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中含有草豆蔻散
中医书籍中含有草豆蔻散
首页 > 中药方剂 > 草豆蔻散

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豆蔻散

炮制 上件拌匀,入于银器内,用水过三指许,以慢火熬令水尽,焙令干,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不调,胸膈满闷,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藿乱呕吐,心腹刺痛,肠鸣泄利,水谷不分。
夏月煎作熟水常服,调中止逆,除冷气,消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用沸汤点服,不计时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圣惠方》卷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主脾胃气虚,脏腑积冷,呕吐宿食,四肢少力,面色无华。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草豆蔻散

功能主治 补气健脾,疏肝行气。主脾胃气虚。妊娠腹胀。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12克,加生姜3克,大枣3枚,水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

《赤水玄珠》卷九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丈夫伤血,妇人血崩,渍入大肠出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饮下。
摘录 《赤水玄珠》卷九

《鸡峰》卷二十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和气。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鸡峰》卷二十

《魏氏家藏方》卷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和一切冷气。主肝胃气不和,霍乱不止,酒食所伤,肝泄。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霍乱,冷饮下;若伤酒,以酒调下;肝痛不可忍者,炒生姜酒送下3钱。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五

《兰室秘藏》卷中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寒多热少,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 先用温水漱口,牙痛处擦之。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鸡峰》卷十四草豆蔻散

别名 常山饮子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疟疾因外邪客于风府,生冷之物内伤脾胃,或先寒后热、先热后寒,或寒热独作,或连日发,或间日一发,寒则肢体颤掉,热则举身如烧,头疼恶心,烦渴引饮,气息喘急,口苦咽干,脊膂酸疼,肠鸣腹痛,诸药不效,渐成劳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5个,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鸡峰》卷十四

《普济方》卷二十一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气虚弱,腹内膨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先嚼煨生姜少许,食前沸汤调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一

《圣惠》卷七十八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脾胃虚寒,或时呕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七十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心腹多痛,吃食减少,四肢不和。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心腹胀满,脾胃气虚,不下食饮。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一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脾胃虚,气攻两胁胀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一

《济阳纲目》卷十三草豆蔻散

功能主治 寒气攻胃呃噫。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十三

《普济方》卷一九七引《卫生方》草豆蔻散

功能主治 一切疟。
用法用量 上为饮子。分一半面裹炮之。每剂7钱,煨姜3片,同煎,寒时热吃,热时放冷吃。
摘录 《普济方》卷一九七引《卫生方》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虚胃乏,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陈米饮调下,日3次。
摘录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调中补虚。主小儿疳,渴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生姜米饮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惠》卷七十八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气虚,心烦咳癔。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频服。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八十四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胸中寒气积滞,气逆,不下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哕,不纳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吐利,兼胸胁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九十三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疳痢腹痛,不下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薤白1茎,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

《博济》卷二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和一切冷气。主脾胃气不和,霍乱不止,酒食所伤,兼患脾泄。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霍乱,冷米饮下,或酒调下;腹痛不可忍者,每服3钱,炒生姜酒下;余即如汤煎服。
摘录 《博济》卷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留饮、宿食成癖。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草豆蔻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膈气,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入盐点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博济》卷三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胃口冷,吃食无味;脾泄泻不止;酒后数圊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更入陈米末1钱,大枣2个,水1盏,同煎7分,温服,其滓再煎服之。
摘录 《博济》卷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心痛不欲饮食,胁痛如刺壅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白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草豆蔻散

制法 上和匀,入银器内,用水过药三指许,慢火熬令水尽,取出焙干为散。
功能主治 胃寒气逆,呕哕不止。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豆蔻散”。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研匀。
功能主治 脾胃寒,腹中虚鸣,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煨生姜、木瓜汤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鸡峰》卷十四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内寒霍乱,吐泻不止,脉细而紧者。
用法用量 方中陈橘皮用量原缺。
摘录 《鸡峰》卷十四

《圣惠》卷三十九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饮酒过度,呕逆不止,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点少盐搅匀,不拘时候服之。
摘录 《圣惠》卷三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水谷痢不止,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一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心膈冷气痰饮,胸中滞闷,或吐清水,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五十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膈气壅滞,不下饮食,或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五十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膈气,心胸不利,食即呕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四十七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吐泻后转筋。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热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四十七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吐泻,脐下气筑,心悸妨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四十七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水利不止,吐不下食,兼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黑豆50粒,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四十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发动呕逆,胸中满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七十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冷气攻脾胃,呕逆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四十二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胸痹短气,脏腑久寒,脐腹疼痛,两胁胀满,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二十八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脾胃虚冷,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三十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上气,胸中满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炙煿、醋物、猪肉。
摘录 《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十四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脾胃气弱,痰逆,不思饮食,四肢虚羸。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差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三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冷热气不和,心腹疼痛,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六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大肠虚冷,肠鸣腹痛,下痢,不思饮食,腹痛飧泄。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姜、枣汤调下。
摘录 《圣惠》卷六

《圣惠》卷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胃气久虚,四肢无力,腑脏虚损,不欲饮食,日加羸瘦,体虚颤掉。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生冷、油腻、湿面、猪犬肉。
摘录 《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胃气虚弱,脏腑积冷,呕吐宿食,四肢少力,面无颜色。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脾气虚,腹胁胀满,四肢不和,面色青黄,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

《圣惠》卷五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胃冷热气不和,胸中满闷,不能下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生冷、油腻、饴糖。
摘录 《圣惠》卷五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大肠虚冷,腹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中盏,同煎7分,空心、食前和滓温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惠》卷四十三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心腹气壅滞,卒胀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七十草豆蔻散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脾胃虚冷气,胸膈不利,食即呕吐。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血风攻脾不能食方论第七 >> 草豆蔻散

治妇人血风冷气攻脾胃,呕逆,不纳饮食。
人参(一两) 草豆蔻仁(面裹煨) 白茯苓 半夏(各三分) 良姜 白术 缩砂仁 枇杷叶(去毛,炙) 桂心 木香 青皮 甘草(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候。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一切气(附脾胃、积聚) >> 草豆蔻散

治脾胃不调,胸膈满闷,饮食不化,呕逆恶心;或藿乱呕吐,心腹刺痛,肠 谷不分。
草豆蔻(去皮,一斤) 生姜(切作片,二斤) 甘草(锉,八两)
上件拌匀,入于银器内,用水过三指许,以慢火熬令水尽,焙令干,杵为细末。每服一 钱,用沸汤点服,不计时候。夏月煎作熟水常服,调中止逆,除冷气,消饮食。


《博济方》五脏证治 >> 草豆蔻散

治脾胃气不和,霍乱不止,酒食所伤,兼患脾泄,能和一切冷气。
浓朴(二两,去皮,用生姜三两,取汁浸炙,汁尽为度) 草豆蔻(和皮,一两) 干姜(一两,炮) 白术(一两,炮,黄色) 诃子(一两,炮,去瓤,细切,炒,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霍乱,冷米饮下,或酒调下。脾痛不可忍者,炒生姜酒下三钱。余即如汤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