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中含有槟榔丸
中医书籍中含有槟榔丸
首页 > 中药方剂 > 槟榔丸

槟榔丸

《太平圣惠方》卷六槟榔丸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大肠实热,秘涩不通,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五十槟榔丸

制法 上五味,除牵牛子外,捣罗为宋,再入牵牛子末和匀,加炼蜜杵捣匀熟,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大肠受热,秘涩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

《普济方》卷三八六槟榔丸

制法 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 主小儿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桑白皮汤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六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入郁李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食症气。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圣惠》卷四十九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痃癖气发,即两胁急满,四肢烦闷,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九

《鸡峰》卷二十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忧膈、食膈、冷膈、气膈、热膈。或宿酒不消,或为霍乱,或心痛醋心,腹胁气胀,不食,或饮食伤饱。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心,嚼破服亦可。
摘录 《鸡峰》卷二十

《普济方》卷三六一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3岁以下如小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盘肠气(疒钓)。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萝卜煎汤送下3日,灯心汤送下3日,霹雳汤送下3日(汤用姜钱10片,水1盏,烧秤锤浸水,候沸止去锤,将此下药,号称霹雳汤)。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六一

《本事》卷三槟榔丸

别名 丁香半夏丸
制法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心下停饮冷痰,头目晕眩,睡卧口中多涎。
用法用量 丁香半夏丸(《医学发明》卷一)。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槟榔气味苦辛温,入足太阴太阳,能消积下气;丁香气味辛热,入足阳明太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心下停饮冷痰,非辛温不能驱逐,非甘温补药不能养正气,正气大旺,停饮自去耳。
摘录 《本事》卷三

《圣惠》卷五十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膈气。痰结脾冷,食饮不下,胸中刺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普济方》卷一○五引《博济》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同煮粟米糊,细研,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以瓷盒盛之。
功能主治 通利三焦,疏逐风气,宽胸膈,化痰涎,散腹胁壅滞,清头目,化酒食毒。主
用法用量 并夜卧,浓煎姜汤送下30丸。饮食伤,煎枣汤送下;痰涎壅喉痛头疼,食后生姜汤送下15丸;妇人产前后诸疾,煎生姜汤送下;止渴,枣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五引《博济》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虫兼气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橘皮汤送下,空心、日午、临卧各2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圣惠》卷六十槟榔丸

制法 将白矾、黄丹,入瓷瓶子内,以5斤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细研,入槟榔末,相拌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痔疾,大肠疼痛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 《圣惠》卷六十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胁肋(疒丂)痛,上攻心胸。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惠》卷八十八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宿食不化,发热有时。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温水送下,晚后再服。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三焦咳,腹满不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临卧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以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 取积聚,消宿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温水送下;如要宣转取食积,每服3-5丸,或7-10丸,空心煎葱白汤送下,宣后服和气人参汤。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御药院方》卷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不得见日并火,只风中阴干。
功能主治 气不宣通,饮食迟化,胸膈痞闷,噫气吞酸,头目重闷,胁肋刺痛,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食后生姜汤放冷送下。
摘录 《御药院方》卷四

《圣济总录》卷十七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以皂荚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气内结,大肠不通利,及四肢疮疹瘙痒,夜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盐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五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中风。口面偏斜,言语謇涩,心烦气浊,手臂腰脚不随。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丹砂为衣。
功能主治 寒气结强,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生莱菔子一块同嚼,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十二槟榔丸

别名 木香丸
制法 上为末,每用此末2两,别捣牵牛子取细末1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调荣卫,利胸膈,清头目,化痰涎,明视听,化积滞。主风气。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临卧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支饮,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涌水。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温水送下,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瘿病,咽喉肿塞。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脚气,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5丸,空心、临卧生姜汤送下。以利为度。更量虚实,加减牵牛子。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圣济总录》卷八十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气。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煎桑根白皮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用软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十种水气。
用法用量 每服7-10丸,煎商陆汤送下。若作散,每服1钱匕,亦煎商陆汤调下;如躁,米饮调下。如取利动,继服葶苈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圣惠》卷五十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气。心腹鼓胀,四肢羸瘦,喘息促急,食饮渐减,小便涩少,脐下妨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煎木通汤送下,1日3服。
摘录 《圣惠》卷五十四

