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控涎丸

控涎丸

《中国药典》控涎丸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带有淡黄色斑点的糊丸;味微辛、辣。
炮制 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米粉或黄米粉240g,调稀糊。取上述粉末,用稀糊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涤痰逐饮。用于痰涎水饮停于胸膈,胸胁隐痛,咳喘痛甚,痰不易出,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 用温开水或枣汤、米汤送服,一次1~3g,一日1~2次。
注意 孕妇忌服;体虚者慎用。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 《中国药典》

《重订严氏济生方》控涎丸

制法 上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治诸痫久不愈,顽涎聚散无时,变生诸证。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后用姜汤吞下。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甘草。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医方类聚》卷一六○引《济生》控涎丸

别名 控涎丹、控痰丸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诸痫久不愈,顽涎聚散无时,变生诸症。
用法用量 控涎丹(《袖珍》卷三)、控痰丸(《中国医学大辞典》)。
注意 忌食甘草。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六○引《济生》

《理瀹》控涎丸

制法 上水煎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风痰,热痰、湿痰、食积痰,及痰饮、流注、痰毒等。
用法用量 临用姜汁化开,擦胸、背、手、足心,痰自下。此方用生姜半斤、槐柳桑枝各2斤,凤仙花茎子叶全1株,麻油先熬,入前药熬,黄丹收,加石膏、滑石各4两,搅贴,亦治百病。
注意 阴虚之痰,与冷痰勿用。
摘录 《理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