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半夏泻心汤

功能主治 治心下痞满而不痛干呕者。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

功能主治 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主寒热中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备注 方中半夏和胃降逆,消痞散结为君;干姜温中散寒,黄芩、黄连清泄里热为臣;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健脾,和中补虚为佐。凡因寒热互结于心下,胃气不和,见证如上所述者,均可用之。
摘录 《伤寒论》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七卷 >> 半夏泻心汤

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不痛,心下痞者。
半夏(洗)半升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甘草(炙)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注】王又原曰:伤寒五,六日,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成痞。
即用小柴胡汤,以干姜易生姜,以黄连易柴胡。彼以和表里,此以彻上下。而必推半夏为君者,痞从呕得来,半夏之辛以破结而止呕也。


《删补名医方论》卷(七) >> 半夏泻心汤

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不痛,心下痞者。
半夏(洗,半升)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甘草(炙,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注】王又原曰∶伤寒五六日,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成痞。即用小柴胡汤,以干姜易生姜,以黄连易柴胡。彼以和表里,此以彻上下。而必推半夏为君者,痞从呕得来,半夏之辛以破结而止呕也。


《冯氏锦囊秘录》遵古汇集伤寒诸方 >> 半夏泻心汤

主伤寒下早,心满而不痛者为痞。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 水一斗,煮六升,去滓,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加甘草一两,即甘草泻心汤。治痞硬吐痢,加生姜四两,即生姜泻心汤,治痞硬噫气。
成氏曰∶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否而不泰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痞与结胸有高下焉。邪结在胸中,故曰陷胸汤。留邪在心下,故曰泻心汤。泻心者,必以苦,黄连、黄芩皆苦寒,《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故黄连为君,黄芩为臣,降阳而升阴也。散痞者,必以辛,半夏辛温,干姜辛热,《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故半夏、干姜为佐抑阴而行阳也。甘草甘平、参、枣甘温,阴阳不交为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者,必平其中,中者脾胃也。
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参、枣、甘草为使。上下得通,水升火降,则痞热自消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胸痞证治 >> 半夏泻心汤

治心下痞满而不痛者。
半夏(汤洗七次,一两一钱)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干姜(炮,各两半) 黄连(半两)
上锉散。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温服。或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鸣,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者,加甘草半两、人参一两,名甘草泻心汤。或汗出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噎食臭,胁下水鸣,下利者,加生姜一两,减干姜一两,余如正方,名生姜泻心汤。


《医学心悟》伤寒兼症 >> 半夏泻心汤

伤寒传入三阴,而未结聚成实,医早下之以致胸中痞闷不舒者,为痞气。
半夏(洗) 黄芩 干姜(各一钱五分) 人参 甘草(炙,各五分) 黄连(一钱) 大枣(去核,二个)
水煎服。本方加枳实五、七分为妙。


《退思集类方歌注》泻心汤类 >> 半夏泻心汤

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若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此主之。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黄芩 人参 炙甘草 干姜(各三两) 枣(十二枚)
水一斗


《时方妙用》少阳方 >> 半夏泻心汤

半夏(三钱) 黄芩 干姜 炙草 人参(各一钱五分) 黄连(五分) 大枣(二枚)
水三杯.煎一杯半去滓.再煎八分.温服.


《医方论》泻火之剂 >>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黄芩 甘草(炙) 人参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此为误下胸痞而设。阳邪郁于上焦,既不能下,又不能仍从毛窍而出,惟有苦寒泻热之法,方能消痞解邪。而又恐阳邪既去,浊阴上干,故于清泻中参入辛温,以预截后患,此所以为


《伤寒括要》太阳篇七十三方 >> 半夏泻心汤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 黄连 大枣
呕而发热.柴胡症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满而不痛.以此汤主之. 若加甘草去参.即甘草泻心汤.治痞硬吐利.若加生姜.即生姜泻心汤.治痞硬噫气.辛入肺而散气.半夏干姜之辛.以散结气.苦入心而泄热.黄芩黄连之苦.以泻痞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脾.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妇人妊娠产后病及杂病 >> 半夏泻心汤

半夏 四钱 干姜 炙甘草 人参 各三钱 大枣 六钱 黄连 黄芩 各二钱
治妇人吐涎沫。误下伤中,心下即痞者。
误下伤中,中寒上热,心下即痞。干姜甘草人参温补中气以助旋转,连芩降热,半夏降逆也。吐涎沫而不痞者,宜小青龙汤轻剂,发汗逐水以除涎沫之来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