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飞龙夺命丹

飞龙夺命丹

《急救仙方》卷二飞龙夺命丹

别名 渊然真人夺命丹(《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再生丹(《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四)。
制法 上药为细末,将海羊研作泥和前药末为丸,如绿豆大,若丸不就,酒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 主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用葱白10厘米,擂碎裹药,用酒送下。以衣被盖覆。半小时后,再用热酒数杯,以助药力,以发热汗出为度。如病重汗不出者,再服2丸,汗出即效。疮在上,食后服,在下,空腹时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冷水、黄瓜、茄子、油、面、猪,羊、鱼肉,一切动风发疮等物。
摘录 《急救仙方》卷二

《青囊秘传》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药十六味,共研极细末,和匀,装入瓷瓶中,封固无令泄气,每瓶0.3克。
功能主治 主治痧胀腹痛,霍乱转筋,厥冷脉伏,神昏;温暑瘴疫,头晕痞胀,瞀乱昏狂,或卒倒舌强,遗溺不语,身热痪疚,宛如中风;或时症逆传,神迷狂谵;小儿惊痫,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症。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吹鼻取嚏,重者可用凉开水调服0.3克,小儿减半。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青囊秘传》

《青囊全集》卷下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疔毒内攻。
用法用量 以黄腊成条,纳入疔疮口内,上用膏药盖之,1日1换。
摘录 《青囊全集》卷下

《普济方》卷二七三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为细末,用5月5日蟾酥,和合为丸,如黄米粒大。
功能主治 疮肿。
用法用量 方中硇砂、信、黄丹、乳香用量原缺。
注意 药后忌热食、热汤、冷水1-2时辰,忌油腻、荤腥、湿面35日。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三

《玉机微义》卷十五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为末,取蟾酥和为丸,如黄黍米大。
功能主治 一切疔疮恶肿,痈疽初发,或发而黑陷,毒气内陷者。
用法用量 每服11-12丸,或14-15丸,看疮上下,食前、后好酒送下。量人虚实与之。
注意 忌油腻、鱼、荤物7日。
摘录 《玉机微义》卷十五

《伤科方书》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接骨。主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重服3分,轻分半,再轻1分,酒下。
摘录 《伤科方书》

《痈疽验方》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药各为细末,取蜗牛、蟾酥研匀,入前末熟杵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一切疔疮毒疮。
用法用量 每服4-5丸,嚼葱白1口吐在手,将药包葱内,用温酒送下。须臾汗出或少吐泻,毒即解。
摘录 《痈疽验方》

《灵药秘方》卷上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为末,入锅炒老黄色取起,加汞2两,朱砂5钱,雄黄5钱,入罐封固,如前火候冷定开取升药。又加生药入罐,打火4炷香,药俱同前,但分量不同,汞,砂、雄、硼、硇分两俱同前,惟玄精石。皂1两,白矾1两,消1两5钱,照前炒、研细,入罐封固,火候俱同前,冷取升药。又加消7钱,皂7钱,白矾7钱,明雄1钱,共研,打火同前、取出升药,又照前配,打火3炷香。
功能主治 败毒。主疮疡。
用法用量
疮疡兼膈食翻胃吐逆,用本药3钱,加沉香、木香各1钱,白蔻仁、丁香各5钱,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丸,淡姜汤送下,1日3次。中满臌胀,本药2钱,加沉香、木香各1钱5分,土狗3枚(炙,去头足),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丸,空心用白商陆砂仁汤送下,以平为止,次用调理之剂。九种心痛,腹中冷气,久不效者,本药3钱,加干姜、良姜、大椒各1钱,或为末或为丸,每服3分,川椒汤或砂仁汤送下,1日3次。风寒湿气流滞经络,筋骨疼痛,本药3钱,加乳香、没药(去油)各3钱,鸦片、朱砂各5分(如无真鸦片,以麝香少许代之),好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用酒送下,1日3次;病久者,先服黄金散取汗。妇人月经不行,瘀血作痛,或症瘕痞块,本药量加斑蝥、红娘子,用米同炒去头足,每服8厘,空心红花酒下,1日3次,以行为度;虚弱者,去斑蝥,单取米用。治外科诸般肿毒,本药、血竭各3钱、蟾酥5分,麝香3分,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酒送下,按上下部服之,1日3次。治痰核马疔结核,本药3钱,胆星、半夏、贝母各1钱5分,麝香3分,溃破加乳香、没药(去油)各1钱,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1日3次。杨梅结毒,不拘远近,本药、朱砂各3钱,雄黄、银朱各1钱,黄蜡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丸,土茯苓汤送下,下疳蛀杆,不拘远近,本药、朱砂、雄黄各1钱,乳香、没药(去油)、血竭、龙骨各1钱,为末掺之。裙边湿毒泡疮,久不收口者,本药、乳香、没药(去油)各1钱,冰片3分,黄白2蜡化入,麻油少许,熬膏贴之。喉风18症,本药5厘,好醋调匀,滴入喉中,吐去痰涎即效;破烂者,苦茶调敷,牙疳口疳皆治。诸风癣、顽癣、牛皮血癣,本药量加白砒、土硫黄为末,或醋或油调敷。
摘录 《灵药秘方》卷上

