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材 > 芋头

芋头

《中药大辞典》芋头

拼音 Yù Tou
别名 蹲鸱(《史记》),芋魁(《汉书》),芋根(《汉书》颜师古注),土芝(《别录》),芋奶(《种芋法》),芋艿(《中国医学大辞典》)。
出处 《本草衍义》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块茎。8~9月间采挖,去净须根及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其中间母根(块茎)俗称芋头,旁生小者为芋子。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卵形至长椭圆形的块茎,褐色,具纤毛。叶基生,常4~6片簇生;叶身阔大,质厚,卵状广椭圆形,长约30~50厘米,全缘,带波状,先端短而锐尖,基部耳形,耳片钝头,仅末端圆,叶面绿色,平滑,具防水性;叶柄肉质,长而肥厚,绿色或淡绿紫色,基部呈鞘状。花茎1~4枚,自叶鞘基部抽出,各生1内穗花序,顾次开放,长约30厘米。佛焰苞长约20厘米,淡黄色。肉穗花序在苞内呈椭圆形,短于佛焰苞,具短附属体;上部生多数黄色雄花,占花穗之半,下部生绿色雌花,约占花穗的1/4,中性花位于中部,亦占花穗的1/4。花期8月。
本植物的叶(芋叶)、叶柄(芋梗)、花(芋头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 我国南方及华北各省,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 块茎含蛋白质1.75~2.3%、淀粉69.6~73.7%、灰分1.17~1.68%、脂类0.47~0.68%、钙0.059~0.169%、磷0.113一O.274%、铁0.0042~0.0050%,维生素C和A的含量甚少,但含维生紊B、B2(即核黄素)较多。
性味 甘辛,平。
①《别录》:"辛,平,有毒。"
②陶弘景:"生则有毒,性滑。"
③《日华子本草》:"冷。"
④《滇南本草》:"味甘麻。"
归经 《本草求真》:"入肠、胃。"
功能主治 消疬散结,治瘰疬,肿毒,腹中癖决,牛皮癣,汤火伤。
①《别录》:"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
②《唐本草》:"蒸煮冷啖,疗热止渴。"
③孟诜:"浴去身上浮风,慎风半日。"
④《本草拾遗》:"吞之开胃,通肠闭,产后煮食之破血,饮其汁,止血、渴。"
⑤《日华子本草》:"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甚下气,调中补虚。"
⑥《滇南本草》:"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
⑦《医林纂要》:"行水。"
⑧《本草求原》:"止泻。"
⑨《随息居饮食谱》:"生嚼治绞肠痧,捣涂痈疡初起,丸服散瘰疬。"
⑩《岭南采药录》:"以此煮粥,研末和粥食之,能治小儿连珠疬及虚疬,大人亦合,并可免一切疥疮。"
⑾《中国药植图鉴》:"调以胡麻油,敷治火伤,开水烫伤;用芋片不断摩擦疣部,可除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 ①陶弘景:"生则有毒,莶不可食。"
②《千金·食治》:"不可多食,动宿冷。"
③《本草衍义》:"多食滞气困脾。"
复方 ①治瘰疬不论已溃未溃:香梗芋艿(拣大者)不拘多少。切片,晒干,研细末,用陈海蜇漂淡。大荸荠煎汤泛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陈海蜇皮、荸荠煎汤送下。(《中国医学大辞典》芋艿丸)
②治癣气生芋一斤,压破、酒渍二七日,空腹一杯。(《独行方》)
③治诸疮因风致肿:烧白芋灰,温汤和之,厚三分,敷疮上。干即易,不过五度。(《千金方》)
④治头上软疖:大芋捣敷,即干。(《简便单方》)
⑤治牛皮癣:大芋头、生大蒜。共捣烂,敷患处。
⑥治筋骨痛,无名肿毒,蛇头指,蛇虫伤:芋头磨麻油搽,未破者用醋磨涂患处。
⑦治便血日久:芋根四钱,水煎服,白痢兑白糖,红痢兑红糖。(⑤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芋头

