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中含有紫双丸
中医书籍中含有紫双丸
首页 > 中药方剂 > 紫双丸

紫双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紫双丸

别名 双丸(《类证活人书》卷二十)。
制法 上八味,先以汤熟洗巴豆,研,新布绞去油。别捣甘草、甘遂、牡蛎、麦门冬,下筛讫。研蕤核仁令极熟。乃纳药末更捣二千杵。药燥不能作丸,再稍加炼蜜。
功能主治 治小儿身热头痛,食饮不消,腹中胀满,或小腹绞痛,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半岁儿服如荏子2丸,一岁至二岁儿服如半麻子2丸,三至四岁,服如麻子2丸,五至六岁服者,服如大麻子2丸,七岁至八岁服如小豆2丸,九岁至十岁,微大于小豆2丸。常以鸡鸣时服,至日出时不下者,饮热粥适量即下,皆双出也。下甚者,饮以冷粥即止。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备急千金要方》癖结胀满第七 >> 紫双丸

治小儿身热头痛,饮食不消,腹中胀满,或小腹绞痛,大小便不利,或重下数起,小儿无异疾,惟饮食过度,不知自止,哺乳失节,或惊悸寒热,惟此丸治之不瘥,更可重服。
小儿欲下,是其蒸候;哺食减少,气息不快,夜啼不眠,是腹内不调;悉宜用此丸,不用它药,数用神验。
千金不传方∶(臣亿等详序例中凡云,服紫丸者即前变蒸篇十四味者是也。云服紫丸不下者,服赤丸,赤丸瘥快,病重者当用之,方中并无赤丸,而此用朱砂,又力紧于紫丸,疑此即赤丸也。)
巴豆 蕤核仁(各十八铢) 麦冬(十铢) 甘草(五铢) 朱砂 甘遂(各二铢) 牡蛎 蜡(各八铢)
上八味以汤熟洗巴豆,研,新布绞去油,别捣甘草、甘遂、牡蛎、麦门冬下筛讫,研蕤核仁令极熟,乃纳散更捣二千杵。药燥不能丸,更入少蜜足之。半岁儿服如荏子一双,一岁二岁儿服如半麻子一双,三四岁者服如麻子二丸,五六岁者服如大麻子二丸,七岁八岁服如小豆二丸,九岁十岁微大于小豆二丸,常以鸡鸣时服,至日出时不下者,热粥饮数合即下,丸皆双出也。下甚者,饮以冷粥即止。
治小儿胎中宿热,乳母饮食粗恶辛苦,乳汁不起儿,乳哺不为肌肤,心腹痞满,萎黄瘦瘠,四肢痿 缭戾,服之可令充悦方∶
芍药 柴胡(各二两) 大黄 人参(各一两)干姜(如热以枳实代) 甘草(各半两)
鳖甲 茯苓(各一两半)
上八味为末,蜜丸如大豆,服一丸,一岁以上乳服三丸,七岁儿服十丸,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