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要略》卷中小半夏加茯苓汤

功能主治 治停饮呕吐,心下痞闷,头眩心悸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三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备急千金要方》痰饮第六 >> 小半夏加茯苓汤

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目眩悸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温分再服。(胡洽不用茯苓,用桂心四两。)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卷 >> 小半夏加茯苓汤

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煎服如前。


《删补名医方论》卷(四) >> 小半夏加茯苓汤

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
煎服如前。


《医学心悟》伤寒兼症 >>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姜汁炒,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炙,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服。


《医方论》利湿之剂 >>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一升 茯苓三两 生姜半斤
古人立方,有药味少而分两重者,专走一门,为功甚巨,如半夏等汤是也。痰去,则眩悸自


《汤头歌诀》小半夏加茯苓汤

(仲景)。行水散痞有生姜。(半夏一升,茯苓三钱,生姜半斤。除茯苓,名小半夏汤。)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加桂枝、甘草,除半夏,名茯苓甘草汤,仲景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先治其水,却治其厥。火因水而下行,则眩悸止而痞满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