《霍乱论》卷下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药各为细末,和匀,瓷瓶紧装。
功能主治 痧胀绞痛,霍乱转筋,厥冷脉伏,神昏危急之证;及受温暑瘴疫、秽恶阴晦诸邪,而眩晕痞胀,瞀乱昏狂;或卒倒身强,遗溺不语,身热瘛疭,宛如中风;或时证逆传,神迷狂谵;小儿惊痫,角弓反张,牙关紧闭。
用法用量 以少许吹鼻取嚏;重者再用开水调服1分;小儿减半。
摘录 《霍乱论》卷下

《救伤秘旨》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伤重者服3钱,轻者服1钱5分,老酒冲下。
摘录 《救伤秘旨》

《普济方》卷二七三飞龙夺命丹

制法 上为细末,蟾酥化开为丸,如红豆大。
功能主治 一切恶疔疮。痈疽疔毒,及一切毒禽恶兽肉毒所致成疮,蕴毒在里,脉沉紧细数;湿毒,中寒,中风,肚痛,喉闭。
用法用量 5份中1份,加斑蝥2个,人言少许,捻成锭子,如半粒小麦大。每1疮针破见血,下锭子1粒,饭粘白纸封护,用药1丸,噙在舌上,觉麻,冷水吞下。重者随时服药,不必尽剂,1服时黄水流出为妙。
注意 服药后忌热物片时,忌房事并诸毒物鱼腥。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三