拼音 Yù Tou
英文名 Fruit of Dasheen
别名 蹲鸱、芋魁、芋根、土芝、芋奶、芋渠、狗爪芋、百眼芋头、芋艿、毛芋、水芋
出处 出自《本草衍义》1.《唐本草》:芋有六种,有青芋、紫芋、真芋、白芋、连禅芋、野芋。其青芋细长毒多,初煮要须灰汁,易水煮熟,乃堪食尔。白芋、真芋、连禅芋、紫芋毒少,并正尔蒸煮啖之,又宜冷啖,疗热止渴。其真、白、连禅三芋,兼肉作羹大佳。蹲鸱之饶,盖谓此也。野芋大毒,不堪啖。《图经》云,其类虽多,叶盖相似,叶大如扇,广尺余。白芋毒微,青芋多子,真芋、连禅芋、紫芋并毒少,而根俱不堪生啖。蒸者冷啖,大治烦热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Arum esculentum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去净须根及地上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芋,湿生草本。根茎卵形,常生多数小球茎,褐色,具纤毛。叶基生,2-3枚或更多,叶柄肉质,长20-90cm,绿色,基部呈鞘状;叶片卵状广椭圆形,长20-50cm,质厚,盾状着生,先端短而锐尖,基部耳形,耳片钝头,全缘,呈波状。花序柄常单生,短于叶柄;佛焰苞长短不一,一般为长20cm左右;管部绿色,长约4cm,粗2.2cm,长卵形;檐部披针形或椭圆形,长约17cm,展开成舟状,边缘内郑,淡黄色至绿白色;肉穗花序长约10cm,短于佛焰苞;雌花序位于下部,长3-3.5cm,中性花序位于中部,长3-3.3cm,雄花序位于上部,长4-4.5cm,先端骤狭,附属器钻形,长约1cm。期期2-8月。
生境分部 我国南方及华北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富温暖湿润气候,忌高温干旱,较耐荫,不耐涝。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保水力强的壤上或粘质壤上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芋繁殖法。秋季采收时,选择子芋作种,贮藏待播。春季播种,按行株距(60-80)cm×(50-40)cm开穴,施足基肥栽种。
田间管理 栽后生长期,中耕除草培土3-4次;结合中耕除草培土,追肥3-4次;定明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害防治 芋腐败病、等疫病,为害全株,可用故克松500-1000倍液喷洒初起病林或烧施于根基周围。斜纹夜资蛾,幼虫为害叶片,可用5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秋季采挖,去净须报及地〔部分,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状 性状鉴别 报名呈椭圆形、印圆形或圆锥形,大小不一。有的顶端有顶芽,外表面褐黄色或黄棕色,有不规则的纵向沟纹,并可见点状环纹,环节上有许多毛须,或连成片状,外皮检化,易撕裂。横切面共白色或青白色,有粘性,质硬。气特异,味甘微涩,嚼之有粘性。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而:最外为数列栓化细胞。皮层较薄。
化学成分 根茎含蛋白质(protein)1.75-2.3%,淀粉(starch)69.6-73.7%,灰分(ash)1.17-1.68%,脂类(lipid )0.47%-0.68%,钙0.059%-0.169%磷0.113%-0.274%,铁0.0042%-0.0050%。另含多糖,主要成分有葡萄糖(glucose)及小部分半乳糖(galactose),鼠李糖(rhamnose),阿拉伯糖(arabinose),甘露糖(mannose)和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还含硫胺素(thiamin)即维生素(vitamin)B1,核黄素(riboflavin)即维生素B2,烟酸(nicotinic acid),另维生素B含量较多,但维生素A、C含量甚少。从根茎中还分得2个新的二羟基甾醇(dihydroxysterol)I、II,并分得芋头蛋白(colocasin)分离得到的蛋白质富含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和亮氨酸(leucine)。此外,还含蹄纹天竺素-3-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glucoside),矢车菊素-3-鼠李糖甙(cyanidin-3-rhamnoside),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cyaridin-3-glucoside)及花白甙(leucoanthocyanin,即anthocyanogen)。
性味 味甘;辛;性平
归经 胃经
功能主治 健脾补虚;散结解毒。主脾胃虚弱;纳少乏力;消渴;瘰疬;腹中癖块;肿毒;赘疣;鸡眼;疥癣;烫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0-12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醋磨涂。
注意 1.陶弘景:生则有毒,莶不可食。
2.《千金·食治》:不可多食,动宿冷。
3《本草衍义》:多食滞气困脾。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
2.《唐本草》:蒸煮冷啖,疗热止渴。
3.孟诜:浴去身上浮风,慎风半日。
4.《本草拾遗》:吞之开胃,通肠闭,产后煮食之破血,饮其汁,止血、渴。
5.《日华子本草》: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甚下气,调中补虚。
6.《滇南本草》: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
7.《医林纂要》:行水。
8.《本草求原》:止泻。
9.《随息居饮食谱》:生嚼治绞肠痧,捣涂痈疡初起,丸服散瘰疬。
10.《岭南采药录》:以此煮粥,研末和粥食之,能治小儿连珠疬及虚疬,大人亦合,并可免一切疥疮。
11.《中国药植图鉴》:调以胡麻油,敷治火伤,开水烫伤;用芋片不断摩擦疣部,可除去。
摘录 《中华本草》

