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点药

点药

《外科正宗》卷三点药

制法 先将杏仁捣细,加雄黄、轻粉细末,再研匀。
功能主治 杨梅疮。
用法用量 猪胆调点。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三

《准绳·疡医》卷五点药

制法 上药同捣极烂。
功能主治 杨梅疮。
用法用量 洗净点上。
摘录 《准绳·疡医》卷五

《简明医彀》卷八点药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杨梅疮。
用法用量 猪胆调搽;或掺膏药上贴。加冰片尤妙。
摘录 《简明医彀》卷八

《霉疮秘录》卷下点药

制法 上药共研如膏。
功能主治 杨梅疮。
用法用量 熏洗方:番打麻、雷丸各五钱,朴消、地骨皮各一两,黄芩一两半,用河水五碗煎药味出,先熏后洗。
摘录 《霉疮秘录》卷下

《中医词典》c~d(拼音D)第五篇 >> 点药

外治法之一。即一种局部之腐蚀疗法。出《疡医准绳》卷一。又名点法。凡痈疽初起有小白头者,即可用膏药点之,毒重者出水,或出黑汁,此法可防毒邪扩散。常用方有硇砂膏(硇砂生用一钱,石矿灰一两,白丁香三钱,黄丹半斤共研细末,再以碱一斤,淋水五碗,煎作一碗待冷,将前药末加入,瓶贮备用。)此外,《疬科全书》有点疬药品:新出窑石灰八钱,平饼药(亦称枧砂——即石碱)四钱,朱砂五厘,计三味。其法取石灰先临风自化,筛去粗粒,将各药秤足,贮瓦瓶听用。”专用于瘰疬的治疗。


《证治准绳·疡医》肿疡(十六) >> 点药

痈疽有小白头者,初起即以膏子点之,毒轻者自消,毒重者出水,甚至流黑汁而愈,最甚者即未散,亦大杀其毒矣。
砂膏 治痈疽肿毒,并治瘰 ,点落 痣等。
砂(生用,一钱) 石矿灰(一两,炒黄色) 白丁香(三钱,炒黄色) 黄丹(半斤,生用)
碱(一斤,淋水五碗)
前四味研为极细末。次将碱水煎作一碗,成膏待冷以前未入膏,和匀藏瓷器中,一应毒物以膏点之。白丁香即麻雀儿屎,用坚尖者,不用软颓者。
六灰膏 治发背、疔疮、疖子、肿毒、 疮、痔疮、痣子、 子,其功用与 砂膏同也。
灰苋 桑木 枣木 养麦料 茄科(各烧为灰) 石矿灰(研细)
上件多少不妨。和匀,汤泡水淋,淋下之水,煎成膏如糊,装瓷器中,一应毒物,以膏点之。若点疡疮、痔疮,待烂去少许,再点之,再烂去,如是渐渐点去。
援生膏 治诸般恶疮,及瘰 、鼠疮才起者,点破即愈。
血竭(一钱) 蟾酥 轻粉(各三钱) 麝香(五分) 雄黄(五钱) 乳香 没药(各一钱 以 上药俱为极细末。
上用荞麦秸灰,或真炭灰一斗三升,淋灰汤八九碗,用栗柴或桑柴文武火煎作三碗,取一碗收留,将二碗盛于好瓷器内,候温将药末入灰汤内,用铁瓢或桑柳枝右搅,又用好细锻石一升,入药灰汤,搅匀,取出候冷过宿,盛于小白瓷罐内。凡遇诸恶疮,点在当头,一日二次,次日又一次,疮头食破,约五分血水出为妙,恐日久药干,将前收留灰汤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