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别名 四物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七)。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
摘录 《伤寒论》

《普济方》卷一四○引《指南方》甘草附子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1盏,去滓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引《指南方》

《全生指迷方》卷二甘草附子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湿,掣痛不得屈伸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二

《冯氏锦囊秘录》方脉湿门合参(附湿热) >> 甘草附子汤

炙甘草 附子 炒黄白术 桂枝 姜枣水煎服。


《医方考》湿门第五 >> 甘草附子汤

炙甘草 白术(各二钱) 附子(一钱五分,炮) 桂枝(四钱,炒)
风湿骨节疼烦,不欲去衣,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此方主之。
风湿相搏,故骨节疼烦;伤风则恶风,故不欲去衣。小便不利而大便燥者为热,今小便不利而大便反快,则湿可知矣。附子之热,可以散寒湿;桂枝之辛,可以解风湿;甘草健脾,则湿不生;白术燥脾,则湿有制。是方也,以桂、附之辛热而治湿,犹之潦了之地,得太阳曝之,不终朝而湿去,亦治湿之一道也。


《医学心悟》伤寒兼症 >> 甘草附子汤

治风湿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甘草(炙) 熟附子(各一钱) 白术 桂枝(各一钱五分
水煎温服。


《伤寒寻源》甘草附子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经云.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按此段形容风湿相搏之病状最着.湿壅于经.故身肿痛剧而小便不利.风淫于卫.故汗出短气而恶风不欲去衣.附子白术.宣太阴以驱湿.甘草桂枝.通太阳以散风.凡风湿证大发其汗.病必不解.此方亦是不欲发汗之意.当取微汗为佳.


《伤寒括要》太阳篇七十三方 >> 甘草附子汤

甘草 白术 桂枝 附子
风湿相搏.骨节痛.不能屈伸.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或身微肿.身肿.加防风.小便不利.加茯苓.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外感痉湿暍疟 >> 甘草附子汤

炙草 白术 桂枝 附子 各三钱
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痛而烦,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
身微肿,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肾阳虚也。小便不利,骨节烦痛,土湿也。白术除土湿,附子补肾阳,桂枝固表阳以止汗,并利小便以除湿,炙草补中气也。湿病术附子为要药。骨内阳虚,故近之痛剧。汗出而又恶风之证,肾阳虚者居多,必不渴,其脉必重按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