《仙传外科集验方》治诸疔疮方法 >> 飞龙夺命丹

专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疽,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恶证药中至宝,病危者服之立可矣,万无失一。此乃家传之秘方,一生受用,不敢轻泄,神速之验,即愈立效。
蟾酥(二钱,干者老酒化) 血竭(一钱)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雄黄(三钱) 轻粉(半钱) 胆矾(一钱) 麝香(半钱) 铜绿(二钱) 寒水石(一钱) 朱砂(一钱,为衣) 海羊(二十个,蜗牛即是,连壳用之) 脑子(半钱,无亦可) 天龙(一条,酒浸炙黄,去头足)
上为细末,先将海羊研为泥,和前药为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面糊为丸。每服二丸,先用葱白三寸,令病患嚼烂,吐于手心,男左女右,将药丸裹在葱白内,用无灰热酒三四盏送下。于避风处,以衣盖覆之,约人行五里之久,再用热酒数杯,以助药力,发热大汗出为度矣。
初觉二丸即消,如汗不出,重者再服二丸,汗出即效。三五日病重者,再进二丸即愈。
如疔疮走黄过心者,难治之。汗出冷者,亦死矣。如病患不能嚼葱,擂碎裹药丸在内,热酒送下。疮在上食后服,疮在下食前服。服此药后,忌冷水、黄瓜、茄子、油、猪、杂鱼肉、湿面,一切发风发疮毒类之物,不可食之。又忌妇人。洗换狐臭,百发百中,此药活人多矣。
歌括∶血竭蟾酥轻粉,雄黄铜绿朱砂;胆矾寒水麝香加,三七海洋研化。专治疔疮恶毒,脑疽发背无差。如绿豆大二丸佳,细嚼葱酒送下。衣被盖之汗出,返魂救死堪夸。神仙传与世人家,夺命金丹无价。
凡患疔疮痈疽等疮疖毒,专治此疮,能令内消去毒,化为黑,水从小便出,万无失一。此方不得秘,又不许轻泄,谨之,慎之,宝之可也。
乳香 知母 半夏 天花粉(可加贝母) 穿山甲 白芨 皂角 银花(各一钱)
上为 咀,用无灰酒一碗,煎至半碗去滓,只作一服温服,不得加减。再将滓捣碎为细末,加秋过芙蓉叶一两,用蜜调井花水及敷药于疮口上,如干再用蜜水润湿过一宿自然消,不必用第二服。


《救伤秘旨》十二时气血流注歌 >> 飞龙夺命丹

硼砂 地鳖虫 自然铜(醋炙七次) 血竭(各八钱) 木香(六钱) 当归 桃仁 莪术 五加皮(酒炒) 猴骨(制,各五钱) 元胡索(醋炒) 三棱(醋炒) 苏木(各四钱) 五灵 脂(醋炒) 赤芍(酒炒) 韭子(炒) 蒲黄(生熟各半) 破故纸(盐水炒) 广皮(炒) 川贝 枳壳 朱砂 葛根(炒) 桑寄生(炒各三钱)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乌药 羌活 麝香 杜仲(盐水炒) 秦艽(炒) 前胡(炒) 土狗(不见火) 青皮(醋炒,各二钱)
以上各制,共为细末。伤重者服三钱,轻者服一钱五分。老酒冲服。仍可加入十三味总方内服之。


《冯氏锦囊秘录》痈疽诸毒大小总论合参 >> 飞龙夺命丹

治恶疽发背不痛,或麻木,或呕吐昏愦。
蟾酥 轻粉 乳香 没药 朱砂 血竭 铜绿 胆矾(各一钱) 生白矾 雄黄(各二钱)麝香 冰片(各三分) 蜗牛(二十个,另研) 为末,将蜗牛碾烂,入药末,捣匀,为丸,如绿豆大。如丸不就,入些酒糊丸,每服七丸,或九丸或十一丸,用葱白三五寸,病患自嚼烂,吐于手中,男左女右,包药在内,用热酒和葱送下。如人行五六七里,汗出为度,无汗再用葱研烂,裹药服。此为外科圣药。


《仁术便览》 >> 飞龙夺命丹

专治疔疮发背,胸疽,吹乳,痈疽,一切无名肿毒,恶疮。无头者服之,有头不痛者服之,知痛已成者服之,立愈。危急者服之,无失。
蟾酥(干者,酒化,二钱) 好雄黄(二钱) 血竭(一钱)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轻粉(五分) 胆矾(一钱) 寒水石(一钱) 麝香(五分) 铜绿(二钱) 海羊(即蜗牛,连壳,二十一个) 朱砂(一钱,为衣)
上为末,先将海羊研如泥,调和前末为丸绿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杵千杵。每服三丸,先用葱白三寸,病患自嚼烂,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将嚼烂葱裹药,无灰酒送下。饮酒三四钟好,于避风处卧,以衣盖之。约人行五七里,用热酒数杯,催助药力,大汗出为度,其疾立愈。不过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