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粉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米黑粉
| 别名 | 玉米黑霉、棒子包 |
| 来源 | 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玉米黑粉Ustilago maydis (DC.) Corda,以孢子堆入药。 |
| 生境分部 | 本菌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 |
| 化学成分 | 本菌可产生丙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 |
| 性味 | 甘,寒。 |
| 功能主治 | 利肝脏,益肠胃,经常食用(炒食)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肠胃道溃疡,并能助消化通便。 |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 别名 | 玉米黑霉、棒子包 |
| 来源 | 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玉米黑粉Ustilago maydis (DC.) Corda,以孢子堆入药。 |
| 生境分部 | 本菌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 |
| 化学成分 | 本菌可产生丙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 |
| 性味 | 甘,寒。 |
| 功能主治 | 利肝脏,益肠胃,经常食用(炒食)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和肠胃道溃疡,并能助消化通便。 |
| 摘录 | 《全国中草药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