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对金饮子

对金饮子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金饮子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诸疾无不愈者。常服固元阳,益气,健脾进食,和胃祛痰,自然荣卫调畅,寒暑不侵。此药疗四时伤寒,极有功效。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空心,以水一盏,姜钱二片,如茶法煎取八分,馀滓重煎两度服食。
瘟疫时气,二毒伤寒,头痛壮热,加连须葱白五枚、豉三十粒同煎,服数剂汗出得安。如未得汗,以稀粥投之,厚盖衣服取汗立愈。五劳七伤,脚手心热,烦躁不安,肢节酸疼,如柴胡去芦头同煎。痰嗽发疟,加姜制半夏煎。本脏气痛,加茴香煎。水气肿满,加桑白皮煎。妇人赤白带下,加黄煎。酒伤,加丁香。食伤,加高良姜。
四时泄泻,加肉豆蔻。风疾,加荆芥穗。腿膝冷疼,加牛膝。浑身拘急及虚壅,加地骨皮。腿痹,加菟丝子。白痢,加吴芙萸。赤痢,加黄连。头风,加?说C转筋霍乱,加楠木皮。已上助使,止加一铢。此药不问老少,胎前产後,五劳七伤,六极八邪,耳鸣眼昏,梦泄盗汗,四肢沉重,腿膝酸疼,妇人宫藏久冷,月水不调,若能每日空心一服,即出颜容,丰肌体,调三焦,壮筋骨,祛冷气,快心胸,神效莫述。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卫生宝鉴》卷十六对金饮子

制法 上药相合和匀,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 燥湿利水。主寒湿侵脾,致成濡泄,大便泄泻如水,腹不痛,身重,脉濡细,苔腻者。
用法用量 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六

《赤水玄珠》卷二对金饮子

功能主治 健脾燥湿,利水退肿。主脾胃受湿,腹胀,大便泄泻,米谷不化,饮食不进,身体沉重,肢节酸疼,皮肤微肿者。
摘录 《赤水玄珠》卷二

《准绳,类方》卷三引张子和方对金饮子

功能主治 反胃。
用法用量 先服承气汤、夜服四生丸。如已效,进食不格拒,方用对金饮子。然初病作,且于呕吐胃热类内选用清利之药,审其虚实重轻,方用前药更佳。
摘录 《准绳,类方》卷三引张子和方

《玉机微义》卷十二对金饮子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脾胃受湿,腹胀,米谷不化,饮食不进,身体沉重,肢节酸疼,皮肤微肿。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玉机微义》卷十二

《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对金饮子

别名 节金饮子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固元阳,益气,健脾进食,和胃祛痰,常服调三焦,壮筋骨,祛冷气,快胸膈。主四时伤寒,及五劳七伤,耳鸣眼昏,梦泄盗汗,四肢沉重,腿膝酸疼,妇人宫脏久冷,月水不调。寒热疟疾,愈后调理脾胃。
用法用量 节金饮子(《普济方》卷一九七)。《袖珍》本方用法:加大枣一个,同煎。
瘟疫时气,二毒伤寒,头痛壮热,加连须葱白5枚,豉30粒同煎,服数剂汗出得安。如未得汗,以稀粥投之,厚盖衣服,取汗立愈;五劳七伤,脚手心热,烦躁不安,肢节酸疼,加柴胡(去芦头)同煎;痰嗽发疟,加姜制半夏煎;本脏气痛,加茴香煎;水气肿满,加桑白皮煎;妇人赤白带下,加黄耆煎;酒伤,加丁香;食伤,加高良姜;四时泄泻,加肉豆蔻;风疾,加荆芥穗;腿膝冷疼,加牛膝;浑身拘急及虚壅,加地骨皮;腿痹,加菟丝子;白痢,加吴茱萸;赤痢,加黄连;头风,加藁本;转筋霍乱,加楠木皮。
摘录 《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伤寒(附中暑) >> 对金饮子

治诸疾无不愈者。常服固元阳,益气,健脾进食,和胃祛痰,自然荣卫调畅 此药疗四时伤寒,极有功效。
浓朴(去皮,姜汁炙) 苍朮(米泔浸一宿) 甘草(炙,各二两) 陈皮(去白,炒令黄色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空心,以水一盏,姜钱二片,如茶法煎取八分,余滓重煎两度服食。瘟疫时气,二毒伤寒,头痛壮热,加连须葱白五枚、豉三十粒同煎,服数剂汗出得安。
如未得汗,以稀粥投之,浓盖衣服取汗立愈。五劳七伤,脚手心热,烦躁不安,肢节酸疼,加柴胡去芦头同煎;痰嗽发疟,加姜制半夏煎;本脏气痛,加茴香煎。水气肿满,加桑白皮煎。妇人赤白带下,加黄 煎;酒伤,加丁香。食伤,加高良姜。四时泄泻,加肉豆蔻。风疾,加荆芥穗。腿膝冷疼,加牛膝。浑身拘急及虚壅,加地骨皮。腿痹,加菟丝子。白痢,加吴茱萸。赤痢,加黄连。头风,加 本。转筋霍乱,加楠木皮。以上助使,只加一铢。
此药不问老少,胎前产后,五劳七伤,六极八邪,耳鸣眼昏,梦泄盗汗,四肢沉重,腿膝酸疼,妇人宫藏久冷,月水不调,若能每日空心一服,即出颜容,丰肌体,调三焦,壮筋骨,祛冷气,快心胸,神效莫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