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梨枝叶
《中药大辞典》野梨枝叶
| 拼音 | Yě Lí Zhī Yè | 
| 出处 | 江西《草药手册》 | 
| 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枝叶。 |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鹿梨"条。 | 
| 化学成分 | 叶含熊果酚甙、异槲皮甙、绿原酸、异绿原酸、大波斯菊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以及3,4-二羟基苄醇4-葡萄糖甙的咖啡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荚兰酸的酯。叶中尚检出原儿茶酸3-葡萄糖甙。 | 
| 功能主治 | 江西《草药手册》:"治吐泻不止,转筋腹痛,反胃吐食。"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 |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 
| 拼音 | Yě Lí Zhī Yè | 
| 出处 | 江西《草药手册》 | 
| 来源 | 为蔷薇科植物豆梨的枝叶。 | 
| 原形态 | 植物形态详"鹿梨"条。 | 
| 化学成分 | 叶含熊果酚甙、异槲皮甙、绿原酸、异绿原酸、大波斯菊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以及3,4-二羟基苄醇4-葡萄糖甙的咖啡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荚兰酸的酯。叶中尚检出原儿茶酸3-葡萄糖甙。 | 
| 功能主治 | 江西《草药手册》:"治吐泻不止,转筋腹痛,反胃吐食。"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 | 
| 摘录 | 《中药大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