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含有金钗石斛
中医书籍中含有金钗石斛
首页 > 中药材 > 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

《中药大辞典》金钗石斛

拼音 Jīn Chāi Shí Hú
英文名 Harba Dendrolii Nobilis
别名 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
来源 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好,煮蒸透或烤软后,晒干或烘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为多年生草本。茎丛生,上部稍扁而稍弯曲上升,高10~60cm,粗达1.3cm,具槽纹,节略粗,基部收窄。叶近革质,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12cm,宽1~3cm,先端2圆裂,花期有叶或无叶。总状花序有花1~4朵;花大,下垂,直径达8cm,花被片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色;唇瓣倒卵状矩圆形,长4~4.5cm,宽3~3.5cm,先端圆形,唇盘上面具1紫斑;花药2室,花粉块4。蒴果。花期4~6月。
生境分部 生于林中树上和岩石上。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
性状 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状,长18~50cm,直径4~12mm,节间长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质轻而脆。质轻而脆。鲜品茎绿色,质量。味苦。
化学成分 茎含生物碱,主要为石斛碱(dendrobine)、石斛次碱(nobilonine)、6-羟基石斛碱(6-hybroxydendrobine)等。
性味 性寒,味甘、淡、微咸。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药炮制》第七章 植物类·全草类 >> 金钗石斛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的新鲜或干燥茎。
『常用名』朱钗、耳环金钗。
『产地』广西、贵州。
『采收季节』四季可采。
『炮制方法』剪去须根,放盆内,用清水抢洗,捞入筛内,滤干水,切2分长横片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


《本草新编》金钗石斛

金钗石斛,味甘、微苦,性微寒,无毒。不可用竹斛、木斛,用之无功,石斛却惊定志,益精强阴,尤能健脚膝之力,善起痹病,降阴虚之火,大有殊功。今世吴下之医,颇喜用之,而天下人尚不悉知其功用也。盖金钗石斛,生于粤闽岩洞之中,岩洞乃至阴之地,而粤闽又至阳之方也,秉阴阳之气以生,故寒不为寒,而又能降虚浮之热。夫虚火,相火也,相火宜补,而不宜泻。金钗石斛妙是寒药,而又有补性,且其性又下行,而不上行。若相火则易升,而不易降者也,得石斛则降而不升矣。夏月之间,两足无力者,服石斛则有力,岂非下降而兼补至阴之明验乎。故用黄柏、知母泻相火者,何如用金钗石斛之为当乎。盖黄柏、知母泻中无补,而金钗石斛补中有泻也。
或问金钗石斛降阴虚之火,乃泻阴之物也,何以能健脚膝之力,其中妙义,尚未畅发。
曰∶肾有补而无泻,何以金钗石斛泻肾,而反补肾,宜子之疑也。余上文虽已略言之,而今犹当罄言之。夫肾中有水、火之分,水之不足,火之有余也;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是水火不能两平者,久矣。脚膝之无力者,肾水之不足也。水不足则火觉有余,火有余则水又不足,不能制火矣。不能制火,则火旺而熬干骨中之髓,欲其脚膝之有力也。必不得之数矣。金钗石斛,本非益精强阴之药,乃降肾中命门虚火之药也,去火之有余,自然益水之不足,泻肾中之虚火,自然添骨中之真水矣,故曰∶强阴而益精。此脚膝之所以健也。然则黄柏、知母亦泻肾火之药,何以不能健脚膝?不知肾中之火,大寒则泻而不补,微寒则补而能泻。此金钗石斛妙在微寒,以泻为补也。(〔批〕相火者,虚火也,虚火必补而后息。石斛之补肾,岂及熟地,然以轻虚之体,潜入于命门阴火之中,能引入命门之火,仍归于肾,舍石斛更无他药可代。大寒之药,有泻而无补;微寒之药,有补而无泻,发前人所未发。)
或问子恶用黄柏、知母之泻火,何又称金钗石斛?不知金钗石斛,非知母、黄柏可比。
知母、黄柏大寒,直入于至阴,使寒入于骨髓之中。金钗石斛不过微寒,虽入于至阴,使寒出于骨髓之外,各有分别也。
或疑金钗石斛使寒出于骨髓,实发前人之未发,但无征难信耳。曰∶石斛微寒,自不伤骨,骨既不伤,则骨中之热自解,骨中热解,必散于外,此理之所必然,不必有征而后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