《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制法 以桃仁、郁李仁同研如膏,其诸药为末,入桃仁等膏,研令匀,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气,心腹壅胀,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四十九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痃气。发即两胁弦急,心肋胀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九

《卫生总微》卷十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气腹胀,四肢肿满,气急喘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四

《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施圆端效方》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消宿食酒饮,停滞痞闷。主气滞胸膈,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茶酒任下;妇人心腹痛,醋送下;男子,茴香酒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施圆端效方》

《圣惠》卷四十二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上气,胸中满闷,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1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十五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时气结胸,烦闷喘急。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后虚冷,腰间有积滞,气流注腰脚,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姜汤送下,相次以生姜粥饮投之。良久当利,未利再服。
摘录 《圣惠》卷十四

《兰室秘藏》卷上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破滞气,消饮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上

《幼科金针》卷下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神曲和为丸。
功能主治 痢疾初起实症。
摘录 《幼科金针》卷下

《疮疡经验全书》卷六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气游风。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任意送下。用铁箍散敷之。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六

《幼幼集成》卷四槟榔丸

制法 以漆渣灰5钱,同众药研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杀诸虫。主小儿一切虫积。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五更时苦楝根皮煎汤送下。
摘录 《幼幼集成》卷四

《圣惠》卷四十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以稀饧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暨腰疼痛,不能转动。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以利为效。
摘录 《圣惠》卷四十四

《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烟霞圣效方》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心气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8-9丸,热醋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医方类聚》卷九十四引《烟霞圣效方》

《圣惠》卷八十六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同研令匀,以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长肌肤,益颜色,化宿食,利气调中,破积聚。主小儿食疳气,腹胀。
用法用量 每服2丸,以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四十五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脚气发动,大小便秘涩,腹中满闷,连膀胱里急,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温水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婴童百问》卷五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伤食,得之痛刺胁肋,心胸烦闷,饮食不下,吐逆恶心,久不医治,渐成痞癖。
用法用量 用米饮食前服。丸数多少量儿大小虚实加减。
摘录 《婴童百问》卷五

《扁鹊心书》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便淋涩不通,及血淋,石淋。
用法用量 每服4钱,酒煎热服。
摘录 《扁鹊心书》

《圣惠》卷四十九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食不消,成症癖,令人四肢干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四十九

《脉因证治》卷三槟榔丸

制法 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之轻者,饮食不化,心腹鼓胀。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姜汤送下。
摘录 《脉因证治》卷三

《医学正传》卷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醋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病,积气块痛,腹大有虫。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淡姜汤送下。今加使君子肉5钱尤妙。
摘录 《医学正传》卷四

《鸡峰》卷七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 《鸡峰》卷七

《普济方》卷一九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蛊。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如泻,白粥补之。常服只10-15丸。
注意 忌盐、醋、油、酱、油腻、生冷、面粉半年。
摘录 《普济方》卷一九四

《鸡峰》卷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脚气服药后麻痹渐退,而但微痛拘急,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四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长肌肤,益颜色,化宿食,破积聚和气。主小儿食疳,腹胀。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调中槟榔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

《圣惠》卷五十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肺气冷,上攻胸膈,呕吐酸水,不思饮食,腹胁虚胀。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普济方》卷三八○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烂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疳病十三候,粪中食不化,水谷不曾消,皮肤如粟米。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饭汤饮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

《杨氏家藏方》卷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脚气攻冲,腿膝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食前温熟水送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四

《圣惠》卷五十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五膈气。或宿食不消,或为霍乱,或心腹疼痛,腹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

