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补火丸

补火丸

《医方考》卷三补火丸

制法 将硫黄为细末,尽实肠中,烂煮二时取出,去肠,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冷劳病瘠,血气枯竭,齿落不已,四肢倦怠,语言不足者。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日渐加之。
注意 忌猪血、羊血、牛血及诸禽兽之血。
各家论述 方中硫黄,火之精也,故用之以补火,然其性过热有毒,故用猪肠烂煮以解之。
摘录 《医方考》卷三

《冯氏锦囊秘录》方脉痨瘵合参 >> 补火丸

治冷劳气血枯竭,肉脊齿落,肢倦言微。
吴鹤皋曰∶凡人之身有真火焉,寄于右肾。行于三焦,出入于甲胆,听命于天君,所以温百骸,养脏腑,充九窍者,皆此火也,为万物之父,故曰∶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此火一息,犹万物无父,故其肉衰而瘠,血衰而枯,骨衰而齿落,筋衰而肢倦,气衰而言微矣。
硫磺(一斤) 猪大肠(二尺) 将硫黄末,实猪肠中,煮三时取出去肠,蒸饼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日渐加之。服硫磺者,忌食诸禽兽血,此足少阴命门药也。硫黄,火之精也,亦号将军,故用之以补火,以其大热有毒,故用猪肠烂煮以解之。庸俗之人忌而罕用,盖不知其有破邪归正,返滞还清,消阴回阳,化魄生魂之力也。
戴元礼曰∶诸凉药皆滞,惟黄连寒而不滞。诸热药皆燥,惟硫磺热而不燥。有真阳虚衰,桂、附所不能补者,非硫磺不能补之,《本草》称为救危妙药,道家以之服食,尊之为金液丹,固人所可常服者。且硝与磺,一阴一阳,皆同类之物,今人惟知用芒硝,而不敢用硫磺,可见今人之不逮古人矣。


《医方考》虚损劳瘵门第十八 >> 补火丸

生硫黄(一斤) 猪脏(二尺)
将硫黄为细末,尽实脏中,烂煮二时取出,去脏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渐加之。
冷劳病瘠,血气枯竭,齿落不已,四肢倦怠,语言不足者,此方主之。
凡人之身,有真火焉,寄于右肾,行于三焦,出入于甲胆,听命于天君,所以温百骸,养脏腑,充七窍者,皆此火也。是火也,万物之父,故曰∶天非此火不足以生万物,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若此火一熄,则万物无父,故肉衰而瘠,血衰而枯,骨衰而齿落,筋衰而肢倦,气衰而言微矣。硫黄,火之精也,故用之以补火,然其性过热有毒,故用猪脏烂煮以解之。或曰∶世方以寒凉之品治劳,而硫黄又世人罕用,今治劳而用之,谁不惊异?余曰∶寒因热用,热因寒用,有熊氏之经也;《汤液》云∶硫黄亦号将军,能破邪归正,返滞还清,挺出阳精,消阴化魄而生魂。则先医亦尝颂之矣。戴元礼氏,丹溪之高弟也。有言曰∶诸寒凉皆滞,惟有黄连寒而不滞。诸热药皆燥,惟有硫黄热而不燥。则戴氏亦尝颂之矣。奈何拂吾心之理而求同俗乎?∶昔仁和吏早衰,服之年逾九十,此往昔之验也,表之《类编》。他如范文正公之金液丹,《得效》之玉真丸,《和剂》之来复丹、半硫丸、灵砂丹,《百选》之二气丹,《活人》之返阴丹,杨氏之紫霞丹,往往皆用之,但其所主者,各有攸当,兹不赘尔。
凡服硫黄者,忌猪血、羊血、牛血及诸禽兽之血。慎之!


《医方论》补养之剂 >> 补火丸

石硫黄一斤 猪大肠二尺
将硫黄为末实猪肠中,煮烂三时,取出去皮,蒸饼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
硫黄一味,道家尊之为金液,盖以硫黄为火之精,其性纯阳。《丹经》云∶阴气一分不尽不仙,故学仙者欲绝阴以归纯阳,必炼绝阴丹服之,以破除阴气。此道家烧炼之方,非寻常可用之药。尝见士大夫功成名就,妄想长生,烧炼硫黄、辰砂等物,按时服食。乃服之日久,无不腹胀面青,肠胃崩裂而死,可不戒哉!若寒疫阴厥,猝急之时,当病投之,功效大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