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金丝万应膏

金丝万应膏

《理瀹》金丝万应膏

制法 麻油熬,黄丹收,松香1斤,搅匀,加姜、葱、韭、蒜尤良。
功能主治 风寒湿热,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胸膈饱闷,泄痢疟疾,痞积血瘕,心腹诸痛。
摘录 《理瀹》

《摄生众妙方》卷一金丝万应膏

制法 上切为粗片,用真麻油12斤浸药在内,夏浸3宿,春5宿,秋7宿。冬10宿方煎,以药枯油黑为度,用麻布1片,滤去滓,贮瓷器内。另用片子松香不拘多少,先下净锅熔化后,方加药油,量香2斤,用油4两,拭水软硬,仍滤入水缸中,令人抽扯色如黄金即成膏矣。每制一料,计膏70斤,约用银8-9钱,量摊中大膏约一万有余,可济人五千之数。
功能主治 一切风气寒湿,手足拘挛,骨节酸痛,男子痞积,女人血瘕及腰疼胁痛,诸般疼痛,结核转筋,顽癣顽疮,积年不愈,肿毒初发,杨梅肿块未破者。肚腹疼痛,泻痢疟疾,痢白而寒,咳嗽哮喘,受寒恶心,胸膈胀闷,面色痿黄,脾胃等症,心疼,负重伤力,浑身拘疼,诸疝小肠气。
用法用量 方中丁皮,《验方新编》作“青皮”。
摘录 《摄生众妙方》卷一

《普济方》卷三一五金丝万应膏

制法 如法煎熬,倾于水盆内,浸1宿,净器盛之,不用黄丹。
功能主治 攧扑伤损。
用法用量 凡治攧扑伤损,外贴膏药毕,内服小乌沉汤加乳香,热酒调,随病上下服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五

《普济方》卷三一五金丝万应膏

制法 上先将沥青同威灵仙下锅内熬化开,以槐、柳枝搅,候焦黑色为度。重帛滤过,以沥青入水盆内,侯冷成块,取出称2斤净,下锅熔开,下小油、黄蜡、蓖麻、木鳖子泥,不住手槐、柳枝搅匀,须慢火;滴数点入水中,拭金丝状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许;软,加沥青,试得如法,却下乳、没末,起锅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条搅数百次,又以粗帛滤膏在水盆内,扯拔如金丝;频换水,浸2日,却用小铫盛顿。
功能主治 行瘀消滞。主攧扑伤损手足腹背,寒湿脚气,疼痛不可忍;小儿脾疳,泻痢咳嗽,不肯服药者。
用法用量 如落马坠车,于被伤疼痛处,火上炙热贴,透骨内为验,连换热水,数次落之,则热血聚处,自然消散;小儿脾疳,贴患处;泻痢,腹肚上贴;咳嗽,背心上贴。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五

《普济方》卷三一四金丝万应膏

制法 上用油煎药黄去滓,入松香、槐、柳枝搅数沸,候冷滤过。水中持拔百遍,就水养之,日换凉水。
功能主治 痈疽、发背、恶疮。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四

《疮疡经验全书》卷九金丝万应膏

制法 以上用真麻油20斤,春浸10日,夏浸5日,秋浸15日,冬浸1月,文武火煎熬,旋加桑、柳、槐枝各2斤,凤仙梗、稀签草、芊芊活、见肿消等草各少许(新鲜者),有水气缓缓下之,若骤下则油泛上发浮,慎之慎之;待药煎黑,滤净滓,入油瓷瓶中。此药必用丝绵衬麻布滤方精制。再入锅内慢火煎油滴水不散为度;春夏明净松香1斤,下油2两。柳枝搅匀;俟略温,旋下乳香、血竭、没药各1两,麝香1钱;春初天气尚寒,每斤再加油半两,秋初亦如之,冬月严寒,松香1斤,下油4两,细药同前,搅至不拈手为度,倾入水中,多令人蘸水,炼如黄金色,再入水中浸3日,出火毒,任用。
功能主治 定痛追脓,生肌长肉,收敛疮口。主痈疽,发背,诸肿毒;闪腰扑损,坠高落马,筋疼骨痛,皮肉青肿。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九

《冯氏锦囊秘录》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 金丝万应膏

治跌扑伤损并寒湿香港脚痛不可忍,小儿脾疳泻痢,不肯服药,贴肚上;咳嗽贴背心。
沥清(二斤,净末) 葳灵仙(二两) 蓖麻子(二百枚,去皮壳) 没药 乳香(各一两)黄蜡(二两) 木鳖子(二十八枚,去壳,切片)
麻油(夏二两春秋各四两) 上先将沥青、威灵仙下锅熬化,焦黄色,滤过顷入水内,候冷取出,秤二斤,再下锅熔开,下麻油、黄蜡、蓖麻子用槐、柳枝不住手搅匀,慢火熬至滴水不粘手,扯拔如金丝状。如硬加油少许,如软加沥青,试得如法,却下乳香、没药,未起锅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枝搅数百次,又以粗布漉下水盆内,扯拔如金丝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