《普济方》卷三九九槟榔丸

别名 槟榔遣虫丸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 蛔厥腹痛。怒啼干痛,吐清涎,人中唇鼻皆黑,谓之蛔厥,多似慢惊,但唇紫。
用法用量 槟榔遣虫丸(《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九

《圣济总录》卷十七槟榔丸

制法 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秘。大便不通,发躁引饮。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更看脏腑虚实加减。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惠》卷十一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心胸不利,上气喘促,腹胁妨闷。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槟榔丸

制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气,妨闷不能食。心悬急,懊痛,气逆不顺。
用法用量 《圣惠》本方用法:以温酒送下。
注意 忌生菜、热面、炙肉、蒜、粘食、生葱。
摘录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圣惠》卷六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大肠实热,秘涩不通,心烦闷乱,冷热相攻,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六

《圣惠》卷五十一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饮癖。心腹胀满,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五十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以醋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十种水气。腹胀喘嗽,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粥饮送下。以利为度,未得快利,即再服之。
摘录 《圣惠》卷五十四

《圣惠》卷五十八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肠胃冷热不和,大便难秘,食饮不消,心腹妨闷。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圣惠》槟榔丸

制法 上(口父)咀,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大肠实热,气壅不通,心腹胀满,大便秘实。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心用熟水送下。以大腑流利为度。
摘录 《普济方》卷三十七引《圣惠》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脾实,腹胁坚胀,泾溲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米饮送下。利下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圣惠》卷七十九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风虚,头面浮肿,胸胁刺痛,四肢烦疼,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七十五槟榔丸

别名 茯苓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妊娠身体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喘息促。
用法用量 茯苓丸(《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八十四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乳食不节,伤于脾胃,致往来寒热,时复呕吐,不欲乳食,渐至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薄荷、生姜汤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千金翼》卷十九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老小水肿,虚肿,大病客肿作喘者。
用法用量 饮服2丸,1日3次,加至4丸。不知,又加2丸,可至12丸。
摘录 《千金翼》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以猪胆20枚,水煮如饧,和前末捣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肾积气贲豚。从少腹上冲心,昏乱,呕吐,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空心嚼破,暖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圣惠》卷六十一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痈肿发背,一切恶疮及乳痈,结聚肿硬热痛,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一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气腹胀,胸膈痞闷,喘息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温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十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气攻注,腰脚疼痛,手足沉重。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冷葱茶送下。微利为效。痛减即少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

《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气,脏腑壅滞。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保命集》卷中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食伤脾胃,心腹满,口无味。
用法用量 每服15-20丸,米饮送下;生姜汤亦可。
摘录 《保命集》卷中

《圣惠》卷四十三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诸虫心痛,多吐,四肢不和,冷气上攻,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三

《阴证略例》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饮食过多,心腹膨闷。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生姜汤送下。
摘录 《阴证略例》

《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上焦壅塞,头目不利,大小肠秘涩,心腹满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九十八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脏腑壅滞,心膈烦满,大小肠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 《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五十槟榔丸

制法 除桃仁、麻子仁研外,为末,再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肠胃受热,气不宣通,瘕聚沉虙,腹胁胀满,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水送下,1日2服,以知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

《圣惠》卷八十六槟榔丸

制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气疳。腹胀烦热,大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温水送下。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六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槟榔丸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溲,更捣一千杵,方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疳。
用法用量 每日随岁数空腹服,熟水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

《儒门事亲》独治于内者 >> 槟榔丸

槟榔(一钱半) 陈皮(一两) 木香(二钱半) 牵牛(半两)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


《扁鹊心书》槟榔丸

治小便淋涩不通及血淋、石淋。
槟榔 芍药 苦楝子(炒) 马蔺花(各一两)
共为末。每服四钱,酒煎热服。


《普济本事方》风痰停饮痰癖咳嗽 >> 槟榔丸

治心下停饮冷痰,头目晕眩,睡卧口中多涎。
槟榔(三分) 丁香(一分,不见火) 半夏(汤洗七次,一两) 细辛(去叶) 干姜(炮)人参(各半两,去芦)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