《食物疗法》芋头

芋头又叫毛芋、芋艿,为天南星科植物。芋头富含淀粉,既可当菜食用,又能作粮充饥。据分析,每100克芋头中含蛋白质2.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7.5克,胡萝卜素0.02毫克,维生素B[XB]1[/XB]0.06毫克,B[XB]2[/XB]0.03毫克,尼克酸0.07毫克,维生素C4毫克,钙19毫克,磷51毫克,铁0.6毫克,钾218毫克,镁32.6毫克。中医学认为,芋头性平,味甘辛,具有补气益肾,和胃健脾,破血散结的作用。凡脾肾阴虚所致的食少瘦弱、久痢便血、口渴便秘、气血郁结所致的腹中癖块、瘰疬肿毒者宜食。
芋叶性味辛凉,功能止泻、敛汗、消肿毒,用治泄泻、自汗、盗汗、痈疽肿毒等,
芋茎性同芋叶,利水、和脾、消肿,可治泻痢、肿毒。
芋头花,性平,味麻,有毒。适宜于治疗胃痛、吐血、子宫脱垂、痔疮及脱肛等。
胃肠难以吸收芋头粘液中的草酸钙,草酸钙且有苦涩味,但煮熟后可消除。草酸钙能刺激皮肤发痒,所以在削皮切片时,应注意不要把粘液弄到手臂上。如果手发痒,可在火上烤烤,或用生姜捣汁擦之。
【应用实例】
1.痢疾:芋艿12克,水煎服。白痢加白糖,红痢加红糖。
2.慢性肾炎:芋头1000克,红糖250克,将芋头洗净切片,放在锅内煅灰研末后,拌糖和匀,日3次,每次服50克。
3.胃痛:嫩芋艿,切薄片,拌白糖,早晚佐饭,常服有效。
4.鸡眼:切生芋艿片,摩擦患部,每次擦10分钟,日擦3次。若擦及健康皮肤而引起皮炎时,以生姜汁轻擦洗。
5.烫火伤:新鲜芋头捣烂外敷。
6.牛皮癣:大芋头、生大蒜,共捣烂,敷患处。
7.荨麻疹:芋头的干茎30~60克,洗净,酌量配猪排骨炖服。
8.小儿脱肛:以陈壁土捣碎,冲水澄清,煮芋茎、猪肠吃。
9.腹泻:芋茎、陈萝卜根、大蒜,用水煎服。
10.吐血:芋头花15~30克,炖猪肉服用。
11.子宫脱垂:芋花3~6朵,炖陈腊肉服用。
12.鹤膝风:芋头花、生姜、葱子、面粉,共捣烂,酒炒,包患处。
13.疣:鲜芋切片擦患处。


《滇南本草》芋头

芋头(图缺),味甘、麻。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又能横气。
──务本卷一下