 
|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六 | 
 
 
治诸嗽不得气息,唾脓血方。
百部根(三两) 升麻(半两) 桂心 五味子 甘草 干姜 紫菀(各一两)
上七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日三,以知为度。
治上气咳嗽喘息,喉中有物唾血方∶
生姜汁 杏仁(各二升) 猪膏(二合) 蜜 饴糖(各一升)
上五味,先以猪膏煎杏仁,色黄出之,以纸拭令尽,捣如膏合姜汁、糖蜜等,合煎令可丸,每服如杏核大一枚,日夜六七服,渐渐增加之。
治一切肺病咳嗽脓血,及唾血不止方∶
好酥三十斤三遍炼,停取凝,当出醍醐,服一合,日三服,瘥止。一切药皆不出此神方又方 三炼酥如鸡子黄,适寒温灌鼻中,日二夜一。
 
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唇干口燥,面目浮肿,咽嗌不利,积久不 ..脓血者,亦宜服之。
天门冬(去心,一斤) 杏仁(去皮、尖,炒) 黄 百部根(各六两) 栝蒌根(十六两) 四两)
上同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乌梅甘草汤温下,食后服。
 
治肺寒壅嗽,微有痰。
百部(三两炒) 麻黄(去节)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微炒,煮三五沸)
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热水化下,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