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岩青兰

岩青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青兰

拼音 Yán Qīnɡ Lán
别名 毛建草、毛尖、毛尖茶
来源 唇形科岩青兰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 辽宁、内蒙古、河北至青海。
性味 辛,凉。
功能主治 解热消炎。主治风湿头痛,喉痛咳嗽,胸腔胀满。
用法用量 1~3钱。
备注 全草可代茶。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岩青兰

拼音 Yán Qīnɡ Lán
别名 哈敦-毕日阳古(蒙名),那乌黄乃(藏名)。
出处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岩青兰全草。7~8月采全草,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茎斜生,四棱,有细毛。基生叶柄细长,叶片阔卵圆形或心状长椭圆形,先端圆钝,边缘有规则的圆齿,两面有毛,上面绿色,下面白色,叶下面网状脉明显;茎生叶对生,兵短柄。总状花序,数朵生于茎顶;花萼近唇形,5齿,具短尖,其中上唇一片最大;花冠2唇形,蓝紫色;苞片具大齿牙。
生境分部 生于石质山坡或山坡路旁,河谷湿润处。分布西北及东北等地。
性味 甘辛,凉。
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辛,凉。"
②《内蒙中草药》:"甘苦,平。"
归经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肺、胃、脾三经。"
功能主治 清热消炎,凉血止血。治外感风热,头痛寒热,喉痛,咳嗽,黄疸型肝炎,吐血,衄血,痢疾。
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解热消炎。治风热头痛,喉痛咳嗽,外感夹食,胸脘胀满。"
②《内蒙古中草药》:"清热燥湿,凉肝止血。治头痛,黄疸,吐血,衄血,咽痛,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入丸、散。
复方 治外感夹食,寒热头痛,因胃热而致的呕吐腹泻:岩青兰、香薷、防风、茯苓、蔷薇果各等分,水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岩青兰

拼音 Yán Qīnɡ Lán
英文名 Herb of Rupestrine Dragonhead
出处 出自《高原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建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 多年一草本,高15-45cm。茎不分枝,四棱形,略带紫色,疏生倒向短柔毛。茎生叶对生;基生叶柄长3-15cm,茎生叶柄短或几无,被白色长柔毛;叶片三角状卵形,长1.4-1.5cm,宽1.2-4.5cm,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疏被柔毛。轮伞花序密集,通常呈头状,或稀疏排列呈穗状;苞片倒卵形或倒披会形,每侧有2-3带刺小齿;花萼长2-2.4cm,常带紫色,上唇3列,中齿宽约为侧齿2倍,呈倒卵状椭圆形,下唇2裂,裂齿狭披针形,齿间有小瘤;花冠蓝色,长3.8-4cm,唇形,上唇先端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事扁长圆形;雄蕊4,后对较长,花药2室,叉状分开;子房4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小坚果长圆形,光滑。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3100m的草地、山坡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青海等地。
性味 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凉肝止血。主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黄疸;痢疾;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代茶饮。
各家论述 1.《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解热消炎。治风热头痛,喉痛咳嗽,外感夹食,胸脘胀满。
2.《内蒙古中草药》:清热燥湿,凉肝止血。治头痛,黄疸,吐血,衄血,咽痛,痢疾。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